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梅新育:为什么要尊崇佘幼芝——艾买尔的忠义精神 (转载):英吉沙县祭祀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3-01-03 359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二周年)

  为什么要尊崇佘幼芝和艾买尔两个忠义之家的精神?因为无论是冒险守护袁崇焕墓17代372年的佘幼芝家族,还是两代守护叶城烈士陵园43年的艾买尔老人,他们都体现了中国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忠义精神。从程婴、杵臼冒死保护赵氏孤儿,到忠厚老仆在靖康之变后的战乱中带领殉国太原守将王禀遗孤南下逃难,到佘明德冒着被处心积虑构陷杀害袁崇焕的阉党和受蒙蔽北京市民杀死的风险收殓安葬袁崇焕,再到艾买尔大叔两代人悉心守护烈士陵园,我们看到了这种忠义精神的薪火相传、不断升华和发扬光大。

  忠义精神,从来就既包括紧要关头慷慨赴死的壮烈,也包括对英烈们后事的妥善照顾料理,而这一点对凝聚一个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我国建设维护烈士陵园、寻找接收志愿军烈士遗体的意义,才能理解韩国向我国交还360多具志愿军烈士遗体这份善意的价值,才能明白美国为什么要满世界搜寻他们失踪、死亡官兵的遗体。曾经强大的苏联解体是从什么开始的?是从全盘否定苏联历史、亵渎二战英烈和围攻军人开始的。戈尔巴乔夫时代末期,苏联英雄、空军元帅阔日杜布曾在苏联人代会上悲愤地喊出:“军人保卫祖国,谁来保护军人?”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把为自己奉献生命的保卫者逼到这种地步,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忠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凝聚力的最高体现,正是这种凝聚力能够激励全体社会成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乃至献身,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利钝,在历史大转折关头尤其如此。拥有共同的强调“忠义”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为何结果迥异?关键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日本成功地落实了、动员起了社会的忠义精神,凝聚了社会共识;当时的中国则由于满清统治集团的某些私心作祟而无法有效动员起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忠义精神,无从凝聚社会共识并投入共同事业。那么多资源丰富的后发国家为何发展情况很不好,甚至没有能力有效开发自己的资源?社会凝聚力差是一个关键原因。这样的国家,即使能够乘着新世纪头十年初级产品牛市的顺风而取得较高的纸面上的经济增长,甚至被赋予“金砖国家”之类名号,也是注定要在国际市场行情转折的考验中原形毕露的。我们不能指望永远享有顺利的经济政治环境,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有足够凝聚力和能力应对一切波折风浪考验。

  尊崇佘幼芝和艾买尔两个忠义之家,在七七事变纪念日这天安排两家人会面认识,也是以这种方式向千百年来为中国生存发展而奉献生命的英烈们致敬,向曾经为中国驰骋疆场的老战士致敬。中国从独立自主大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始于对外战争失败;中国挣脱外部强权羁绊,走向全面复兴,始于对外战争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伤亡和半壁河山备受蹂躏的惨重代价之后,仍然不能幸免于被美苏两大国当筹码交换宰割七分之一国土、被英印殖民军队进占藏南边境;到了抗美援朝,中国已能以堂堂正正之师将第一超级大国军队从鸭绿江边赶到五百公里之外,向全世界证明了捍卫自己独立主权的能力与意志,也赢来了工业化全面起步的机会。而经过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外国伸向中国大陆之手被彻底斩断。

  须知当年的印度在英国殖民者羽翼之下从中国攫取了众多特权,英、印商人在西藏、新疆、香港、上海等各地享有治外法权,印军在西藏江孜、亚东等要冲驻军,……以至于一批印度成为香港政商名人,留下了遮打道、遮打花园、律敦治医院、九龙仓等地名和机构。何止印度!狮子生了病,耗子也敢对他蹬鼻子上脸;直到抗战之后,中华民国名义上已是世界五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绝大多数人一致公认的某些小国、弱国也肆无忌惮向中国伸手。当时在新疆,不仅苏联、美国、英国等大国设立了领事馆(其中苏联5个),不仅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遗产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连阿富汗这样不大的中世纪王国,也在南疆设立了领事馆,将政治触角深深插入中国国土,为其国民攫取了治外法权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直到1954年,中印两国方才谈判取消了印度在西藏的驻军等项特权。经过1962年自卫反击战,印度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继承下来的在华特权残余被清洗一尽。到了今天,中印人均GDP对比已经从1950年的印度接近中国3倍,变为中国是印度的3.6倍以上。[1]罗光燮、司马义·买买提、王忠殿……艾买尔大叔和他守候的战友烈士们流血牺牲,方才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发展成就。

