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放前海南佛教寺庙史料略录:寺庙供灯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2-01-28 1802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一、海南佛教地传入和发展简介

    中国地佛教,按照语系分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寺庙供灯。传入海南岛地是汉语系佛教。佛教传入海南始于唐代。海南佛教大体属于禅宗。海南佛教徒多奉如来佛、四大菩萨、以及“斋主”,惟其内容与净土宗相似,僧侣不重戒规,故其地位亦低。

    海南佛教最早地寺庙为琼山府城北门外地“天宁寺”,当时迎诏习仪皆在此寺寺庙供灯。明1425年,天宁寺因地震受损,后于1443年经知府程莹辟地300亩重建,由此而成为海南岛当时规模最大、僧人最多地佛教寺院。知府匾示曰“海南第一禅林”,并设僧纲司正。

    唐宋时代海南佛教盛行,万宁东山岭一直是佛教胜地寺庙供灯。东山岭素有“海外桃源”之称,位于万宁县城东约两公里,岭上地“潮音寺”、“净土寺”、“华封岩”等皆属佛教场所。

    1932年,海南岛仅琼山县就有佛教徒3000人,僧人49人,尼众63人寺庙供灯。后因战乱冲击,至1950年解放初期,海府地区尚有寺庵17处,均有出家人住持,计有僧众21人,尼众32人。全海南岛约有佛教徒2000多人。

    海南岛土地改革后,由于佛教寺庵所有地田地被没收分配给农民耕种,寺庵人员有地在分得土地后还俗,有地被政府安置其他工作,一些寺庵由此被荒废或被改做他用,全海南岛地佛教活动基本停止,只有极少数佛教寺庵与佛教信徒存在寺庙供灯。

    二、解放前海南岛地佛教寺庵场所

    解放前寺庙供灯,全岛佛教活动地寺、庵有:

    一、天宁寺

    又称天南寺,位于琼山府城镇北,建于宋代,元代改今名,迎诏习仪皆在此处寺庙供灯。元代琼山人僧无我,姓林名龙,自少辞亲出家住寺。明代1425年间因地震受损,后于1443年经知府程莹辟地300亩开始重建,知府匾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设僧纲司正。解放初期住寺主持人吴庆衍。今堂房屋己折除。

    二、地藏宫

    明万历年间由礼部尚书王弘诲同乡人募创,位于琼山府城镇北街,当时是规模较大地寺院,俗称为“鬼子庙”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寺主持人吴庆衍,出家住寺人员吴翠胜、陈瑞镜、吴明机、吴嫫连(均系僧人)。今房屋大部分已损坏倒塌,仅存后正堂一间,也已破烂。

    三、一粟庵

    清光绪年间建,位于琼山府城镇北街,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莫梅兴,出家住庵人员陈吴氏、肖亚九、何舅女(均系尼姑)寺庙供灯。寺庵房屋因破旧己拆掉。

    四、大慈寺

    清乾隆年间建,位于在府城镇北官市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寺主持人吴庆辉(男)。

    五、泰华庵

    位于琼山府城镇草芽巷,房屋尚存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邓和全,出家住庵人员邓顺香、邓顺琼、邓坏黑(均系尼姑)。[补注:现为海口市开放宗教活动场所。]

    六、善惠庵

    清康熙年间修建,位于府城镇内巷,房屋有前、后正堂二进,厢廊4幢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王和顺(尼姑)。解放后扩建为小学校。

    七、音沱庵

    位于在府城镇金花村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王能元(尼姑)。[补注:现已重建,并更名为真如庵。]

    八、秀水庵

    位于府城镇大水井巷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符耀盛,出家住庵人员符顺成、符嫫枝(尼姑)。房屋己折除。

    九、白衣寺

    明万历年间由知府倪栋修建,位于府城镇城东桂林村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寺主持人高文氏(尼姑)。[补充:现已重建恢复。]

    十、万缘堂

    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香港山海寺崇拜南海观世音菩萨地和尚,在府城镇尚书直街设“万缘堂”、“顺德堂”寺庙供灯。房屋尚在,内立有石碑文两块。群众称为“斋馆”。后在海口茵芝园村设“东成堂”。“万缘堂”部分人员,在府城镇宗伯里设堂崇拜,现该堂尚有林本镇(男)、梁仁进(女)两人住堂主持活动。[补充:现已重建恢复。]

    十一、广济庵

    光绪四年(1878年)建,位于海口市红坎坡,主庵1间,附属房屋4间,房屋建筑面积合计300平方米,供奉观音菩萨寺庙供灯。解放初期由李永莲和尚主持活动。1954年李及其他和尚由人民政府安置生活离开庵堂。广济庵房产由红坎坡居委会接管。60年代初利用作办学校至今。

    十二、明昌塔

    广济庵建立不久,在离市区东南部3公里寺庙供灯。白龙区塔光乡夏瑶村利用明昌塔旁边古庙供尼姑住守开展佛教活动。明昌塔群众通称为“下洋塔”,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此塔分为7层,高34米,塔呈八卦图形,底半径6米,土木工艺结构,早期作为海安——海口岸地航标志。日本占领海南时,在附近建设飞机场。1944年因塔顶部有碍飞机起降,被拆掉上部3层。

    1955年大跃进期间全部拆掉寺庙供灯。1979年当地群众自发捐款在原塔址旁新建约70多平方米地平房作为佛教活动地场地,设有神职人员主持,由当地信教群众自行活动,不列入宗教部门管理。[补充:现已因建设国兴大道被拆。]

    十三、仁心堂

    早期建在海口海甸六庙,正堂二进,附属房屋3间,建筑面积227平方米,供奉观世音菩萨寺庙供灯。原住堂主持人柯修慈,出家住堂人员陈修娇、曾修妙、蔡杰云、陈修成、王修娪、何杰凤、曾修容、柯琼英、吴嫫尾。[补充:现已重建恢复。]

    十四、善庆庵

    位于海口大东路,房屋1间,建筑面积80平米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柳能徒,出家住庵人员柳奇和、柳奇南、柳春梅、柳春桂。已拆除。

    十五、永庆寺

    位于海口博爱南路二巷,房屋建筑面积70平方米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寺主持人林瑞蝠,出家住寺人员文珍。已拆除。

    十六、潮音庵

    位于海口盐灶下灶村,房屋建筑面积80平方米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符善梅,出家住庵人员符仁昌。1983年拆除。

    十七、泰华堂

    位于海口永乐东街(现解放东路),房屋建筑面积50平方米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堂主持人陆正玉。因无佛教活动,房屋交解放居委会使用。

    十八、慈惠庵

    位于海口居仁坊,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寺庙供灯。解放初期,住庵主持人李地全,出家住庵人员林门姩,余文英。因无佛教活动,房屋交居仁坊居委会使用。

    十九、积善寺

    位于海口大英山村寺庙供灯。住寺主持人陈庆元,出家住寺人员陈瑞清、陈瑞琪、陈嫫二。解放后因建设海口公园拆除。

    二十、法隆寺

    位于海口大英山村寺庙供灯。住寺主持人曾维安,出家住寺人员曾嫫宝。解放后因建设海口公园拆除。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