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后汉纪•后汉孝桓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一•建和三年》:“二月己丑(廿一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149年3月17日),诏曰:
“昔在前代,封墓轼闾(书武成篇曰:武王入殷,释箕子囚,封比干墓,轼商容闾,皆礼贤之举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所以激忠厉俗,以光后昆。
故光禄大夫周举性侔夷、齐,直同史鱼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入参赞纳,出司京辇,有密静之风。予钦乃勋,将登三事,不幸夙终,朕甚惜焉。诗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锡尔祉(诗大雅江汉之辞,美召康公也。“功”今本作“公”,古通用)。’其赐钱千万,以旌素节。””
光禄大夫周举卒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朝廷以举清公亮直,方欲以为宰相,深痛惜之。乃诏先光禄勋、汝南太守曰:
“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轼闾,以光贤哲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故公叔见诔,翁归蒙述,所以昭忠厉俗,作范后昆。
故光禄大夫周举,性侔夷、鱼,忠逾随、管,前授牧守,及还纳言,出入京辇,有钦哉之绩,在禁闱有密静之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予录乃勋,用登九列。方欲式序百官,亮协三事,不永夙终,用乖远图。朝廷愍悼,良为怆然。
《诗》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复会吊。加赐钱十万,以旌委蛇素丝之节焉。”
子周勰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勰字巨胜,少尚玄虚,以父任为郎,自免归家。父故吏河南召夔为郡将,卑身降礼,致敬于勰。勰耻交报之,因杜门自绝。后太太守举孝廉,复以疾去。
时梁冀贵盛,被其征命者,莫敢不应,唯勰前后三辟,竟不能屈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后举贤良方正,不应。又公车征,玄纁备礼,固辞废疾。常隐处窜身,慕老聃清静,杜绝人事,巷生荆棘,十有余岁。
至延熹二年,乃开门延宾,游谈宴乐,及秋而梁冀诛,年终而勰卒,时年五十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蔡邕以为知命。自勰曾祖父扬至勰孙恂,六世一身,皆知名云。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防之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防在儒林传。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
延熹(光)四年,辟司徒李合(李郃)府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时宦者孙程等既立顺帝,诛灭诸阎,议郎陈禅以为阎太后与帝无母子恩,宜徙别馆,绝朝见。髃臣议者咸以为宜。举谓合曰:“昔郑武姜谋杀严公,严公誓之黄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绝,后感颍考叔、茅焦之言,循复子道。书传美之。
今诸阎新诛,太后幽在离宫,若悲愁生疾,一日不虞,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如从禅议,后世归咎明公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率厉髃臣,朝觐如旧,以厌天心,以荅人望。”合即上疏陈之。明年正月,帝乃朝于东宫,太后由此以安。
后长乐少府朱伥代合为司徒,举犹为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时孙程等坐怀表上殿争功,帝怒,悉徙封远县,敕洛阳令促期发遣。举说朱伥曰:“朝廷在西钟下时,非孙程等岂立?虽韩、彭、吴、贾之功,何以加诸!今忘其大德,录其小过,如道路夭折,帝有杀功臣之讥。及今未去,宜急表之。”
伥曰:“今诏怒,二尚书已奏其事,吾独表此,必致罪谴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举曰:“明公年过八十,位为台辅,不于今时竭忠报国,惜身安宠,欲以何求?禄位虽全,必陷佞邪之讥;谏而获罪,犹有忠贞之名。若举言不足采,请从此辞。”伥乃表谏,帝果从之。 ”
举后举茂才,为平丘令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上书言当世得失,辞甚切正。尚书郭虔、应贺等见之叹息,共上疏称举忠直,欲帝置章御坐,以为规诫。
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于是觽惑稍解,风俗颇革。
转冀州刺史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阳嘉三年,司隶校尉左雄荐举,征拜尚书。举与仆射黄琼同心辅政,名重朝廷,左右惮之。是岁河南、三辅大旱,五谷灾伤,天子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又下司隶、河南祷祀河神、名山、大泽。