  直到1984年1月15日,还有一位年仅49岁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顶风冒雪检查千里边防战备工作时突发高原性心肌梗塞,拉着马尾巴倒在边防线上,留下了一道令人景仰的“将军崖”。我父亲的一位老领导,她丈夫是武汉军区炮兵司令,女婿是副总参谋长之子,女婿本人也是海军高级军官,据称相当于陆军副军级或师级;就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1980年代,这位海军高级军官执行任务时牺牲在南海前线,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有个情节是军长的独生子在前线阵亡,这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夸张。

  忠义精神是我们继承的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又是需要我们不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的鲜活精神财富。忠义精神教育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我第一次到北京北兵马司府学胡同文天祥祠堂时,就注意到紧挨着祠堂的是顺天府学,好比现在的北京市委党校设在烈士纪念馆旁边。明清两朝政府的这个设计是有深刻用意的,岳飞、于谦之所以葬在游人如织的杭州西湖,相当程度上也是出于类似的用心。今天,昔日的顺天府学已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学,我希望孩子们能每天潜移默化地接受忠义精神的熏陶。

  忠义精神的继承、弘扬、培育关键在于民间,只有成为众多社会普通成员发自内心情感的精神,才是有生命力的精神。一个社会,倘若单纯是所谓“上流社会”腐败没落,只要能够保证这个社会的流动性,那还不算致命;可如果连社会基层成员也全面腐败,那这个社会就真的不可救药了。正因为如此,佘幼芝、艾买尔这两个社会普通家庭表现出来的那种长久的忠义精神才令人感奋,“守墓老兵圆梦北京行”的行动才分外令人欣慰。因为在这场行动中,从头到尾没有动用政府财政资金,也不是党政机关发起的,而是普通个人发起、个人和企业自愿捐助的,而且一经发起就得到了大家相当热烈的响应,这一情节让人看到了我们社会对两个忠义之家精神的普遍认同与追随,这是最能让人自豪、欣慰的,也意味着我们培育、弘扬这种精神有着较好的基础。在和平年代,我们可以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英烈和佘幼芝、艾买尔那样,可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足够的尊崇,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涌现这样的忠义之士,我们的和平生活和正常秩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为了我们自己和后人能够享有一个更好的社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始终对历朝历代英烈怀有由衷的敬仰。少年时第一次到杭州,步入岳王庙大殿时就感到《满江红》的旋律在脑中回响;汶川地震那天,我借赴杭州讲课返京前的空闲拜谒岳王坟,在坟前肃立良久,浑然不知大地撼动,晚上飞机在首都机场落地,收到巴曙松短信,方才知道汶川大地震,然后才知道杭州高楼摇撼。当我散步时偶然发现坐落在府学胡同中的文天祥祠堂时,我顿时肃然,恭敬参拜,次年清明专程携鲜花祭祀。我要感谢佘幼芝、艾买尔这样的人家,为我们整个社会守候英烈,招待他们,也是为自己还愿。

  (初稿2013.7.15,修订2013.7.23,三稿2013.7.31,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附录

  一家是17代守护袁崇焕墓372年,一家是父子两代守护叶城烈士陵园43年,远隔万里,相差数百年,这两个忠义之家的传奇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什么精神?

  “守墓老兵圆梦北京行”整个过程又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什么?

  “守墓老兵”艾买尔大叔事迹:

  “他们是我的战友,一个战壕里呆过。战争中我幸运地活下来,不然我也是要葬在这里的,我怎么能不来陪呢?我不能让死去的战友们感到孤单、寂寞。同时也可以时刻在心里记着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艾买尔·依提。

  艾买尔?依提是新疆叶城县人,1960年参军入伍,1968年退伍回到家乡,先后担任村支部书记、乡中学校长等职位。1970年,当听说县烈士陵园招募守墓人,他立马放弃中学校长职位,自愿担任守墓人,带着家人搬进烈士陵园生活。

