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在儒、释、道三教的合力推动下,明清时期关羽崇拜走到了“三教尽皈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的极盛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在中国宗教的多神谱系中,能够如此受到三教推重的人格神,关羽属于绝无仅有的一个,这里我们尚不分析其中的缘由,而主要想在中国社会功利性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伦理化背景下,离析出各种宗教因素中的关羽崇拜形态以及相互的交叉影响。
一
佛教之护法伽蓝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关羽成为佛教的护法伽蓝,缘自隋朝智顗建寺的传说,这个传说,唐朝已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可是只限于关羽父子以鬼斧神工之力助智顗修建寺庙,没有提及其皈依佛门。到宋代才出现关羽父子受戒为护法伽蓝的说法,张商英的《重建关将军庙记》与《建关三郎庙记》 中,以一种魔幻主义的手法,塑造了由鬼而入神的关羽父子形象。在玉泉山上“…先有大力鬼神与其眷属怙恃凭据,以神通力故法行业,即现种种诸可怖畏,虎豹号掷,蛇蟒盘瞪,鬼魅嘻啸,阴兵悍怒,血唇剑齿,毛发鬅鬙,歘然千变”,这里“大力鬼神与其眷属”可能指的就是关羽父子。智顗到来,发言相问:“汝何为者,生死于幻,贪著余福,不自悲悔”,于是关羽现身并自明其志:“我乃关羽,生于汉末,……死有余烈,故王此山,……愿舍此山,作师道场,我有爱子,雄鸷类我,相与发心,永护佛法”。于是智顗“授以五戒”,(以上引文出自《重建关将军庙记》)关羽父子成为佛门护法弟子。张商英的描写自然是带有宣扬佛法无边的宗教意味。他感叹道:“呜呼!关侯父子,骁雄猛锐,生于乱离之时,以金革战斗为事,身死家破,客魂魄于覆船山下,一旦遇大士,发明真谛,心生欣厌,以刹那善念,其福力遂与玉泉相表里。佛力之方便,真不可思议哉!”(《建关三郎庙记》)这一伽蓝的说法,在南宋志磐《佛祖统记·智顗传》 中也有所叙述。
伽蓝神,是护卫伽蓝(寺庙)之神,又称守伽蓝神、护伽蓝神、护僧伽蓝神或寺神,为密教神祇之一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据《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 卷四有云:“护僧伽蓝神,斯有十八人,各各有别名: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六名广妙,七名雷音,八名师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响,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叹德,十四名广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观。”《敕修百丈清规》 卷七《节腊章》四节土地堂念诵下云:“上来念诵功德,回向当山土地列位护伽蓝神合堂真宰。”将作为寺院护法神的伽蓝神与中国的土地神并列。宋代道诚《释氏要览》 卷下云:“中国僧寺立鬼庙,次立伽蓝神庙。”可见唐、宋时期的禅家已有奉祀伽蓝神的风俗。伽蓝在佛寺护法神中,地位低于四大天王,二金刚,韦驮等。
