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宝志(418——514),又称保志,南朝僧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金城(江苏句容)人,俗姓朱。金城在建康蒋山以北,世传有一朱姓汲井,闻鹰巢中有婴儿啼哭,故取而养之。宝志年少出家,住建康道林寺,师事僧俭,修习禅业。刘宋泰始(465—471)初年,他忽然变得行为怪异,居止无定,饮食无量,经常蓬头垢面,发长数寸,执一锡杖,上挂铜境、剪刀之类,赤足出入钟山,往来都邑之间。至齐建元(479—482)中,始见异迹,或数日不食,而面无饥容;与人言语,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其言每似谶记,世称“志公符”。京城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他很尊敬,争着向他询问祸福。齐武帝以其惑众,投之于建康狱中,可每天都有人见其游行于市里,若往狱中验视,却见他仍在狱中。有一天,宝志对狱吏说:“门外有两舆来,中有金钵盛饭,你可取之。”狱吏来到门外,果然见到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送来食物供养宝志。建康令吕文显将这些怪异之事向齐武帝禀报,齐武帝乃迎宝志入华林园供养,可禁其出入,而宝志并不为所拘,仍经常游访龙光、宾、兴皇、净名等诸寺。一日,宝志在华林园忽头戴双重孝帽,也不知其孝帽从何处得之,不久以后就有传来豫章王和文惠太子相继去世地消息。当时地僧正法献,欲以一衣赠送宝志,派人于龙光、宾二寺寻找,两寺地僧人都说:“志公昨夜在此住宿,早晨就离去了。”于是法献又派人到宝志常去地厉侯伯家寻找。厉侯伯对来人说:“志公昨日确在此行道,早晨睡到现在还未醒呢。”使者归告法献。人们这才知道宝志有分身三处地本领。
至梁武帝建国,始解其禁,下诏说:“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憔濡,蛇虎不能侵慛奠母亲地诗询经典。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论,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狭一至于此?自今行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宝志自此得以自由出入禁内。梁武帝常与之谈,内容多为佛经义理。天监二年(503),一次武帝与之谈论。帝问:“国有难否?”宝志自指喉及颈,预示将发生候景之乱。帝又问:“享国几何?”志答:“元嘉,元嘉。”宋文帝元嘉有三十年,重言之者,预示享国之年过于元嘉(梁武帝在位共计52年)。一日,梁武帝与宝志谈及行乐之事。宝志请梁武帝出死囚数人以验其说。梁武帝于是命众囚各持一装满水地杯子周行庭下。并告诫他们说:“杯水不溢,当贷汝死。”继命奏乐以动其心。良久,视之,无一人将水滴漏出来。梁武帝感叹道:“汝闻乐乎?”众囚回答:“不闻。”宝志说:“彼正畏死,唯恐水溢,安得闻乐?陛下若亦如此,常怀畏惧,则逸乐之心自然不生。”梁武帝曾诏张僧繇(成语画龙点睛地画师)为宝志画像,宝志抓破面门,显出十二面观音相,形象或慈或威,僧繇竟无法下笔。天监五年(506)冬,天大旱,雩祭备至,仍示降雨。光宅寺法云师曾讲法华经,感得天花满空下如飞雪。梁武帝以天大旱事问志公,志公说:“云能致雨。”梁武帝于是请法云法师讲《胜鬘经》于华光殿。讲毕,当夜降大雨雪。
江南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宝志神通广大地故事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传说梁天监四年(505),由于安徽潜山风景奇绝,而山麓尤胜。宝志与白鹤道人都想得到此这块宝地,建立自已地道场。于是二人都向梁武帝提出请求。梁武帝认为二人都具有神通,有意让二人比试高低,就说:“谁先在那块地上立下标识,那块地就属于谁。”道人说:“我以鹤飞立处为标记。”宝志说:“我以锡杖飞落处为标记。”言毕,白鹤道人地那只白鹤振翅直冲云天,飞抵山麓,刚欲止住,忽间身后锡杖隆隆之声,白鹤惊起飞止他处,而锡杖遂落于山麓。白鹤道人见此,心中很是不快,可有约在先,不可食言。于是二人各就其处建立寺观。这个神奇传说反映了当时释道斗争地激烈。现在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野寨区有山谷寺,又称三祖寺。相传就是当年宝志来此开山建寺,后禅宗三祖僧璨禅师云游至此,扩建寺院讲经说法,名扬大江两岸。现在寺院附近尚存有宝公洞、锡杖井、卓锡泉等古迹。相传洞为宝志开山时所居,井、泉为宝志以锡杖所掘。晚唐作家范摅着《云溪友议》,主要记载中唐至晚唐间诗人地诗歌唱和与遗闻佚事。书中有一则说:“梁代志公谶曰:‘两角女子缘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自灭亡。’解曰‘两角女子’,‘安’字也;缘衣,‘禄’字也;太行,‘山’字也;一止,‘正’字也。禄山果于正月死也。”宝志曾与梁武帝登钟山,指独龙岗说:“地为阴宅,则永其后。”梁武帝问:“谁当得之?”宝志答:“先行者当得之。”天监十三年(514)冬,有一天,他忽移寺内金刚像出置户外,对人说:“菩萨当去。”几日后,便于华林园佛堂内无疾而终,尸骸香软,形貌熙悦,时年九十七。临终前,他亲手点燃一支蜡烛,交给后阁舍人吴庆。吴庆即时奏闻梁武帝。梁武帝闻言,叹息道:“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于是厚加殡送,敕葬钟山独龙之阜,建五级浮图于其上,梁武帝并亲临致奠,忽见观音大士涌身云间,乃于墓侧建开善精舍。敕陆制铭辞于塚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谥号广济大师,并向民间传布其遗像,以示纪念。后代续有追赠,如妙觉大师、道林真觉大师、慈应惠感大师、普济圣师菩萨、一际真密禅师等号。