诏书以举才学优深,特下策问曰:“朕以不德,仰承三统,夙兴夜寐,思协大中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顷年以来,旱灾屡应,稼穑焦枯,民食困乏。五品不训,王泽未流,髃司素餐,据非其位。审所贬黜,变复之征,厥暛何由?分别具对,勿有所讳。”
举对曰:“臣闻易称‘天尊地卑,乾坤以定’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二仪交构,乃生万物,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故圣人养之以君,成之以化,顺四节之宜,适阴阳之和,使男女婚娶不过其时。包之以仁恩,导之以德教,示之以醔异,训之以嘉祥。此先圣承干养物之始也。夫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二气否塞,则人物不昌;人物不昌,则风雨不时;风雨不时,则水旱成灾。
陛下处唐虞之位,未行尧舜之政,近废文帝、光武之法,而循亡秦奢侈之欲,内积怨女,外有旷夫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今皇嗣不兴,东宫未立,伤和逆理,断绝人伦之所致也。非可陛下行此而已,竖宦之人,亦复虚以形埶,威侮良家,取女闭之,至有白首殁无配偶,逆于天心。
昔武王入殷,出倾宫之女;成汤遭灾,以六事克己;鲁僖遇旱,而自责祈雨:皆以精诚转祸为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自枯旱以来,弥历年岁,未闻陛下改过之暛,徒劳至尊暴露风尘,诚无益也。
又下州郡祈神致请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昔齐有大旱,景公欲祀河伯,晏子谏曰:‘不可。夫河伯以水为城国,鱼鳖为民庶。水尽鱼枯,岂不欲雨?自是不能致也。’陛下所行,可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漤行求前。
诚宜推信革政,崇道变惑,出后宫不御之女,理天下冤枉之狱,除太官重膳之费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夫五品不训,责在司徒,有非其位,宜急黜斥。
臣自藩外擢典纳言,学薄智浅,不足以对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易传曰:‘阳感天,不旋日。’惟陛下留神裁察。”
因召见举及尚书令成翊世、仆射黄琼,问以得失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举等并对以为宜慎官人,去斥,离远佞邪,循文帝之俭,尊孝明之教,则时雨必应。
帝曰:“百官佞邪者为谁乎?”举独对曰:“臣从下州,超备机密,不足以别髃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然公卿大臣数有直言者,忠贞也;阿谀苟容者,佞邪也。司徒视事六年,未闻有忠言异谋,愚心在此。”其后以事免司徒刘崎,迁举司隶校尉。
永和元年,灾异数见,省内恶之,诏召公、卿、中二千石、尚书诣显亲殿,问曰:“言事者多云,昔周公摄天子事,及薨,成王欲以公礼葬之,天为动变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及更葬以天子之礼,即有反风之应。北乡侯亲为天子而葬以王礼,故数有醔异,宜加尊谥,列于昭穆。”
髃臣议者多谓宜如诏旨,举独对曰:“昔周公有请命之应,隆太平之功,故皇天动威,以章圣德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北乡侯本非正统,奸臣所立,立不踰岁,年号未改,皇天不佑,大命夭昏。春秋王子猛不称崩,鲁子野不书葬。
今北乡侯无它功德,以王礼葬之,于事已崇,不宜称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醔眚之来,弗由此也。”于是司徒黄尚、太常桓焉等七十人同举议,帝从之。尚字伯河,南郡人也,少历显位,亦以政事称。
举出为蜀郡太守,坐事免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甚敬重焉。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燕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昵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韭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
太仆张种时亦在焉,会还,以事告举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举叹曰:“此所谓哀乐失时,非其所也。殃将及乎!” 商至秋果薨。商疾笃,帝亲临幸,问以遗言。对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从事中郎周举,清高忠正,可重任也。”由是拜举谏议大夫。
时连有灾异,帝思商言,召举于显亲殿,问以变眚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举对曰:“陛下初立,遵修旧典,兴化致政,远近肃然。顷年以来,稍违于前,朝多宠幸,禄不序德。观天察人,准今方古,诚可危惧。书曰:‘僭恒旸若。’夫僭差无度,则言不从而下不正;阳无以制,则上扰下竭。宜密严敕州郡,察强宗大奸,以时禽讨。”