既然关羽在佛门的地位如此低下,随着关羽崇拜的逐渐升温,很多人开始对伽蓝神一说发表异议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明朝朗瑛《七修续稿》卷四《辨证类·关汉寿》辩析道:“《桑榆漫志》,关侯听天师召,使受戒护法,乃陈妖僧智顗、宋佞臣王钦若附会私言。至于降神助兵诸怪诞事,又为腐儒收册,疑以传疑,予以既为神将,听法使矣;解州显异,有录据矣;诸所怪诞,或黠鬼假焉,亦难必其无也。……玉泉显圣,罗贯中欲伸公冤,既援作普净之事,复辏合《传灯录》中六祖以公为伽蓝之说,故僧家即妄以公与颜良为普安侍者。殊不知普净,公之乡人,曾相遇以礼,而普安元僧,江西人(见《佛祖通载》),隔绝甚远,何相干涉?是因伽蓝为监从之神,普安因人姓之间,遂认为监坛门神侍者之流也,此特亵公之甚。”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关云长》条也论道:“而俗传(关)云长为(佛教)伽蓝神,理诚有之,不可得而拟议也。”明代文人张邦济便有《伽蓝考辩》一文,历数伽蓝神说的渊源,并指出这是佛教利用关羽的人格精神的广泛影响达到令人信从的目的:“……然顗之意,盖见彼佛无灵,假王之威以惧人心,故敢为是说耳。遂使天下后世无知之人,皆谓以王之为人如此,为神如此而尚从于佛也,吾人可以不敬佛哉?”显然这是从儒生辟佛的角度,对于伽蓝神的质疑。《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十七所载《伽蓝考辩》则指出“禅林道院中有护法神,曰伽蓝,或当户而立,或拱侍于傍。神不拘一,而以关帝作伽蓝者,大概十八九”。同时认为不可以圣帝为伽蓝,因为关羽“忠孝节烈,得统春秋,素王素臣,心源独绍,自孔孟而后,扶名教而植纲常者,赖有圣帝也。”这样一个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典范,一个“楷模百代、人之师表”的儒家圣人,怎么能“居门庑之下,被介胄之饰,类宿卫之容?”故论者提出对于关羽伽蓝之位,应该“门者徙之于庭,旁者易之以正,并戒后之设像者,宜坐不宜立。”这样以示对关羽的尊敬。明清以后,对关羽直呼伽蓝已逐渐减少了,大概是以他的最高神职为准吧。而在藏传佛教中,关羽还被奉为八部神之一。
二
道教:由将帅入帝王、天尊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宋崇宁年间关羽因受诏下界治理解州盐池而封“崇宁真君”之时,天师张继先其实才十三岁,小小年纪的天师促成了关羽的神职升迁,并且被后世道人越传越玄。宋元道教雷法中将关羽列为雷部将帅之一。在道法大全书《道法会元》卷259、260有“地祇馘魔关元帅秘法”和“酆都朗灵关元帅秘法”。这是正一道天师张继先在吸收了同时神霄派道人王文卿的“神霄大法”而创立的雷法 。卷259之后有道士陈希微所志《事实》,叙述了关羽雷法的渊源:
昔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于崇宁年间奉诏旨云:万里召卿,因盐池被蛟作孽,卿能与朕图之乎?于是真君即撰符文行香至东岳廊下,见关羽像,问左右此是何神,有弟子答曰:是汉将关羽,此神忠义之神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师曰:何不就用之。于是就作用关字内加六丁,书铁符投之池内,即时风云四起,雷电交轰,斩蛟首于池上,师覆奏曰:斩蛟已竟。帝曰:何神。师曰:汉将关羽。帝曰:可见乎,师曰:惟恐上惊。帝命召之,师遂叩令三下。将乃现形于殿下,拽大刀执蛟首于前不退。帝掷崇宁钱,就封之为崇宁真君,师责之:要君非礼,罚下酆都五百年,故为酆都将 ,此法乃斩蛟龙馘魔祖法始也。故书其首末,以示后之嗣法之士。