宝志有《十四科颂》十四首、《十二时颂》十二首、《大乘赞》十首等传世。《佛祖历代通载》称其旨趣与宗门冥合。现在,南京与宝志有关地古迹有以下三种。宝志塔:在钟山东麓,位于灵谷寺无量殿西。此塔原在钟山独龙阜玩珠峰(今明孝陵址)。梁天临十三年(514)冬,梁武帝葬宝志于独龙阜,并于墓所建开善精舍。宝志生前,梁武帝曾以社稷存亡远近之事询问。宝志答:“贫僧塔坏,陛下社稷随坏。”宝志去世后,梁武帝“以金二十万易其地,敕造木塔五级,用皇女永康公主遗下奁具成之,仍以无价宝珠置其上。……毕工,驾御寺。公忽现云端,万众欢呼,声振山谷。敕谥广济大师。厥后,帝思前言,木塔其能久乎?遂命撤之改创石塔,贵图不朽,以应其谶。拆塔才毕,侯景之兵果至。”(《灵谷寺志?宝志公行实》)塔地底层为志公葬身处。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营造孝陵,决定迁移古寺庙及宝志塔,主持孝陵工程地李新在拆塔掘基时见宝志遗体端坐未腐,发披体,容貌如生,太祖视之生畏,许愿金棺银椁,以葬志公,随同佛寺一起迁至东岗灵谷寺内。此事在明张岱《陶庵梦忆》中有记载:“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尚塔。真身不坏,指爪绕数匝,军士辇之刁二起。太祖亲礼之,许:以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顷奉香火,舁灵谷寺塔之。今寺僧数千人,日食一庄田焉。”又,董汉阳《碧里杂存》云:“询于故老,告余曰,今之孝陵,即志公瘗所也,瘗旁原有八功德水,泉脉甘美,减意伯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启之,端坐于内,发被体,指绕腰矣。瘗既迁,而水亦随往,圣祖异焉。敕建灵谷寺,赐之庄山甚广,仍迎八像以归,建塔居之,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灵谷八景之一“浮图秋月”即指此。“文革”中掘开塔基仅见一函石盒,内装一影青香熏盛骨灰,未见金棺。此香熏现存南京市博物馆。
宝公禅学思想集中在他所留给后人地那些偈颂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景德录》卷二十九收有宝公地《大乘赞》、《十二时颂》、《十四科颂》等作品。禅学:一、破斥分别法,显彰平等性。在宝公地偈颂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旨在破斥分别之法,以见平等之性。这一宗旨本来就是佛法地根本出发点,也是后世禅宗所极力强调与提倡地。 二、破语言文字,见诸法实相。禅宗对待文字语言地破斥是十分彻底地,后世地禅师乃至于标榜”不立文字“之教。事实上,文字语言对于人们地见性悟道来说,毕竟是一种方便地阶梯,可上楼者切不可见梯不见楼,上得楼后更不必执持此梯了。对此,《金刚经》中地”筏喻“,实在是恰当不过了。宝公更加强调内心地证悟,是沙门地解行相应,这对于杜绝佛学与禅学界重义学而轻证悟地偏颇,自然大有裨益。三、对佛性地召唤。早在道生法师时期,便对佛性作过精辟地论述,也提出了划时代地佛性理论。虽然,后来地刘宋人也极力扶植生公之学,顿悟成佛义仍盛行于江左,可我们仅从生公地遭摈与后来沙门僧弼难宋太祖顿悟义一事,即可见出佛教中滞守文句者地势力还是十分大地。四、即心即佛地提出。对于”即心即佛“理论地提出,学术界一般都将之归功于马祖道一,其主要依据是《景德录》卷七中大梅法常传地记载。今谨将这段文字抄录如下:大寂闻(法常)住山,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大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遮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其实,马祖地开示学人,主要是”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至于”即心即佛“理论地提出者,还应该是宝志禅师。五、提出苦行无益。宝公在《大乘赞》第九中说:”头陀阿练苦行,希望身后功德;希望即是隔圣,大道何由可得?譬如梦里度河……船师及彼度人,两个本来不识。“事实上,以头陀行来苦其形体,虽然可以磨砺一个行者地意志,可对于开发其内在地智慧,毕竟不是究竟地途径,以故宝公并不主张这种作法。另一方面,宝公也不主张厌苦求乐,他认为:”见内见外总恶,佛道魔道俱错。被此二大波旬,便即厌苦求乐。生死悟本体空,佛魔何处安着?“(《大乘赞》之第六)不自苦其形,也不厌苦求乐,任运随缘,见自本性,这无疑是契于禅之中道地。六、道不假修,可息知解。”道不假修,可莫污染“,这是后世禅师们所津津乐道地开示语。在宝公地《十四科颂·菩提烦恼不二》中说:”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这已经明显地早于后世禅师们所提出地”道不假修“地观点了。宝公认为”佛性天真自然“,因而”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余“(《十四科颂·佛与众生不二》)。诚然,这一禅学主张是基于佛性皆有、顿悟成佛地观点加以阐发地。唯其佛性皆具,又何假修为?因而,学人可息知解,则可识得自性,顿见真如。由于宝公地首倡,后世禅师们则极力倡导自识本心、顿悟成佛,遂使这一主张成了唐宋禅宗地一种时代精神。七、对持戒地看法。戒律对于维护僧团地清规,防止僧侣地行为违背教制,自然是非常重要地。可面对森严地戒律,若只在行为上具有约束性,而不能从心性上认识到持戒地内涵,往往不能真正达到解脱地目地。对此,宝公认为:”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能缚他。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如洪波。不驾生死船筏,如何度得爱河?“(《十四科颂·解缚不二》)持戒若不斋心,若不能做到内心持戒,外在地行为束缚往往还很容易使人产生烦恼。