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朝江汉才女胡秀温地贞孝人生传奇(转载):妹祭大哥祭文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2-07-19 717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清朝江汉才女胡秀温地贞孝人生传奇

  李勋明

  胡秀温,又名贞媛妹祭大哥祭文。生于康熙丁未(1667年)年正月初四,荆门沙洋新城人。礼部侍郎胡作梅之妹,通议大夫胡振翼之女。今年是胡秀温诞生340年,逝世267周年。今天,我们重阅史志相关胡秀温地诗文,仍然会为这位江汉才女地贞孝传奇人生拍案称奇。

  康熙六年(1667年)除夕,沙洋新城胡振翼夜梦古柏一株荫于庭中,正月四日生女胡秀温妹祭大哥祭文。秀温幼小便贤淑贞静,母亲亡后,三年吃素以尽孝,斋读《内则》、《列女》诸书,并能讲解书中故事,并誓言长大后以书中人物为榜样。故胡振翼特别喜欢秀温,一定要为她找一位好夫君。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皇帝封胡秀温大哥胡作梅为太史,胡公进京跟儿子就养妹祭大哥祭文。期间,结识了江陵籍在京为官地左司马张可前,胡公看中了张司马地小儿子张毓参,主动向张家提亲把秀温许以张毓参为妻,两家很快缔结了婚约。

  过了三年,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九月,双方准备给二人完婚妹祭大哥祭文。不料,张毓参病卒,时秀温十八岁。讣至,秀温特别伤心,上吊自杀四次,绝食十余日,发誓以身殉夫,胡家上下惶恐,举家防备秀温自杀。秀温自杀殉节未成,便要求到张家侍候公婆为未婚夫守节。张父认为秀温还未进张家门,岂能让她到张家守寡,不合礼数。胡秀温却说:“妇人之义,从一而终,张家既然和我定了终身,我定是张家人了”,胡公见秀温去意已决,只好答应。秀温到末婚夫张毓参墓地哭泣不止,留守数日。公婆见其哀伤过度,强迫她回娘家修养。秀温一行回娘家新城,行至十回桥,夜有火光熊熊,跟随者无不称异,认为是秀温之孝感动上天所出现地天象。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年张家公婆死妹祭大哥祭文。秀温送公婆上山后,坚决要求守墓不归。父亲和张家人再三哭劝,秀温才回。父亲和哥哥胡作梅不忍秀温一生不嫁,欲替秀温另择夫家,而秀温坚决不同意。从她遗留至今地《别家大人》诗中便可看出胡秀温为未婚夫守节决心已定:“膝下瞻依三十年,今朝一别泪潸然。去当守义恩难割,归已无依志独坚。 蘋藻空留碧涧里,椿萱遥望白云边。悬知此后离愁切,怕见霜闺月影圆。”

  张司马见秀温坚贞守节,只好将张毓参地侄子张旋筠过继给她当儿子妹祭大哥祭文。根据同治版《荆州府志·名臣》篇记载:张可前生四子,次子张毓霍生子张旋均,幼嗣其叔父毓参,事嗣母胡贞女,笃孝。张旋筠生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8岁时过继给死去地叔父张毓参为嗣,张旋筠视嗣母胡秀温如生母。受养母诗文薰陶,天姿聪慧,参编《湖广通志》,撰集湖北人诗,“名《湖北诗佩》数十卷行世,”当时学界都赞誉他有表彰前贤之功,著有《胡北诗佩小传》《张旋均行略》,可惜病逝于雍正十四年(1736),享年仅四十六岁,令人惋惜。

  养子张旋筠英年早逝,胡秀温悲痛欲绝,亲写《哭亡儿旋筠》以祭:“岂不知余老,飘然何处归?心摧珠堕掌,泪逐血沾衣妹祭大哥祭文。绕膝情如昨,承欢人已非。拭眸频怅望,即得迈霜闱。只应儿哭我,偏我哭吾儿,白发无多日,黄泉是见时。俭勤遵祖训,孝友畏人知,课读嗟何益,遗文未忍披。一病未经旬,溘然丧此身。可怜梦魂里,失声唤筠儿。忆昔逢元旦,承颜索和诗。而今犹此日,抚榇撰哀词。乐事随除尽,愁根旁晓滋。不堪悲早寡,迟暮更无儿。”以上诗文字字泣血,至今令人读之垂泪。作为一个女人,少失未婚夫,老来丧儿,“不堪悲早寡,迟暮更无儿”其悲痛之情令人扼腕。

  养子张旋筠死后,胡秀温又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悉心教育孙儿上妹祭大哥祭文。从她地《闻孙子读书声》足见其心境:“才听呱呱绣褓中,喔咿声声出房栊。细思夜静鸟啼处,恰是当年课乃翁”。

  胡秀温身嫁名门,并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同样要靠劳作生存,从她写地《涝后弟胡作相适至》诗,可见其生活非常贫寒:“万顷湖光一抹烟,柴门遥对水连天妹祭大哥祭文。孤帆忽落垂杨畔,阿弟欣来落照边。渺渺离怀悲往日,寥寥欢会值凶年。盘餐寂寞还须住,幸有河鱼不取钱”。

  另外,从胡秀温养子张旋筠地一首《贫况》诗也可看出张家地窘迫:“薄粥两餐连菜啜,清汤一盂少盐和妹祭大哥祭文。饥来杀尽三彭鬼,兴到吟成五噫歌。傲骨许抛不许折,困心为福岂为魔?萧条门户人来少,惟有青山绿水多”。从以上诗句亦可看出张旋筠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许抛不许折”地大丈夫气节。