其后江淮猾贼周生、徐凤等处处并起,如举所陈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时诏遣八使巡行风俗,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举为侍中,举侍中杜乔、守光禄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冯羡、尚书栾巴、侍御史张纲、兖州刺史郭遵、太尉长史刘班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其刺史、二千石有臧罪显明者,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其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上。于是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举于是劾奏贪猾,表荐公清,朝廷称之。
河内太守,征为大鸿胪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及梁太后临朝,诏以殇帝幼崩,庙次宜在顺帝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太常马访奏宜如诏书,谏议大夫吕勃以为应依昭穆之序,先殇帝,后顺帝。诏下公卿。举议曰:“春秋鲁闵公无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跻僖于闵上。孔子讥之,书曰:‘有事于太庙,跻僖公。’传曰:‘逆祀也。’及定公正其序,经曰‘从祀先公’,为万世法也。
今殇帝在先,于秩为父,顺帝在后,于亲为子,先后之义不可改,昭穆之序不可乱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吕勃议是也,太后下诏从之。迁光禄勋,会遭母忧去职,后拜光禄大夫。
建和三年卒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朝廷以举清公亮直,方欲以为宰相,深痛惜之。乃诏告光禄勋、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轼闾,以光贤哲。公叔见诔,翁归蒙述,所以昭忠厉俗,作范后昆。
故光禄大夫周举,性侔夷、鱼,忠踰随、管,前授牧守,及还纳言,出入京辇,有钦哉之绩,在禁闱有密静之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予录乃勋,用登九列。方欲式序百官,亮协三事,不永夙终,用乖远图。朝廷愍悼,良为怆然。诗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复会吊。加赐钱十万,以旌委蛇素丝之节焉。”子勰。”
(周举字宣光,汝南郡汝阳县人(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西南)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陈留太守周防的儿子。
周防在《儒林传》(《儒林传》:“周防字伟公,汝南汝阳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父扬,少孤微,常修逆旅(客舍也),以供过客,而不受其报。防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防以未冠,谒去(礼男子二十而冠。自以年未成人,故请去)。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尚书。经明,举孝廉,拜郎中。撰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十万言。太尉张禹荐补博士,稍迁陈留太守,坐法免。年七十八,卒于家。”)。
周举身材短小,容貌丑陋,可博学多闻,为儒家崇仰,故京师流行这样一句话:“五经纵横周宣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周举辟司徒李合(李郃)府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当时宦官孙程等已立顺帝,诛灭诸闫氏,议郎陈禅以为闫太后与帝没有母子的恩情,应该徙居别馆,断绝朝见。朝廷里的臣子,都认为合适。
周举对李合说:“从前郑武姜谋杀严公,严公发誓与她在地下相见(郑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爱叔段,谋杀庄公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公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曰:“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事见左传);秦始皇抱怨他母亲行为不好,与他母亲隔绝好久,不相往来(事见秦始皇帝九年(公元前238年)),后来感于颍考叔和茅焦的话(秦始皇迁太后于咸阳宫,又扑杀两弟。齐人茅焦解衣伏质入谏,始皇乃迎太后归于咸阳,爵茅焦为上卿,焦辞不受。事见说苑也),再恢复了儿子之道,书传称赞他们。
现在诸闫刚刚伏罪,太后幽禁离宫,如果悲痛忧愁生病,一旦死去,皇上将怎样号令天下呢?如果依从陈禅的话,后世把罪责推到您的身上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应该秘密上表朝廷,尊奉太后,率领群臣,朝见如旧,以足天心,以答百姓的希望。”李合就上疏陈述了这件事。第二年(公元126年)正月,顺帝朝于东宫,太后由此安宁。