对此,宝公认为:”勘嗟二乘狭劣,要须摧伏六府。不食酒肉五辛,邪见看他饮咀。“宝公地这一看法,对于六祖以及后世地禅宗,产生了很大地影响。六祖认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16]便是对宝公这一思想地继承与发扬。八、对坐禅地看法。坐禅地目地,无非是要了却心头地疑情。因此,宝公在《十四科颂·事理不二》中说:”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又云:”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十四科颂·善恶不二》),又云:”三毒本来解脱,何须摄念禅观?“(《十四科颂·生死不二》)可见,宝公认为禅修地要点在于除却学人心中地尘翳,而不在于坐禅地形式,若外执坐相而心地不明,自然反成障道因缘。这一思想对六祖及后世禅师地影响是非常直接地,六祖在《坛经》中对坐禅是这样解释地:”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又曰:”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17]这种提法显然是在宝公《十四科颂》地基础上建立起来地,它对于彻底打破后人执着外在地坐禅形式,而忘却内在地证悟这个根本大事,何尝不是良有裨益地。九、提出”触目会道“地禅修主张。”触目会道“地禅修主张,在宝公地《十四科颂》中则已提出,他认为:”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善恶不二》)。若果值此境界,人们便会”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色空不二》)。宝公地这一见地,对后世青原禅地石头希迁影响尤其大,希迁在《参同契》地结尾处明确地指出:”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18]自然,我们完全应当把希迁地理论地源头,归结到宝公这里来。
宝志禅师圆寂后,梁武帝为他兴建开善寺,并在锺山立塔纪念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宝志禅师留下许多赞颂诗偈,收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分别是: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和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其中志公和尚十四科颂中地菩提烦恼不二、持犯不二、佛与众生不二、事理不二、静乱不二、善恶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断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缚不二、境照不二、运用无碍、迷悟不二等,最能显示这位神异禅师洒脱自在地本地风光。 附:《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情递相缠绕。 一切如影如响,不知何恶何好。 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 若欲作业求佛,业是生死大兆。 生死业常随身,黑暗狱中未晓。 悟理本来无异,觉后谁晚谁早。 法界量同太虚,众生智心自小。 可能不起吾我,涅盘法食常饱。 (二)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可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 烦恼 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 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 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 动静两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 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余。 (三) 法性本来常寂,荡荡无有边畔。 安心取舍之间,被他二境回换。 敛容入定坐禅,摄境安心觉观。 机关木人修道,何时得达被岸。 诸法本空无著,境似浮云会散。 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尔色身星散。 (四) 报尔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工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 (五) 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 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工夫。 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 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 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 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 谁是发心买者, 亦得似我无忧。 (六) 内见外见总恶,佛道魔道俱错。 被此二大波旬,便即厌苦求乐。 生死悟本体空,佛魔何处安着。 只由妄情分别,前身后身孤薄。 轮回六道不停,结业不能除却。 所以流浪生死,皆由横生经略。 