道人的记述道出天师召关羽的随意性,并着意于天师所行的符箓道法,顺便也解释了关羽沦为地祇的缘由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关羽作为雷部将帅,有各种称号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在“地祇馘魔关元帅秘法”中,“主法”者为“圣师北极紫微大帝”,“主将”关羽全称“雷部斩邪使、兴风拨云上将、馘魔大将、护国都统军、平章政事、崇宁真君关元帅”。又一派雷法中,“主法”为“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弘悟真君张讳继先”,“将班”关羽称号为“东岳独体地祇义勇武安英济关元帅讳羽” 。“酆都朗灵关元帅秘法”,中,“主法”为“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张真君”,“将班”中有“主将酆都朗灵馘魔大将关元帅讳羽、副将清源真君赵昊、飞天八将(名略)” 此外,在“蓬玄摄正雷书”中,“主法”为“祖师九天司命清真紫虚魏元君”,名列“帅班”的关羽称号为“轰雷摄正青灵上卫上将关元帅” 然而不管其称呼如何,关羽的神职终究不过是受道士或正神召遣的对象,驱除妖魔、轰雷布雨的将军。而关羽所具有的神力和以正祛邪的精神正是来源于他生前的人格力量,在“酆都朗灵关元帅秘法”的“助赞咒”中将关羽的生前品格与神性相结合赞咒道“馘魔大将英烈威灵,在生忠勇,死后为神,忠贯日月,德合乾坤,宝刀在手,怒气凌空,诛斩妖魔,宾服不臣,鬼妖辄逆,怒目一嗔,化为微尘。助吾行神,神威明明。忠勇至灵,神知汝姓,鬼惧汝名,一摄速降,再摄现形,急急如酆都大帝律令。”那么,关羽受召所行何事呢?或者是祈雨救旱:“…督勒……酆都朗灵元帅关羽诸司官将雷部万神疾速驱龙卷水,激雷兴雷,灌斗掩曦,覆坛结盖,诛除旱魃,翦灭妖霓,带风云电雷雨的于今月某日某时来赴本坛,震动天声,布降霖雨,昭苏苗稼,沾足田畴,协成大有之年,以慰下民之望。” 或者是斩鬼捉邪:“遣咒:天心天心,莫负我心。雷霆迅速,关羽即今酆都大帝令下排兵急抵患家搜捉邪精,若有违戾,黑律匪轻。” 而关羽和其他的雷神一样,如果不受驱使,还要受到惩罚:“一诸仙官不听法官驱使者依鬼神抗拒法律断罪;一诸雷神被法官呼召而不至者杖一百;一诸雷神被法官差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震动以为报应,至时不震动,不依牒内坐说故意违者,仰法官差神吏重行遣役。…”
究其实,关羽等将帅在道教雷法中,无非是充当了道士们设坛斋醮的工具,在道士们拟设的虚幻世界中被赋予天人一体,气脉相通的能量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于是,随着关羽神职的攀升,这种能量也日益扩充。在明代,关羽能称帝,称天尊,据传也是道士所请。《陔余丛考》卷三十五载:“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甚至万历四十二年的敕封也和道士相关,这些民间的说法自然可信可疑,可是称帝之后,关羽在道教斋醮仪式中便享受起帝王的待遇。在《广成仪制关帝正朝全集》 中,记载了斋醮关羽的整个过程,在道教法师登坛的存想之中,坛场俨然是崇宁宝殿,殿上列坐“两班文武合干真宰”如张飞、赵云、关平、关兴、周仓、廖化等人,此外还有侍卫森列,凡间之坛化为神灵仙境,关羽作为帝君高高在上,接受斋醮法筵。整个气氛正如仪式末所赞:“善事崇修建帝台,琅函初举法筵开。真香炷鼎祥烟起,仙仗排空圣驾来。班列属官凭祀典,云从部将赴清斋。威灵应感无疆庆,伫看天花满尘埃。”法师在献香请神之时,还高颂关羽的“赞歌”:“赞帝君,至仁勇,浩气舒日午当中。桃园结义心性同。宰乌牛答谢苍穹。春秋丈夫美髯公,魏与吴俯首相从。辅佐炎汉保真龙。丹心现秉烛敬忠。伏魔荡寇显神通。佑众生锡福无穷。”在洒水净坛之后,“各礼师存念如法”,于是法师宣念科咒,主要突出关羽“神功受命,威加九地;远及遐荒,镇靖寰宇”的神威,创设一种肃穆、威严、神幻的气氛,其中,人神相通,法师“恭对瑶坛,秉称法职” ,“望帝座以陈言,面法筵而请命”,就象人间宫殿臣子朝见君王的仪式一样。斋醮仪式的举行,主要是祈愿“皇图天永,帝德日新,四海享升平之治,万民乐弦诵之休,风雨及时,年登大有,边夷服化,岁协永安。”在神灵的护佑中,祈盼国泰民安,让人们的愿望有所寄托,这也是道教清醮仪式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所在。