后来长乐少府朱伥,代李合(李郃)为司徒(顺帝永建元年二月丙戍初四,126年3月15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周举还是为吏。这时孙程等人因怀表上殿争功(八月),帝发怒,统统把他们徙封远县,下令洛阳令限期遣送。
周举说朱伥:“皇上在西钟下时,不是孙程等人难道得立为君(朝廷谓顺帝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孙程与王康等十八人谋于西钟下,共立济阴王为顺帝也)?虽然韩信、彭越、吴汉、贾复的功劳,也不能超过他们!现在忘记他们的大德,记他们的小过,如果他们在道路死亡,帝有杀功臣之讥。趁现在他们还未走,应该赶快上表劝劝皇上。”朱伥说:“现在皇上正怒,二位尚书已经奏了,我独上表,一定要获罪过。”
周举说:“您年纪已经八十多了,位为台辅,不在今天尽忠报国,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已得的宠信为安,想再求什么呢?禄位虽全,一定要陷谗谄奸邪一流;劝谏获罪,还有个忠贞的名声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如果我所说不足采纳,我就从此与你相别了。”朱伥于是上表劝谏,帝果然听了朱伥的话。
周举后来被举为茂才,任平丘令,上书说当世的得失,词甚激切正直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尚书郭虔、应贺等看了赞叹不止,共同上书举周举忠直,请帝把周举上书放在帝坐之旁,以为规诫。
周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太原一郡,旧俗因介子推焚烧而死,有禁火的风俗(新序曰:“晋文公反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事具耿恭传。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子推以此日被焚而禁火)。到了介子推死的那个月,都说神灵不喜举火,因此百姓每年冬季有一个月要吃冷食,不敢生火煮饭,老小不堪冷食,每年死不少人。
周举到并州,作吊介子推文放在他的庙里,说盛冬去火,残损百姓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向百姓宣传,使他们恢复熟食(其事见桓谭新论及汝南先贤传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于是百姓的迷惑稍稍得以解释,风俗渐渐改变。调冀州刺史。
阳嘉三年(134年),司隶校尉左雄荐周举,征授尚书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周举与仆射黄琼同心辅政,名气重于朝廷,朝廷左右的人敬畏他。这年河南、三辅大旱,五谷受灾,天子亲自露天坐德阳殿东厢请雨,又命令司隶、河南祈祷祭祀河神、名山、大泽。诏书以周举才学优深,特别策问说(事在五月戊戍初四,134年6月13日):
“我以不德,仰承天统、地统、人统,早起晚睡,想协调大中之道行天下(尚书洪范曰:“建用皇极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孔安国注云:“皇,大也。极,中也。言立大中之道而行之也。” )。近年以来,旱灾不断,庄稼焦枯,百姓没得吃的。五常的教化不行(五品,五常之教也。书曰:“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训亦逊之义),王者的德泽未遍,百官尸位素餐,不称其职。审查贬谪罢黜,变复的征兆,由何而来?分别对答,不要有任何顾虑。”
周举对说:“我听《易经》上说:‘天高地下,乾坤因此而定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天地交合,于是生万物,万物中以人为贵。所以古时候的圣人,设立君主以养育百姓,施教化使他们成长,春夏秋冬四节顺时更替,阴阳相和,使男女婚姻不过时。以仁义恩泽包涵他们,以教化道德诱导他们,以灾异警告他们,以嘉瑞吉祥训勉他们。这是先圣仰承天意以养万物的基础。天地闭隔,阴阳就不和,阴阳不和,人物就不昌盛;人物不昌盛,风雨就不时,风雨不时,水旱就成灾。
皇上处在唐尧虞舜的位子上,没有施行尧舜的政治,连文帝、光武的法制,也废而不行,却跟着亡秦奢侈的道路前进,宫廷里充斥了怨女,四野之处,多的是没有妻子的旷夫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现在还没有皇太子,东宫没立,这是伤和气,逆天理,断绝人伦的结果。不仅是皇上如此而已,宦官们弄虚作假,威吓侮辱良家子女,取女禁闭,有白首至死无配偶的,上违天心。
从前武王入殷,把宫廷的女子统统放出来,使她们成婚结偶(帝王纪曰:“武王入殷,命召公释箕子之囚,表商容之闾,出倾宫之女于诸侯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成汤遭了七年的旱灾,以六事反躬自责(帝王纪曰:“汤伐桀,后大旱七年,洛川竭,使人持三足鼎祝于山川曰:‘政不节邪?使人疾邪?苞苴(贿赂)行邪?谗夫昌邪?宫室荣邪?女谒行邪?何不雨之极也!’”);鲁僖遇旱,自责求雨;都以精诚感天,转祸为福。自从枯旱以来,已有好几年了,没有听说皇上改过的言行,枉自暴露风尘,这有什么用呢。又下诏州郡祈神求雨。