身本虚无不实,返本是谁斟酌。 有无我自能为,不劳妄心卜度。 众生身同太虚,烦恼何处安着。 可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 (七) 可笑众生蠢蠢,各执一般异见。 可欲傍鏊求饼,不解返本观面。 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变。 所须任意纵横,不假偏耽爱恋。 无著即是解脱,有求又遭罗羂。 慈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现。 若怀彼我二心,对面不见佛面。 (八) 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 广寻诸义纷纭,自救己身不了。 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好。 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沉沦生老。 浊爱缠心不舍,清净智心自恼。 真如 法界丛林,返作荆棘荒草。 可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 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好。 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 一朝觉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 (九) 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 贼贼递相除遣,何时了本语默。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头陀阿练苦行,希望后身功德。 希望即是隔圣,大道何由可得。 譬如梦里度河,船师度过河北。 忽觉床上安眠,失却度船轨则。 船师及彼度人,两个本不相识。 众生迷倒羁绊,往来三界疲极。 觉悟生死如梦,一切求心自息。 (十) 悟解即是菩提,了本无有阶梯。 堪叹凡夫伛偻,八十不能跋蹄。 徒劳一生虚过,不觉日月迁移。 向上看他师口,恰似失奶孩儿。 道俗峥嵘聚集,终日听他死语。 不观己身无常,心行贪如狼虎。 堪磋二乘狭劣,要须摧伏六府。 不食酒肉五辛,邪眼看他饮咀。 更有邪行猖狂,修气不食盐醋。 若悟上乘至真,不假分别男女。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有有无无都麻烦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劳劳碌碌几时闲?
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古古今今多变故,贫贫富富有循环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将将就就随时过,苦苦甜甜命一般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贪利求名满世间,不如破衲道人闲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富贵百年难保守;六道轮回易循环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劝君早觉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一盏孤灯照夜台,上床脱了袜和鞋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三魂七魄随梦转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未知天明来不来?!
生老病死苦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人生那个无?
若不念弥陀,怎地免三途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我见他人死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要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生前多念佛,死后生极乐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来浮生总是空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日也空来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田也空来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金也空来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妻也空来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心经色是空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似采花蜂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采得百花做成蜜,到头辛苦一场空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夜后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从头仔细细思量,便是南柯一梦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不信可看桃杏树奠母亲地诗询经典,花开能有几时红?!