三
儒称“武圣”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在封建社会的国家祀典中,关羽取代姜子牙,成为武庙正神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欲重建封建秩序,在酌定国家祭祀礼仪之时,对于“忠臣烈士”之封务求慎重,以礼为规范 。究其因,在于对于君臣之礼的严格界定。因此,甚至历代被奉为文圣的孔子也因其臣民身份受到冲击,更不用说武成王姜子牙了。只是,未曾想到,这一来却为关羽在国家祀典中独立立庙以至后来在民间宗教信仰推动之下,位置日益攀升,成为“武圣”创造了条件。
由明到清,关羽的冥神之路青云直上,“冥运亨通”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首先,从群祀上升到中祀。明初,关庙与都城隍庙等相埒;清代咸丰一朝,关羽已经享有与历代帝王、文昌帝君等相同的地位,至此,关羽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达到顶峰。不仅如此,关羽的祖先三代也由公爵而升至王爵。其次,对于关羽的祭典也日益制度化。据汪宗元《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明初,关羽是与“蒋忠烈武顺,昭应,嘉佑诸王等庙同日致祭” ,嘉靖十年由“寿亭侯”改称“汉寿亭侯”之后,改为四孟及岁暮应天府五祭,五月十三日为关羽诞辰,太常寺祭。祭品都为“少牢”。应天府岁五祭时,由堂上官行礼,陈设有“帛一,羊一,豕一,果三,爵三”,仪注赞引为“引献官诣盥洗所,盥讫,赞就位,作乐,赞奠帛,行初献礼。执事各捧帛爵立于神位前,赞诣神位前,引献官至神位前,赞奠帛,献爵复位。乐止,赞读祝讫,赞亚献礼,执事各捧爵自立献于神位前,讫赞,终献礼,(仪同亚献)赞焚祝帛,执事各捧祝帛,至燎所,焚讫,赞礼毕,乐止。”以上仪式包括1、清洁盥洗;2、作乐,奠献;3、读祝,焚祝帛等。到了清朝仪式就更为繁琐。据《大清会典》,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承祭官盥洗,就位;2、迎神,上香;3、复位,跪叩;4、奠献,读祝,跪叩,献爵;5、送神,诣望燎位焚帛,礼毕。在跪叩的时候,对关羽要行三跪九叩礼,对关羽祖考三公要行二跪六叩礼。而到关羽崇祀制度的最高峰,其礼仪制度更是与帝王相等。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一书,主要规定有1、祭日为春秋二祭,不得用忌辰日期;2、关帝庙乐章与历代帝王庙一样用六成(迎神、初献、终献、彻馔、送神);3、关帝庙佾舞与历代帝王庙一样用八佾,文舞武舞兼用。4、春秋二祭时,以亲王郡王拟定正陪,遣王一员行礼。(不仅如此,嘉庆年间,还令皇子报祀如仪 ;咸丰帝 ,同治帝 ,光绪帝 都曾经亲自到关帝庙拈香行礼。)同时还规定了供品以及后殿的各项事宜。此外,关羽祭祀制度也由中央推广到了地方。乾隆十七年,由礼部咨准“各省坛庙,春秋戊祭,省会令督抚主祭,布政使以下陪祀,其有道员驻剳之府州县地方,亦令道员主祭。府州县以下等官陪祀。督抚道员各有出巡职任,倘偶出巡时,仍令布政使及该地方正印官摄祭,如将军提镇等均系武职,应仍照向例陪祭。至分驻之同知等官,分司河公盐捕等事,较之道员体统殊绝,知县系地方正印官,应仍照旧主祭。” 对于主持祭祀的地方官员官爵有如此严格的等级要求,也可以看出官方祭祀关羽的严肃与隆重。地方上的祭祀除了与京城一样的春秋二祭外,还带有更多民间信仰的色彩。如在解州,每年四月八日、九月十三日祭祀关羽。此外,“每岁清明,分为二祭,州官亲诣行礼,一祀于武安王神位前,一祀于王先人墓冢,亦如民间祭扫之仪”。而且有道士的清醮仪式,《关志》载《常平祠墓清明祭典申批》云:“合每岁遇清明节,令道官率领阖官道士。俱诣本庙,建设清醮三日,庶见崇报之意。” 洛阳相传为关羽的墓地之一,祭祀也有其地方色彩:“每岁正月十六日,乡人邻封士女,牵刲羊洒酒上冢,如祭扫之礼。” 当阳的大王冢,在清明节的时候也有乡人行祭扫之礼。