从前齐国大旱,景公想祭河伯,晏子劝谏说:‘不可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河伯以水为城为国,鱼鳖是它的老百姓,水尽鱼枯,难道不想下雨?只是求不到啊(《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皇上所作所为,只图表面好看,不求实际,这好比攀木求鱼,退行求前(缘木求鱼,见孟子之文。韩诗外传曰:“夫明镜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夫恶知往古之所以危亡,无异漤行而求逮于前人也。”)。真正应该老老实实改革弊政,重道除惑,把后宫多余的女子放出去,平反天下的冤假错案,除去太官伙食过于豪华的费用。五常的教育不行,这是司徒的责任,不称职官员,应该撤职的赶快撤职,罢免的罢免。
我是外地调朝廷掌管进言的,学识浅薄,智能短缺,不足应对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易传》说:‘阳感天,不旋日(易中孚传曰:“阳感天,不旋日,诸侯不旋时,大夫不过儙。”郑玄注云: “阳者天子,为善一日,天立应以善;为恶一日,天立应以恶。诸侯为善一时,天立应以善;为恶一时,天立应以恶。大夫为善一岁,天亦立应以善;为恶一岁,天亦立应以恶。”一说云“不旋日,立应之;不过时,三辰闲;不过儙,从今旦至明日旦”也。阳即指天子也)。’阳就是天子,为善一日,天立应以善。请皇上留神察看。”
皇上于是召见周举及尚书令成翊世、仆射黄琼,问朝廷为政的得失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周举等都对以应该谨慎地挑选官吏,罢斥,不要接近奸邪谗佞的坏人,遵守文帝节俭的传统,遵守孝明的教化,这样,时雨必应。
帝说:“百官中佞邪的都是哪些人呢?”周举一个人答说:“我是下州来的,提拔任机密的工作,对群臣不甚了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然而,公卿大臣能够经常敢于说正直的话的,就是忠贞;阿谀卖乖弄巧的,就是奸佞谗邪。司徒到职六年,没听说有什么忠言和特异的谋略,我说的就是他。”后来因事免去了刘崎司徒的官(十一月壬寅十一,134年12月14日),升周举为司隶校尉。
永和元年,灾异经常发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宫中认为不祥、可怕。诏召公卿、中二千石、尚书到显亲殿,问说(正月乙卯初一,136年2月20日):“言事的多说,从前周公代天子处理政事,周公死,成王想用公礼葬他,天为此动变。等到用天子礼改葬,就有天立风雨,禾稼尽起的感应(尚书洪范五行传曰:“周公死,成王不图大礼,故天大雷雨,禾偃,大木拔。及成王寤金縢之策,改周公之葬,尊以王礼,申命鲁郊,而天立复风雨,禾稼尽起。”)。
北乡侯(刘懿(?―125年),东汉前少帝,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本为天子而用王礼葬他,所以屡见灾异,应当加天子尊谥,列于左昭右穆之中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群臣参加讨论的,大多说应当如皇上说的。周举一个人答说:“从前周公有请命之应,致天下太平的高功,所以皇天动威,为的是要彰明圣德。北乡侯本来就不是正统,奸臣拥立,立没有一年,年号也没有更改,皇天不保佑他,以致短命(杜预注左传曰:“短折曰夭,未名曰昏。”)。
《春秋》王子猛不说‘崩’,鲁子野不书‘葬’(子猛,周景王之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子野,鲁襄公之子。春秋经书“王子猛卒”。杜元凯注云:“未即位,故不言崩。”又曰:“秋九月癸巳,子野卒。”注曰:“不书葬,未成君也。”)。
现在北乡侯没有别的什么功德,用王礼葬他,于事已很隆重了,不应该称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灾异之来,不是由于这个。”于是司徒黄尚、太常桓焉等七十人都同意周举说的,帝依从了。
黄尚字伯河,南郡人,年轻时,任了不少显要的职务,也以政事见长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周举调任蜀郡太守,因事免官。大将军梁商上表荐为从事中郎,很受敬重。
六年三月上巳日(顺帝永和六年三月丁亥初三,141年4月26日,按古以三月上巳日为上巳,今以三月三日为上巳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梁商大会宾客,在洛水大摆筵席(周官曰:“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沴。”郑玄云:“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也。”司马彪续汉书曰“三月上巳,宫人皆絜于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为大絜”也。),周举这时托病不去。
梁商与他所亲近的人喝得酩酊大醉,极为欢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酒尽女乐撤罢,接着是唱《韭露》歌,座中听了的,都为之流泪(纂文曰:“韭露,今之挽歌也。”崔豹古今注韭露歌曰:“韭上露何易唏!露晞明朝还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太仆张种当时也在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回来之后,把这事告诉了周举,周举叹说:“这就是所说的哀乐失时,又不是地方,灾祸将临啊(左传曰,叔孙昭子与宋公语,相泣。乐祁退而告人曰:“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也!”)!”