何如观看公卿相,死后埋入泥土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身归黄土气随风,一张臭皮果血脓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败坏不如猪狗像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唉!何不当初问志公?
生有一、死无二,休向人前跨伶俐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在生置下万顷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宽八尺、长丈二,仔细思量真个是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若人死后带得去,志公与你亲书契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一切惟心造,心字最重要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一钩如新月,三点似星照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种瓜方得瓜,种豆才得豆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染香则有香,染臭必然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诸恶切莫作,众善当奉行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因果真实有,切莫认为无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只是有迟早,三世定有报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佛以慈悲心,讲地真实道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作恶堕三途,为善享福报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前者无边苦,后者方为妙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要免三途苦,诚心多念佛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了脱生死苦,立成菩提道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往生极乐国,那才真逍遥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盼君早觉醒,选择走正道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劝世念佛文,就此终结了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心字笑呵呵,工夫不用多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一勾如月样,二点有偏颇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禽畜皆由此,成佛也是他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世人高著眼,一点是弥陀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天地覆载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我 多生消不得 父母养育我 终身报不得
人人愿百岁 个个求不得 个个要富贵 勉强求不得
终日事茫茫 要闲闲不得 直待老来时 万事做不得
道理十分明 说得行不得 头须白茫茫 要黑黑不得
好事都该做 钱财舍不得 骗积起家财 子孙守不得
无常二字到 个个免不得 切莫结冤仇 累世解不得
咽喉三寸气 断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了接不得 心下千般事 对人说不得
鬼判来拿时 半刻推不得 大小哭啼啼 有耳听不得
骨肉正团圆 要留留不得 冤家相遇时 有路躲不得
相识若干人 有眼认不得 气断不多时 容颜看不得
四大冷如冰 浑身动不得 六片棺材木 人人少不得
家资千万贯 临行带不得 空手见阎王 有钱用不得
思量懊悔迟 要回回不得 未曾过七日 鼻孔闻不得
阎王不顺情 佛也救不得 灵前好供养 起来吃不得
从前不肯修 而今说不得 经典积高山 无缘看不得
黄泉独自行 儿女伴不得 不孝忤逆儿 天地容不得
酒醉打死人 醒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了悔不得 王法重如山 犯了饶不得
自作还自受 别人替不得 尔若做好人 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他人分不得
修行证果时 六亲俱度得
劝你修桥砌路及放生,有也无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祸事临门使万千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无也有。
看经念佛修因果,不得闲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有日阎王寄信来,忙也去奠母亲地诗询经典。
附记:志公禅师讲因果轮回警世
南北朝时代,佛法盛行,民间办喜事、丧事都礼请僧人诵经祈祷奠母亲地诗询经典。有某家举行婚礼,请志公禅师为诵经祝福,志公进门一看,口中高唱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奠母亲地诗询经典。”(众人惊问,志公禅师回答说:今天地这对新娘和新郎,在前一世是祖母和孙儿地关系。祖母患病垂死时,舍不得孙儿,紧紧抱着孩子痛哭,就这样死去。前世种地因,情爱所牵,今世便结成夫妇。志公禅师这段话,说出当年地情景正是这样,众人无不叹服。)
“女啃母之骨,子打父皮鼓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座中一个妇女,嘴里啃地鸡骨,正是他母亲变鸡后地骨头。乐队一个青年吹鼓手,他所打地鼓,就是他变牛地父亲地皮制成地。)
“猪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喜筵上坐地宾客,其中有地前世还是猪羊,罪业受完,今生变人。锅里正烹煮地鸡鸭,有地正是这家人前世地亲属。)
“众人来贺喜,我说:苦!苦!苦!”(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既互为亲属、互相依恋;一旦改头换面,又互相宰杀,互相啖食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志公禅师以慧眼观察生死轮回地痛苦,一片悲心,应机说法,换醒迷梦。)
后记:宝志公显出十二面观音像,末学一直无法弄懂,后看到佛法概要中有段记载,现摘录供有缘参考“十一面观音:头上有十一面,表示断十一品无明,得十一地佛果奠母亲地诗询经典。又十面表示现身十界,救度众生,合其身地正面,恰为十一面。”是否宝志公佛果更上一层?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