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
身在广州,自然想到广州的历史,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有着英雄气质的城市,最令我感动的一页就是1911年3月29日的起义,起义牺牲者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烈士。之所以感动主要是因为上学时所学的一篇课文,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写的《与妻书》。
受了先烈遗文的感召,我特意去了一趟黄花岗烈士。
天气是阴阴的,好像是特意为我的这次瞻仰营造一种肃穆的氛围烈士。到站下车后,我望见一座石牌坊巍然屹立在陵园大门口,上面镌刻着孙中山所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遒劲大字,令我精神为之一振。
走进陵园,只见主墓道两旁松柏苍翠,芳草如茵,墓道尽头依稀可见先烈埋骨之处的高耸墓碑,一股崇仰之情油然而生烈士。
走过一段台阶,便到了一处汪汪一碧的水池边烈士。池上建有石拱桥,池周绕以石栏杆,皆显斑驳沧桑,应是民国旧物。
再向前走不多远,便到了先烈的陵墓前了烈士。最先跃入眼帘的是墓碑,上书“七十二烈士之墓”七字。
墓碑端立在一个石材雕制的欧式亭子中,墓碑下面便是埋葬着七十二烈士的遗骸了烈士。名为七十二,实际却不止此数。
石材祭桌上摆放着瞻仰的人们所献的花束烈士。我站在祭桌前,望着阜起的陵墓,崇敬、壮伟的情感充溢了我的内心,我手中无花可献,只有以心为香,致祭于先烈忠魂了。
我又想起林觉民的《与妻书》来,觉得这封家书足以代表当时参加起义者的心声烈士。为了国家民族的福祉而慷慨赴死,那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啊!
很多人本可以躲在屋檐下过着优裕的生活,却痛心于国耻民瘼,甘心于抛头颅,撒热血,伸大义于天下,其精神真可如孙中山所写的“浩气长存”了烈士。我又想到先烈们的家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他们感受的又是何等的沉痛!
谁人不想安享天伦之乐?谁人不眷恋与爱人在一起的温馨旖旎?可陵墓中的这些人却有着更伟大的理想,抛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为其难能可贵,故感奋了历代人们烈士。
陵墓后面是一座更高的纪功牌坊,牌坊顶端的自由女神雕像高耸云天,雕像下方叠垒着国民党元老捐赠的刻字大石砖烈士。牌坊门额上镌刻着“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之陵”,篆体,落款为“章太炎,民国九年”。
此牌坊基座以花岗岩石砌成,立以爱奥尼克柱,壁上刻着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为蓝色烈士。
穿过牌坊,只见一座高大雄浑的青石碑屹立在眼前,碑的正面刻的是文章《广州辛亥三月廿九日革命记》,背面是烈士就义表,刻的是诸烈士的姓名籍贯烈士。
石碑旁边种着几株松树,为孙中山手植,亭亭如盖,青翠挺拔烈士。陵墓两旁树林中埋葬着民国初年牺牲的若干位烈士,墓碑、陵亭皆为欧式风格。
陵墓区的周围树木郁郁苍苍,池塘碧波粼粼,游人款步于幽静蜿蜒的林荫道中,或休憩于芳菲掩映的石椅之上,安享缅怀先烈之余的宁谧与祥和烈士。
我走出陵园大门口,恰在此时天空下起了濛濛细雨烈士。许是苍天有意让我铭记这次游陵之行,以淋漓的姿态告祭于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灵。
2013年11月24日,周千之写于广州烈士。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附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作者: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撰写序言烈士。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土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烈士。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烈士。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烈士。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烈士。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