线上祭祀,线上祭奠,线上祭扫,线上祭拜,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网上祭扫,网上祭拜,祭奠先烈,祭奠父亲,网上祭祀网站,网上墓地,网上墓园,网上祭英烈
祭祀祭奠礼仪网-中国线上祭祀,祭扫,祭奠,祭拜英烈家人的平台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祭祀家谱 > 正文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作者: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发布时间:2021-10-25分类:祭祀家谱浏览:590


导读: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一、关注公众号: jisijidian...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工作之余,茶间饭后

欢迎进入《高安寻古》

浏览《高安寻古》

了解高安历史

关注本号或阅读往期文章

请点作者旁边的蓝色

高安寻古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1张

在高安老城碧落山的后面,原市政府宾馆所在的地方,曾有一座属于官府祭祀范畴的公祠,叫文山祠。文山祠大概建于南宋景定(公元1260-1264年)间,始名“陶靖节祠”。

 

陶靖节,就是陶渊明,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会熟悉“陶渊明”这个名字。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的著名作品。陶渊明是东晋最出名的隐士,最出色的诗人。他为躲避官场险恶而隐居避世,有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就出于陶渊明之口。他以诗言志、以诗寄情,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开创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唐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连素有唐代诗仙之称的李白,宋代诗神之称的苏轼都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加赞赏,极力模仿。这样一位正直的前辈,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怎能不成为高安人崇拜的偶像。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2张


在高安为陶渊明建祠,除了因为他的气节和诗歌,还有一点是因为他本属高安人。据宋代《太平寰宇记》和宜丰旧《图经》记载,陶渊明的老家就是江西省宜丰县的澄塘镇秀溪村,距离高安的村前镇并不远。从村前镇沿着村前到宜丰的公路西行,经新庄,过棠浦,就到了澄塘镇。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宜丰、上高、甚至万载、樟树都是高安的一县之域,都还没有被分割出去。因而早年的陶渊明可是少不了经常到高安城里来逛一逛的,不仅是逛,而且还曾长住过。古时高安城南的靖安门内(今水岸江南住宅小区附近)就留下了陶渊明的旧居,其门额题字为“流憩”。

陶渊明还慕名到相距自家不太远的华林山崇元观一游,在那里不仅留下了足迹还留下了诗作。高安华林山崇元观,坐落在今华林山上游湖东端的洪城村,是东晋高安著名道教鼻祖丁义的修炼之所。丁义一生修道,酷爱作诗,曾写下《易山诗讲》六卷、《仙人寄语》一卷、《仪园诗稿》四卷。其儿子丁奎也随父修道作诗,留下遗稿数篇。陶渊明拜读之后,钦佩之至,回去后便赋诗三首。其中一首《题丁仙父子真迹》称:“高风肖山巅,义重笔笔镌。范挹秋河水,道连晚霞天。凛矣犹蔚矣,苍然且昂然。问君诚几度,世得此真荃。”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陶渊明是29岁才离开高安到柴桑(今九江市)去任江州祭酒,从此定居柴桑的。不久任彭泽县令,因性格不适应官场逢迎,遂一走了之,躲到栗里(今星子县境内)作乡村农夫去了。52岁时,陶渊明曾带着儿子陶佟回到高安城里与宜丰澄塘住了四年,然后陶佟留守祖业,陶渊明返回柴桑,逝于柴桑。陶渊明离世后,他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大了。素有追慕名人,祭祀先贤传统的高安人便将其在高安城南的旧宅改作公祠,称为“靖节公祠”。

 

此后世事变迁,王朝更迭,昔日的靖节公祠早已墙倒屋漏,破败不堪。到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元兵扫荡瑞州,连高安城都已成废墟,靖节公祠就更是荒草凄凄了。三年后瑞州来了一位临危受命的新知州,名叫文天祥。文天祥是江西吉州庐陵(今吉安青原)人,字宋瑞,号文山,是后世公认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面对高安城的古迹被毁,百业凋敝,28岁的文天祥不免心情沉重。他感到自己上任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尽快发展生产,振兴经济,凝聚民心,激励斗志。而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就是修复古迹、恢复文化。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3张