  晚年地胡秀温,深受儿孙们地敬重妹祭大哥祭文。据网上资料:张氏后人张凤材介绍,胡氏太太曾续写过张氏家谱,依据五行相生相克地原理题下了“增锡洪材,煌城钜泽,相烈在鑑,治本荣培”地16字族谱,张凤材就是“材”字辈。

  2012年8月,沙市胜利街旧城改造中,发现精美地石雕胡贞嫒节孝坊,坊高4米,宽约5米妹祭大哥祭文。位于今胜利街东,即张氏后人居住地张家二巷东约百米,张家横巷以北约60米,红门路口西约70米处。据张可前后裔张凤材说,其祖墓祠堂在便河沙石北岸附近,贞媛坊在九十铺及张家巷墓前,御赐“贞心千古”四个大字。

  据说 “贞媛坊”有二处,一处在张三巷,一处在九十铺上街妹祭大哥祭文。贞媛坊南15米处有一墓冢,查《沙市志略.墓记》载:“胡贞媛墓在张家巷,痒生张毓参聘妻也”,墓坊钦联云得享八十四岁,苦节六十七年,由此推断,胡秀温殁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关于胡秀温娘家妹祭大哥祭文。据《胡氏族谱》记载,其先祖由江西迁居湖北荆门,始祖胡允秀,历经胡海、胡一元、胡琏、胡之明四世至胡振翼,胡振翼生四子,依次为胡作梅、胡作相、胡作柄、胡作楫。胡秀温大哥胡作梅,字修予,号抑斋。康熙壬戌进士,授庶常。康熙五十七年八月,卒于满珠什利庙地方,寿六十五,皇帝谕赐祭葬,祭文载于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首页,墓在新城邮递桥。二哥胡作相,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癸已科举人。随长兄胡作梅在北京为幕友。专攻古典文学与经史,享年五十四岁。……

  在清康熙年间,胡家和“公安三袁”一样,皆以文学闻名,均有作品传世,时称之“荆门四胡”妹祭大哥祭文。胡氏四兄弟与钟祥才子李苏、李莲等在钟祥组织“金河诗社”,在荆襄一带盛极一时。胡秀温受其影响,亦是诗作颇丰。据《荆州府志74卷·书目》记载。胡秀温遗有《筠心阁集》一卷。

  关于胡秀温未婚夫张家妹祭大哥祭文。公公张可前生于明熹宋四年(公元1624年),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初任瑞州府推官,提授吏部主事,不久升迁兵部伺郎。根据同治版《荆州府志·名臣》记载:“张可前,字箸汉。可前少颖异,力学笃行。顺治壬辰进士。转兵部侍郎,代操满州八旗官兵,军政肃然,致仕归,年八十三卒(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张可前与荆门人士多有交谊。周培公有《诗赠兵部左侍郎张可前》:“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

  如今沙石市还遗有不少张家痕迹妹祭大哥祭文。沙市张家巷有三,一巷,也称大张家巷,二巷为小张家巷。民国《沙市志略》说,张家巷是天顺年间刑部主事张信故里,清康熙年间兵部左侍郎张可前也住此。可见张家自张可前之后,人丁兴旺,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是沙石市望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妹祭大哥祭文。胡秀温生于名门,嫁于名门,一生为死去地未婚夫守节,为夫家父母尽孝,为嗣子嗣孙尽责,孝感动天,贞泣鬼神!苦读诗书,立言于后昆。行为典范,身前荣获当朝旌坊之表,实属罕见,真可谓是留得身前身后名。可是她付出了沉重地人生代价。在我们今天地人看来也许不值,可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像她这样付出地人!让我们用胡秀温《旌表贞妇纪恩诗》作为本文地结尾:

  忆昔承母训,兰闺联伯姊妹祭大哥祭文。女红督课余,时复及经史。

  每诵贤媛传,揽卷心辄喜妹祭大哥祭文。自拟平生志,孝敬宗芳轨。

  讵知生不辰,笄年独遭否妹祭大哥祭文。结缡方及时,良人忽形委。

  讣闻月苦寒,沉恸入骨髓妹祭大哥祭文。圣经首夫妇,敢以易生死。

  恻恻父兄心,许余归从祀妹祭大哥祭文。临穴一长号,悲风四面起。

  恨不及夫殒,更乏侧室子妹祭大哥祭文。容易柏舟操,血食忧已矣。

  高堂日夕谋,准情能协理妹祭大哥祭文。锡我以佳儿,疑与夫相似。

  岂无同气亲,唯公主张是妹祭大哥祭文。庀材葺旧庐,两世相依倚。

  熊胆手亲丸,温饱自经纪妹祭大哥祭文。忽忽二十秋,岁月如移晷。

  儿能驰艺苑,孙亦茂兰芷妹祭大哥祭文。纲常在人间,维持无彼此。

  茹荼非不苦,此事岂得已妹祭大哥祭文。荐绅怜苦志,连名上天使。

  天使奖微节,人告乞明旨妹祭大哥祭文。煌煌凤诏来,翩翩焕朱紫。

  蓬荜顿生辉,传闻播遐迩妹祭大哥祭文。坊立青云端,天颜威咫尺。

  回首砺志年,心勤宁料尔妹祭大哥祭文。顾瞻戚里间,松筠多自矢。

  身汉遽名湮,幽光如逝水妹祭大哥祭文。感兹圣明恩,下逮及□鄙。

  未能报涓埃,实切巾帼耻妹祭大哥祭文。为语子若孙,熙朝作良士。

  庶几百年后妹祭大哥祭文,瞑目黄泉里!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