梁商到秋天果然逝世(八月丙辰初四,141年9月22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梁商病危时,帝亲临探看,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梁商答说:“人将要死了,他说的话好。我的从事中郎周举,清高忠直,可以任以重职。”因此授周举为谏议大夫。
这时灾异不断,帝想起梁商的话来,召见周举于显亲殿,问他灾异发生的原因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周举回答说:“皇上继位,遵行国家原来的典章制度,推行教化以求治,远近肃然,没有什么不安宁的迹象。近年以来,稍稍违背了以前的作法,朝廷里一些坏人受到宠幸,任用官吏,不注重品德。看了上天的变异,考察考察人事方面的问题,以今比古,真可害怕。《书》上说:‘君王骄横常常会伴随天旱(尚书洪范之文也。孔安国注曰:“君行僭差,则常旸顺之也。”)。’就是说君行僭差无度,自己的话没有人听,下面百官就不正;自己放纵无控制,则上扰下竭。应该严诏州郡,密察强宗大奸,及时捉拿征讨。”后来江淮大贼周生、徐凤等处处蜂起,果然如周举所说的。
这时朝廷下诏派八使考察风俗(顺帝汉安元年八月丁卯廿一,142年9月28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都是挑选平常最有威望的人充任。授周举为侍中,与侍中杜乔、代理光禄大夫周相、前青州刺史冯羡、尚书栾巴、侍御史张纲、兖州刺史郭遵、太尉长史刘班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对于刺史、二千石赃罪显著的,可由驿马上诏;县令以下,可以即行逮捕(刺史、二千石,大吏,驿马上奏其罪,取旨黜免。驿马,欲速达京阙也。墨绶,县令、长也;令、长以下,便收案举劾其罪)。对于那些清廉正直有政绩,百姓拥护,应该表扬的,都上报朝廷。于是八使同时任命,天下号称“八俊”。
周举劾奏大猾,表荐公正清廉,朝廷非常满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征为大鸿胪。梁太后(梁妠)临朝理政,下诏认为殇帝幼小就死了(刘隆,和帝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廿二(106年2月13日)-殇帝延平元年八月辛亥初六(106年9月21日),年2岁),他的庙号秩序应当在顺帝下。太常马访上奏说,应该如诏所说。谏议大夫吕勃认为应按照左昭右穆的秩序,先殇帝,后顺帝。诏书令公卿讨论。
周举(时为大鸿胪)说:“春秋时,鲁闵公无子,庶兄僖公代立,他的儿子文公就把僖公列于闵公之上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孔子讥议这件事,在《春秋》上说:‘在太庙祭祀,升僖公的神位在闵公之上。’《左传》说:‘这是不按顺序的祭祀。’(《左传•文公二年》)到定公才正了这个秩序。
《春秋》经说:‘从祀先公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正了闵公、僖公的位。为万世师法(《左传•·定公八年》:“从祀先公。”杜预云:“从,顺也。先公,闵公、僖公也。将正二公之位,亲尽,故通言先公也。”)。现在殇帝在先,按秩序为父,顺帝在后,按亲属为子,先后的大义不可改,左昭右穆的秩序不可乱。吕勃说的对。”
太后下诏同意了(冲帝永嘉元年五月丙辰廿六,145年7月3日,《后汉纪•后汉孝顺皇帝纪下卷第十九•建康元年》谓“上不从”,按袁纪以梁太后诏系于永嘉元年(145年)五月,则范书遗漏“上不从”一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升光禄勋,遇母丧去职,后来授光禄大夫。
周举建和三年(149年)逝世,朝廷认为周举清公亮直,正准备任他为宰相,对他的逝世,深为悲痛而可惜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于是下诏告光禄勋汝南太守说:
“‘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武王入殷,封比干墓,轼商容闾(尚书曰,武王入殷,封比干墓,轼商容闾)。’这样做,是为了表扬贤人。所以卫大夫公叔文子,死后卫君赞其贤,谥曰‘贞惠文子’。
宣帝时尹翁归逝世,宣帝下诏褒扬,赐金百斤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班固说:‘翁归承风,帝扬厥声。’都是为了阐扬忠节,鼓励风俗,为后代作楷模(公叔文子,卫大夫也。文子卒,其子戌请谥于君。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不亦惠乎?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不亦文乎?谓夫子‘贞惠文子’。”事见礼记。尹翁归为右扶风,(卒),宣帝下诏曪扬,赐金百斤。班固曰:“翁归承风,帝扬厥声。”故曰蒙述也)。
已故光禄大夫周举,品德与伯夷、史鱼一样高洁,忠节超过了随会、管仲,以前任地方官,后来入朝廷进言,出入京城,他的功绩,值得钦佩(史记尧典曰:“咨十有二牧,钦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在朝有谨严静穆之风。我叙录他的功勋,列为九卿。正想他总领百官,协和正德、利用厚生三事,不幸早逝,使我的远大的计划,不得实现。朝廷哀悼,悲伤不已。