如果说从在明清两朝国家祭典中仪式制度的祭祀规模可以看出封建君主对关羽崇拜的重视,那么在明清的祭祀祝文中就可以看出,帝王们借重关羽的原因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明成化十七年,曾颁布关庙祭文 ,主要表彰了关羽在宋朝“统阴符之兵,剿灭蚩尤之怪,妖氛既绝,旱虐随消,天降甘霖,池盈盐水,生民获利,国课充输,公快私忻”的显灵事迹,并且借关羽这种通神御患、降妖除怪的威力护佑大明皇运,其中的关羽具有降魔的功用和民间的神化色彩。嘉靖以后的祝文中则称“生禀忠义,死后神灵,御灾捍患,历代昭著 ”,简要的概括关羽的忠义精神以及死后的功绩。到清代,雍正帝亲自作《关帝庙告祭文》 ,热情洋溢的歌颂关羽生前为人称颂的忠勇:“素志忠诚,天姿勇毅;九霄皎日常悬翼戴之心,万古英风不泯刚劲之气。”关羽的深明大义:“生平诵习《春秋》,光动河山,义烈昭垂宇宙。”关羽的声名与厚祀:“高明完节,既长耀于史编;福国庇人,久特隆于庙祀。”这样,关羽身上儒家教化的色彩便突出出来,与成化年间祭文彰扬破蚩尤的神魔力量风格迥异。后来的祝文便由此生发开来,主要颂扬其“扶正统而彰信义”、“完大节以笃忠贞” ;表彰其“允文允武,乃圣乃神” 的儒雅气度和崇高地位。关羽作为帝王们所树立的包纳在儒家传统礼教精神范围内的武圣人的形象就这样被包装出来了。显然,是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色彩。
综上观之,儒、释、道三教都以各自的仪式与神职为关羽装扮了一番:在佛教寺庙中,关羽随忝为伽蓝,却端坐大殿,位置不同寻常;道士在香烟缭绕中为关羽设置了文武大将分列的崇宁宝殿;封建帝王则“亲自”为关羽披上华衮,戴上冕旒,使其成为与历代帝王等列,却仍默应自己号召的冥界帝君 沧州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这三家的合力促成了关羽信仰的升格升温。而且三教之间(特别是儒、道之间)常有融合现象。例如,在万历四十二年,关羽被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时,在正阳门关庙举行醮典,醮词中既有“生前忠义振万古之纲常,身后威灵保历朝之泰运”的褒扬,又有“关圣帝君以今年八月十五日位正南方丹天三界伏魔之位,天人共庆,三界推尊。兹建醮典三日,安供圣经,庆贺关帝” 之类对其封号进行道教色彩的阐释。不过,最终对关羽的神职的认定基本上参照了人间帝王的仪制,在这位中国民间神祇身上带有更多的儒性色彩。在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即关羽称帝后“又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以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其道坛之三界馘魔元帅,则以宋岳飞代;其佛寺伽蓝,则以唐尉迟恭代。” 好像分割了关羽在儒道释三教的神职,一心一意做他的关圣帝君了。然而在民间的关羽信仰实际上是三教合一的多元形态,而且民间信仰的传播除了以上具有官方色彩和宗教色彩的仪式外,还主要靠善书的流通。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