在此之前,府治后的碧落山上曾有一座始建于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的碧落堂,是时任筠州知府的邱砺所建。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后世尊为文学家、爱国诗人的新任知府杨万里接手瑞州。他虽然只在高安呆了一年,但在这一年当中,常在政务之余登临碧落堂,先后赋诗有八章。其中《登碧落堂》深为文天祥所喜爱。因为杨万里把重峦叠嶂的高安群山比拟为正在中原与元兵鏖战的百万伏兵,千乘铁骑,反映出诗人极想参加收复中原之战的心愿。而收复中原也是文天祥的强烈期盼,所以他重建了碧落山上的碧落堂,并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也刻于碧落堂上。在碧落堂旁,他还重建了祭祀杨万里、苏辙、余襄的三贤祠,将城南已经破败的靖节公祠也移建于碧落堂后。

和杨万里一样,文天祥也没在高安呆多久,便又被调往他处。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大举南下,攻占了瑞州。文天祥闻讯,不顾众僚反对,立即组织乡勇迎击元兵。不料皇帝祈求投降,文天祥被派为谈判大臣去向元军议和。奉命前往元军的文天祥却借机怒斥元人,结果被元军扣留。被营救出来之后,文天祥被加封少保,信国公。但此时的文天祥却决心抗元到底,便自己拉起队伍转战赣南,不幸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在关押多日,劝降多次无效时被元军所杀。高安人闻讯,自然悲痛不已,叹惜不已,遂就其新建的靖节公祠改为文山公祠,也称信国公祠,将文天祥与陶渊明同祠祭祀。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4张

到了明代以后,文山祠里又增加了一位贤人,这位贤人名叫刘基,又名刘青田(因他是浙江青田人)、刘伯温(伯温是他的字)、刘诚意(诚意是朝廷赐予的爵号)、刘文成(文成是他死后所得的谥号)。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其谋略和预测功夫堪比三国时的诸葛亮。刘基在元朝末期曾在高安当过县丞,其政绩与为人在高安留下了良好口碑。

 

刘基是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分派到高安任县丞的。县丞相当于现代的县政府秘书长,主要任务是协助县长管理全县政务。由于当时的元朝政权已开始走向末日,高安县署的主要官员大致就是三位,一位是最高长官,官名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一位是县长,一位是县丞。达鲁花赤只管大事拍板,县丞负责具体办事,县长则介于中间,虽不可以拍板,但可以不干事。这便苦了当县丞的人,大事做不得主,小事又干不完,累死累活,还夹在两头受气。于是偷奸躲懒的县丞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还是没人愿做。加上高安县城还多了一级州政府,许多民事纠纷便成为皮球在州、县之间被踢来踢去,致使高安一度官场腐败,社会混乱,恶霸横行,百姓吞声,衙门里积压了许多该办未办的案子无人问津。现在好了,高安来了一位新县丞,而且还是位愿干事,敢干事的小县丞。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5张

刘基一上任就忙得不可开交,似乎县里的事都是他一个人的事,似乎县衙门就他一个人是官。抱着实现自己人生志向的刘基也不管那么多,对于如山的积案他经过一番清理核实,便快刀斩乱麻,全部给予了断。在深入民间暗访中,他对一宗久拖不决、上下官员都感棘手的霸人妻女、夺人财产、害人性命的大案也敢于接手,严惩了恶霸、查处了污吏、整肃了政纪、改善了民风,百姓拍手称快,称其为“刘青天”。但是,在高安不足五年,刘基就被一些作威作福惯了的豪强劣绅,巧取豪夺惯了的贪官污吏故意找茬给逼走了。

 

这样一位正气凛然,真心为民的好官员,高安人岂能忘记?人虽走,但其美名得流芳千古。因此,为了纪念他,高安人将他列入名宦祠予以祭祀,还于明嘉靖丙午年(公元1546年)在碧落山之东(原凤仪书院旧址,后高安师范所在地)为他建了一座专祠,叫刘诚意伯祠。到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该祠被毁,时任瑞州知府、陶渊明的后代陶履中在修复文山祠时将刘基也入祀其中,与陶渊明、文天祥并列,称为三先生祠。

 

高安老城的文山祠  线上祭祀 线上祭奠 线上祭扫 线上祭拜 网上祭祀 网上祭奠 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 祭奠先烈 祭奠父亲 网上祭祀网站 网上墓地 网上墓园 网上祭英烈 祭祀 祭奠 祭祀网 祭奠网 中国祭祀网 中国祭奠网 第6张

本文完

感谢关注  欢迎转发  敬请指正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

免责须知
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礼节、祭奠风俗、民间祭扫流程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迷信!

标签:线上祭祀线上祭奠线上祭扫线上祭拜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网上祭扫网上祭拜祭奠先烈祭奠父亲网上祭祀网站网上墓地网上墓园网上祭英烈祭祀祭奠祭祀网祭奠网中国祭祀网中国祭奠网


祭祀家谱排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