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雨沧桑话南诏005如此受降仪式:弥渡县祭祀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2-12-28 162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风雨沧桑话南诏005如此受降仪式

  林先生特别强调,张、蒙政权更迭,是蒙舍诏“战胜”了“白子国”:“梁建方帅奇兵至西洱河,征服白子国,……细奴逻利用梁建方出兵西洱河的机会,乘势灭了白子国。所以李京《云南志略》说,‘张乐进求为蒙氏所灭,其时当在贞观22年。’张乐进求是战败而投降的,并非‘和平逊位’。所谓共祭铁柱,因神鸟启迪,张乐进宋逊位禅让的场面,应是细奴逻打败张乐进求的受降仪式。”

  林先生为了“证明”上述论点,引用了李京的《云南志略》。查《云南志略》是这样叙述的:“初,蛮酋张名仁果,居蒙舍川,在诸部之南,故曰南诏。诏,汉语国君也。传三十三王,至乐进求,为蒙舍所灭。”这段叙述,没有“白子国”这个国名,而有南诏这个国名;没有“白崖”这个地址,而有“蒙舍川”这个地址;没有铁柱这个“道具”以及“祭铁柱”的“演出”;从张仁果到张乐进求不是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而是三十三王;没有“举国逊之”,而是“为蒙舍所灭”。即李京的《云南志略》是讲张氏南诏国为蒙舍所灭,而非张氏白子国为蒙舍所灭。诸多的不一致,林先生视而不见,只选取了“为蒙舍所灭”一说,这种“引证”不知道算不算断章取义?

  林先生还将《云南志略》不曾提到的“祭铁柱”,编排为“受降仪式”,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只要稍微细致地看看《南诏史画卷》“铁柱侧祭天”一段图画,绝不会相信:跪在前面垫子上的张乐进求,是在向跪在后面地上、排第三位的蒙逻盛炎投降。《南诏史画卷》的文字卷也只是说张乐进求对“主鸟”落在蒙逻盛炎臂上“益加惊讶”,而蒙逻盛炎不过是“始自欣悦”。如此的“受降仪式”,真难为林先生的丰富想象。

  除了上述明显的问题外,林先生还回避了两个问题。

  1. 铁柱在哪里

  尤中先生在引用倪、王、胡本《南诏野史》时,完全没有提及“祭铁柱”的问题,也就不用理会“诸葛武侯于白崖立铁柱,岁久剥离,张乐进求重铸”的是否属于事实。林先生则谨慎地引用《僰古通记浅述》“张乐进求……诣(音yi,到尊长那里去)白崖铁柱,观效于天”,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铁柱的来源,留有余地表示“以罗盛参加共祭铁柱应是正确的。”企图间接地肯定铁柱在白崖。这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天尊柱”与“唐标铁柱”。现在云南大理州弥渡县的铁柱庙,竖立了一个大幻灯屏,放映《南诏史画卷》“祭铁柱”的场面,就是混淆“天尊柱”与“唐标铁柱”的典型。

  倒是徐嘉瑞先生在《大理古代文化史》中引用阮福《滇南古金石录跋》确切指出:“……弥渡镇,有铁柱……有直列阳文,正书‘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二十二字,……此柱所镌文,不言武侯,亦不言重铸,岂细奴逻所铸已坏,而世隆别立此柱耶?……”。明白无误地否定了白崖曾经有过张乐进求重铸的铁柱。所谓“重铸铁柱”“社会祭柱”(不论是“受降仪式”,还是别的什么,例如“举国逊只”)的整个事件便失去了支撑点。

  林先生肯定“以罗盛参加共祭铁柱应是正确的”,实际就是否定该仪式是贞观23年举行的。因为,按《南诏野史》的说法,那年细奴逻才32岁,罗盛才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何能参与祭祀?如果按照《南诏史画卷》的文字卷提供的史实,细奴逻生于贞观3年,贞观23年时才20岁,那时罗盛是否出生,尚且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参加“受降”仪式了。

  2. 赵孝祖讨大、小勃弄时,蒙舍诏安在?

  由于第二个问题,涉及唐廷对“南中”的又一次用兵,牵涉的问题较多,笔者将于006节详细展开讨论。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