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同学们--绥棱县83/86/89级:绥棱县烧纸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3-01-06 298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同学是源,同学是根。

  同学是缘分,情如手足,是超越亲人般的存在。

  尽管时间短,尽管亲情浓,回乡,同学是需要的见的。

  说起同学又将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年代,

  慢慢地回忆吧........

  小学

  小伙伴

  1978年9月,一些小伙伴们加入了绥棱县第一小学一年级3班,自此,他们的同窗之情持续了11年之久。最开始的小伙伴,是在家附近的。那时候爷爷家就在一小学北边,距离武装部很近,就在供销社(还是物资?忘了)北侧。爷爷家一趟房东邻高家兄弟是我幼儿园伙伴,再向东是潘云光,吴建华家。西邻是吕桂艳家,过一条马路是吴卫国,关红,卜巍巍,凌冰家。在供销社边上有一个水房,是附近大家吃水的水源,也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圣地。夏天,利用水笼头流水憋坝,摔泥巴,冬天,结冰后抽冰尜,打出溜滑。真正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小姑娘们也像小男孩们打打杀杀,还记得一起玩耍时曾失手用树枝划伤了卜巍巍的眼皮,让老爸一顿猛揍。幸好不是眼睛,也没留下疤痕,更没影响后来的友谊。那时候妈妈还担心我将来会上山下乡,怕受欺负,所以上学较晚,想来一些同龄的小伙伴也是同样原因。由于上学晚,年龄大,个子也高,跑的也快,结果成了一个孩子王,成天领着一些小弟满操场飞奔。当时的小团伙包括我,段立革,吴卫国,孙中元,赵忠心。后来纵横的区域不仅是操场,南到机械厂甚至苗圃,北到玻璃厂均可见淘小子们的身影。不过,大概在三年级下或是四年级的时候,我逐渐脱离了这几个小伙伴儿是因为我参加了业余体校从事速度滑冰运动,放学后的业余时间全贡献到运动场了。这是不是就是人所说的有正事呢?这时候小朋友们换成了住在体育场(那时候大家都叫广场)附近的速滑队友们,如潘云光,吴建华等,特别是王铁红,外号老胖子,胖乎乎的,我们一直又竞争又进步的战斗友情持续到高中毕业。

  小学时的照片保留下来太少了。这是80s年代初嘉荫大姑回家探亲与爷爷和我们合影,小学还没毕业。

  下面两张是姑姑刚翻出来的,我以前都没见过,太珍贵了。

  放一张发小的小学照片合影:

  关红,卜巍巍,吕桂艳。看看人家这闺女

  体育运动,后文还会说到,接下来说学习。可能是识字早,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好显摆,爱说话,所以一到三年级的老师评语一直是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直到四年级遇到霍亚琴老师,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不光是我,许多同学因此受益。看看王会犁同学的回忆:我们真是要感谢霍老师。其它老师的印象有些模糊,可是她的印象很清晰,瘦高,两条长腿,美丽,可又不那么美。关键是爱夸赞同学,点着名夸 。也不知道期末考试发的笔记本奖品是不是她自己花钱买的,别的老师没见过发。总之,是好老师!

  我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转变也是缘于霍老师对我的一次表扬。一次霍老师让写作文,题目是啥忘记了,当时正好是老爸带我去哈尔滨看了一次冰灯,用现在的话叫开拓了一下眼界,就想写这个内容。恰好,老爸有积累材料的习惯,收集了很多报纸,其中就有冰灯游园会方面的描绘报道。我呢就抄了其中几个四字成语和词语,好像是灯红翠绿,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气势恢宏之类的,结果惊艳了老师。老师一看,真敢捅词啊,果断范文,全班宣读,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不夸还好,老师一夸,就将我架在模范的位置上下不来了,不好好学,反倒不好意思了,只能努着力向前。后来也知道了自己是属顺毛驴的。所以,与其说是学习好,不如说是开化早。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就是霍老师,她的办法就是夸!用现在教育方法形容就叫鼓励。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