  叶城当地终年干旱少雨,且当时国家财力不足,经费投入不多,戈壁滩上新建起的烈士陵园内一片荒凉,地上都是野草,沙土很多,周围一棵树也没有,风一刮就到处黄土。艾买尔·依提没有等靠国家帮扶,也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拿起铁锹,自己动手植树造林,美化陵园环境。当时没有自来水,为了种树和生活用水,每天要到三四公里外的水闸去取水好几回。按照烈士籍贯各地传统风俗习惯,他在罗光燮、王忠殿等英雄墓碑前分别栽下了青松翠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烈士墓前则栽下了两棵桃树,居中的行道两侧则种植了柳树。现在,昔日荒凉的烈士陵园已是片片青翠。一直到2005年,70岁的艾买尔·依提退休,还特别要求长子艾尼瓦尔接替这份工作。每逢清明或传统的维吾尔族节日,他们一家人都会提前洒扫陵园,用清水一一抹去每个烈士墓前墓碑上的落土浮沉。他说:“好多烈士、英雄都是从内地来的,有四川的、河南的、山东的,人家亲戚、子女过来探望,看到这个长眠的地方,他们的家属能感觉到他们的亲人在这里被关照得很好。对于这些烈士,我一定要当好他们的亲人,照顾好他们。”

  艾买尔·依提左、右手手背上分别纹刻一个五角星、一支枪和一朵棉花。他说:“年轻时刻的,花代表着中国的繁荣;五角星和中间的八一代表着我曾经是中国的一名军人;枪嘛,退伍了不能再扛枪了,刻个纪念,提醒自己永远是个军人,如果再有敌人侵略我们,我还可以手握钢枪再上战场,像这些烈士一样勇往直前”。他的双臂刺着八一军徽、冲锋枪和维吾尔文的“为人民服务”。

  2012年“十一”前后,通过新华社新疆分社推荐,艾买尔·依提荣获2012中国网事·感动中国提名候选人,同时被中宣部列为全国三名、新疆唯一的优秀复转军人宣传典型,新华社、新疆日报、新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七套分别报道了艾买尔·依提的事迹。

  家族17代守候袁崇焕墓的佘幼芝大妈事迹:

  佘幼芝生于1939年,祖籍广东顺德马岗。其先祖佘明德为袁崇焕下属,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以“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等罪名被错杀凌迟处死后,佘明德甘冒杀身之险从悬挂示众的旗杆上盗走袁崇焕首级,埋在自家院内守护,演出了一场“冒死葬忠魂”的活剧,并隐姓埋名,带领全家开始秘密守护袁崇焕墓。袁崇焕被捕之初,崇祯帝谕旨批示本意是让他戴罪立功;可魏忠贤阉党余孽王永光、高捷等人借袁崇焕事件兴大狱,打击前大学士钱龙锡等政敌,为阉党翻案,不顾国家安危牟取个人和帮派政治私利,结果罗织罪名把袁崇焕判成凌迟的大罪,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并抄家,因此佘明德此举冒了很大风险。佘明德临终前嘱咐家人,将自己他埋在袁崇焕身边,并要求佘家子孙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二不许做官,三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佘家子孙恪守这一遗训,到佘幼芝老人已经是第17代。

  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定稿,在其袁崇焕传中(《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杨镐等传》)公布袁崇焕被杀系清方反间计结果,对袁崇焕作出以下评价:“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事实上给袁崇焕平反,佘家守墓才转为公开,他们也赢得了世人敬重,清廷决定为袁崇焕和佘氏修坟以旌气节。

  文革期间,袁墓、袁祠被砸;到文革结束时,袁墓墓园已被中学辟为操场,原有的文物散落。从1978年起,佘幼芝到处奔走,呼吁修复袁崇焕之墓;1990年代初,袁崇焕墓终于重建;1992年4月5日清明节开放。

  2002年,因北京市政建设,佘家搬迁。2003年佘幼芝之子焦平南下袁崇焕故乡广东东莞为袁崇焕守衣冠冢,途中车祸身亡,佘家夫妇老年丧子,仍坚持将焦平骨灰送到袁崇焕纪念园,安葬在袁崇焕衣冠冢旁。

  叶城烈士陵园知名烈士事迹:

  罗光燮(1941~1962),四川乐至人。195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8月应征入伍,在边防部队某部工兵连1排2班当战士。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后,11月18日,他所在工兵排奉命配属边防某部清除侵华印军在中印边境西段热琼沟西侧山梁后紧靠国界一侧的印军27号据点,该据点修在中国境内5100高地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由于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由此向东可通视中国境内纵深10多公里,向西可清楚地瞭望楚舒勒附近的丁如泽地区,是印军丁如泽机场的最后屏障。印军第11廓尔喀步兵联队第1营在高地上修了30多个地堡和半地下室,配备了强大火力,还在阵地前沿山坡上设置了纵深600米的雷场。因此,攻克5100高地是新疆边防部队反击战的最后一场硬仗。战斗开始后,发起冲锋的步兵连陷入印军雷场,遭到印军机枪、10多辆美制M-26“潘兴”式坦克和炮兵火力拦击,伤亡不断增加,而此时印军王牌“杰特”联队已经乘运输机起飞增援。在两名排雷战士相继负伤后,罗光燮接受命令用爆破筒在前方引爆地雷,开辟通路。他闯过两道炮火封锁线后,不慎触发一颗被积雪覆盖的地雷,左脚被炸掉,陷入昏迷,爆破筒滚下山坡。他苏醒后,印军炮火仍在继续,为了争取时间,在不能站立、没有任何排雷工具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地向前滚去,以身体引爆地雷。左臂被炸断后,仍继续向前滚动,不断引爆地雷,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1岁,用生命为战友们开辟了一条6米宽的通道。战友们从这条通道冲过雷场,赶在增援的印军王牌“杰特”联队到达实施紧急空降之前几分钟攻占了敌军阵地,歼灭了印军援军。战后,所在部队党委为罗光燮追记一等功,并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司马义·买买提(1940~1962年),新疆英吉沙县人。1960年3月入伍,在军中与艾买尔老人成为好友。196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62年10月27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线战场上,司马义·买买提所在机枪连三班遭到伏击。为掩护战友转换重机枪方向和排除故障,司马义·买买提独自持冲锋枪向印军扫射,以吸引对方火力,左手和左胸中弹后仍然坚持战斗,直至右胸和小腹又分别中弹后阵亡。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1963年4月26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王忠殿,(1944年6月23日~1962年11月18日),河南省焦作人。1961年参军;1962年11月18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线战场热琼沟战斗中,为清除印军炮兵阵地,突击部队遭遇印军暗堡,两次实施爆破均未成功,部队前进受阻;他主动要求前去爆破,两次将爆破插入敌堡,均被推出;当第三次将爆破筒插入敌堡,敌军企图再次推出时,王忠殿毅然用身体抵住爆破筒,炸毁地堡而牺牲;同年,部队党委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1963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守墓老兵圆梦北京行”及“忠义两家会”经过

  艾买尔·依提事迹于2012年报道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感动。2012年12月下旬,广东出版集团下属《时代周报》北京记者站记者宋阳标从新华社中国网事的新浪微博上看到艾买尔老人的事迹(如上图),感动之余,又听说艾买尔老人有个心愿是到北京看看,就想发起为老人圆梦之行,得到新华社辽宁分社郑东鸿和新华社的朱继东、左峤等友人响应帮助,通过新华社新疆分社的江文耀同志联系上叶城外宣办副主任廖祖富,表明北京青年志愿者出资邀请艾买尔老人进京观光为他圆梦的意愿。经过与叶城外宣办副主任廖祖富、叶城县人社局副局长许金武(上海援疆干部)等同志反复沟通商量,2013年6月份确定方案,由上海市援疆指挥部叶城分指挥部干部集体捐助艾买尔老人父子往返机票款,北京食宿费用由青年志愿者、学者等北京自愿者群体捐助,导游也由自愿者群体担任。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得知艾买尔老人要来北京后,就决定做东招待老人,并安排艾买尔与佘幼芝两家在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纪念日会面。从上海市援疆干部、叶城县人社局副局长许金城处了解到艾买尔老人家庭情况后,决定向家电企业寻求捐助,以切实改善两家老人生活质量。经过联系,TCL集团向两家老人各捐助一台电视机、一台冰箱、一部电话机,海尔集团向两家老人各捐助一台洗衣机、一台电脑,平安集团出资在乌鲁木齐安排医院和专家为艾买尔老人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在北京市政府系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千容女士拖着身孕帮助找到了佘幼芝老人的联系方式,青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明、青岛市委组织部范奇志同志帮助与海尔集团取得了联系。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