《诗》不是说过吗?‘赶快叙你的功劳,赐给你福啊(《诗经·大雅·江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肇,谋也。敏,疾也。戎,汝也。锡,赐也。祉,福也)’。”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再集会哀悼。加赐钱十万,旌表他夙夜从公清廉公正的节操(《国风·召南·羔羊》:“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逶蛇逶蛇。” )。”有儿子周勰(传见159年)。)
春三月甲申,彭城顷王定立四年薨,子和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和性至孝,太夫人薨,行丧陵次,毁胔过礼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傅相以闻。帝诏使奉牛、酒迎王还宫。和敬贤乐施,国中爱之。
《后汉书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道立二十八年薨,子顷王定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定立四年薨,子孝王和嗣。”
(彭城考王刘道立二十八年薨(冲帝永嘉元年二月,145年),子顷王刘定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东观记曰“定兄据卞亭侯,弟光昭阳亭侯,固公梁亭侯,兴蒲亭侯,延昌城亭侯,祀梁父亭侯,坚西安亭侯,代林亭侯”也)。定立四年薨(桓帝建和三年三月甲申十六,149年5月11日),子孝王刘和嗣。)
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在东井二十三度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夏四月丁卯晦(三十,149年6月23日),日蚀(续汉志曰:“在东井二十三度。东井主法,梁太后枉杀公卿,犯天法也。”)。)
《后汉书志第十八•五行六》:“三年四月丁卯晦(三十,149年6月23日),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丁卯蚀,有旱有兵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京房占曰:“诸侯欲戮,后有裸虫之殃。”),在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一宿,共八星,今属双子座)二十三度。例在永元十五年(四月甲子晦三十,103年6月22日)。东井主法,梁太后又听兄冀枉杀公卿,犯天法也。明年,太后崩。”
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后汉书志第十二•天文下》:“三年五月己丑(廿二,149年7月15日),太白(金星)行入太微(古代天文学中三垣之一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太微垣为三垣中的上垣,有十颗星,位于北斗之南)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
乙亥,诏曰:“盖闻天生蒸民,不能相理,为之立君,使司牧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君道得于下,则休祥著乎上;庶事失其序,则咎征见乎象。间者,日食毁缺,阳光晦暗,朕祗惧潜思,匪遑启处。
传不云乎:‘日食修德,月食修刑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昔孝章帝愍前世禁徙,故建初之元,并蒙恩泽,流徙者使还故郡,没入者免为庶民。先皇德政,可不务乎!
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岁,凡诸妖恶,支亲从坐,及吏民减死徙边者,悉归本郡;唯没入者不从此令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五月乙亥(初八,149年7月1日),诏令说:“天生这么多老百姓,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于是为他们设立君王,派些官吏治理他们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君王推行的办法能得到下面百姓的拥护,那么幸福吉祥就在上天表现出来。
今平民百姓所实行的众多事务混乱无序,那么咎戾的征兆就从自然现象上显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近来,日蚀损毁缺陷,阳光阴暗,我吓得私自反省思考,不得安居(遑,暇也。启,跪也。
诗小雅曰:“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公羊传》不是说吗,‘发生日蚀,我们就要修养德性;发生月蚀,我们就要修明刑事法制。’
以前孝章帝对前代禁锢或远徙犯人,深为怜悯,故在建初元年下诏,犯人都得到他的恩泽,流放徙边的使他们归还故土,没入为徒的免为庶民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先皇的这种德政,不值得我们效法吗?
