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很多人说过:不到阿里,就不算到过西藏去世和去逝的区别。我觉得不能这样说。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任何游客都不可能走遍每寸土地。相比较林芝让人联系到江南,阿里的旷凉、大气更能突出西藏的风貌,这也是真的。阿里有3个不可错过的景点:神山、圣湖、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排在第一位的,应该就是4大教派公认的世界中心、佛主释迦牟尼的道场、冈底斯山脉的主峰——神山岗仁波齐峰。每年来转山的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络绎不绝。据说转一次山就能洗清一生所犯的过错和罪孽。可转山的路并不好走,50多公里的徒步路上有冰川,有峡谷,有草地,有沼泽。。。。。。
2009年10月16日下午,我们宾馆来了一位勇士——从福建骑摩托车经滇藏公路然后独自穿越西藏大北线到神山的退休警察牛师傅去世和去逝的区别。牛师傅来这的目的就是转山。我告诉他:10月4日开始的3天3夜大雪,至今山上还很厚,不宜转山。过了没过久,宾馆又来了一位陕西的邱师傅,也是来转山的。我同样不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去转山。他们问我现在有人转吗?我说几乎没有。其实不管是下雪前还是下雪时还是下雪后,每天都有人特别是藏族人在转山,可为了客人的安全,我没告诉他们这些。
牛师傅和邱师傅在去吃饭时遇到了来自北京和陕西的一男一女两位年轻游客,他们也准备去转山去世和去逝的区别。于是4人约好次日一起去转一次。
17日吃完早饭,牛邱两位师傅退房后和另外两人在11点左右从山脚下出发去世和去逝的区别。劝说无效,我只能叮嘱他们在第一个住宿点——卓玛拉山脚下的止热普寺休息时慎重考虑要不要翻5630米的卓玛拉山,因为一旦翻过,就进退维谷了。他们很轻松地答应了。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望着山上皑皑的白雪,心里总有点压抑的感觉。
转山路上手机是没信号的,只有到住宿点才能用固定电话打出来去世和去逝的区别。15元一分钟。18号他们应该翻过卓玛拉山走18公里左右到第二个寺庙了,可一点消息也没有。那两天另外又有几批人去转山,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19号傍晚9点多,我接到牛师傅用固定电话打来的求救电话:他和另一男一女到了第二个住宿点,可邱师傅一个人还在卓玛拉山脚下的雪地走不动了去世和去逝的区别。山上雪很厚,到大腿根部,他们18号翻过山口,晚上就是住在卓玛拉山脚下的雪地的。19号那女的是一路哭到寺庙的。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要出事了。问了一下大概情况,就准备报警。牛师傅说他已经报了。我打电话给派出所,所里说已经出警了。可转山路别说汽车,摩托车也是不可能走的。只能徒步。
等到半夜,战士们疲惫地到了寺庙去世和去逝的区别。山上风大,白天的足迹早已不见,山上白茫茫一片,根本找不到路了。大家都很急,可也只能等天亮再出发了。
只能祈祷邱师傅能挺过两个雪夜了去世和去逝的区别。20号,我们一直在等消息,因为没信号,也不知战士们到哪里了。过了中午,我和饭店的光头老板说:要不我们两个上去吧。我第一个职业是体育老师。没雪的时候,10到12个小时我就能转山下来了。虽然现在雪很厚,可对我们来说也应该问题不是很大,两个人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不一定能把邱师傅弄下来,可起码可以知道情况怎么样了。而且和战士们碰到一起人多力量大。光头同意了,在我们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山上来电话了:人已找到,可过去了。。。。。。
邱师傅出发时高高大大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去世和去逝的区别。虽然有预感,可还是不能相信这是真的。我坐在光头新盖的玻璃房里,脑子一片空白。。。。。。
牛师傅回来告诉我:本来悲剧可以避免去世和去逝的区别。18、19号他们遇到3批藏人,藏族人转山就是为了修行,他们很热心地提出帮助。也许当时邱师傅觉得自己没问题,所以谢绝了。等后来觉得不行的时候已经晚了。。。。。。
每年来转山去世的人不少,大多是国外的特别是印度的去世和去逝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在转山路上去世是最佳归宿。可汉族人一般没这样的信仰,转山之前会做好准备,所以出事很少。我自己的二姐夫在内地也是因为意外英年早逝。我能体会到亲人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逝者已去,希望以后来转山的内地游客一定注意安全去世和去逝的区别。为自己,也为亲人!
邱师傅走了10多天了,他的亲人也过来把后事处理完毕去世和去逝的区别。可心里还是很难过。写此文以悼邱师傅,希望他在佛祖的天堂一路走好!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