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俗]青海互助---游离在镜头之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祭祀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3-01-03 189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二月二的前一天我和老曹,刀去青海互助拍这场法会.片子大多数用的是依尔福XP2 Super ,少数用富士 RDP3,后期富士330扫底.所用机器为Nikon F80+AF24/2.8D和 Leica CM.从二月二的前一天下午法会就基本开始了,一直要到第二天的傍晚才结束.偌大的黄土场上聚集了盛装的土族百姓,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在来年一切都好.从一开始我就不能融入其中,在尘土飞扬的场地上上窜下跳,好比一个游离在镜头之外的幽魂.瞬间就淹没在人群中.对我来说这是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我更象个"外星人".我试图用镜头记录,可很快我发现如此朴素的场景我却不知如何用镜头去表达,于是我索性让自己置身事外,用一双游离的眼睛去看待这一切.06年2月我在青海互助游离于镜头之外,我想希望跳神真能给善良的土族百姓带来好运,愿上苍保佑他们06年风调雨顺.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土族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还保留有早期萨满教的许多成分。关于土族的族源,学术界有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各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可多数学者支持吐谷浑说,即土族主要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的后裔。1954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根据青海土族人民的居住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青海省民和县建制,设立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撤销了青海省大通县建制,设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此,实现区域自治的土族人民约占总人口的71%左右。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

    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礻氏)。供奉神(礻氏)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请"波"来作道场。"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