现令自顺帝永建元年(126年)到今年,凡是妖邪作恶,旁支亲族株连坐罚,以及官吏平民减死罪徙边的,一律回归本郡;只有没入罪犯的家属不依从此令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丙申,荧惑入东井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丙申(廿九,149年7月22日),荧惑(火星)入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一宿,共八星,今属双子座)。”
六月庚子,诏大将军、三公、特进、侯,其与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六月庚子(初四,149年7月26日),诏令大将军、三公、特进、侯以及卿、校尉,各举荐贤良方正能讲实话提出批评之士一人。)
乙卯,震宪陵寝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秋七月庚申,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近赤祥也。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乙卯,震宪陵寑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秋七月庚申,廉县雨肉。八月乙丑,有星孛于天巿。京师大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郡国五山崩。”
八月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市中,东南指,色黄白,九月戊辰不见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乙卯(十九,149年8月10日),宪陵寝屋遭地震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秋七月庚申(七月丁卯朔,没有庚申),廉县像下雨一般落肉(续汉志曰:“肉似羊肺,或大如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五行传云“弃法律,逐功臣,时则有羊祸,时则有赤眚赤祥。”是时梁太后摄政,兄冀专权,枉诛李固、杜乔、天下冤之。廉县属北地郡也。)。
八月乙丑(三十,149年10月19日),彗星出现于东北旗星十二颗中的天市星(我国古代三垣之下垣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位于房宿和心宿东北,在紫微垣下的东南角。相当于现今的武仙座、巨蛇座和蛇夫座的一部分。前书曰:“星中四星,名曰天巿。”)。京师涨大水。
庚寅,地又震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郡国五山崩。
九月己卯,地震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九月己卯(十四,149年11月2日),地震。庚寅(廿五,149年11月13日),又地震,诏令对死罪以下及逃亡的赎罪,赎物分别不等。郡国五处山崩。)
《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八月己亥(初四,149年9月23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乙丑(三十,149年10月19日),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巿中,东南指,色黄白,九月戊辰(初三,149年10月22日)不见。荧惑犯舆鬼为死丧,质星为戮臣,入太微为乱臣。镇星犯舆鬼为丧。彗星见天巿中为(质)贵人。至和平元年(十)二月甲寅,梁太后崩,梁冀益骄乱矣。”
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京师大水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冬十月,太尉赵戒免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河内张歆为司徒。”(冬十月,太尉赵戒免职(以疾罢),任司徒袁汤为太尉,任大司农河内张歆(歆字敬让)为司徒。)
十一月甲申,诏曰:“朕摄政失中,灾眚连仍,三光不明,阴阳错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监寐寤叹,疢如疾首。今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甚违周文掩胔之义。
其有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人三千,丧主布三匹;若无亲属,可于官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又徙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谷如科。州郡检察,务崇恩施,以康我民。”
(十一月甲申(二十,150年1月6日),诏令说:“我在施政中失却中和,以致灾恶不断,日月星三光不明,阴阳颠倒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寤寐不安,痛心疾首(监寐言虽寑而不寐也。寤,觉也)。
现京师贫民住所(厮舍,贱役人之舍),死去的人互相枕积成堆,郡县阡陌之间,处处都有死人,大大地违背了周文王掩骼埋胔的道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死者有家属而贫穷得无力埋葬的,给以赏钱,每人三千,给丧主三匹布;如果没有亲属,可以葬在城郭旁地(壖,官之余地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前书音义曰:“壖,城郭旁地。”),标志姓名,并为祭奠。
又服刑的囚徒,在劳役的,生病给医药,死亡要善为掩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平民无法自给,或流散迁移的,以廪谷赈济如已有的规定。这些,州郡要进行检查考察,务必施恩,让老百姓康宁。”)
梁太后复诏征
杨厚
,经四年不至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年八十二,卒于家。策书吊祭。乡人谥曰文父。门人为立庙,郡文学掾史春秋飨射常祠之。
下诏安车备礼聘张楷,辞以笃疾不行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年七十,终于家。子张陵。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
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王暢等皆师宗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莅事明理,称为“神君”。
顷之,弃官归,闲居养志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产业每增,
辄以赡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二县皆为立祠。
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旉,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初,荀氏旧里名西豪,颍阴令勃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终,号曰玄行先生。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祖父修,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为
司徒胡广所辟
,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南阳
樊陵
求为门徒,膺谢不受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
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乃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
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
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伦谓众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为郡著姓,世善刑律。皓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同郡陈寔,年不及皓,皓引与为友。
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门亭长陈寔可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寔闻之,曰:“钟君似不察人,不知何独识我?”皓顷之自劾去。前后九辟公府,征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皆不就。
时,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修,常言:“瑾似我家性,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复以膺妹妻之。
瑾辟州府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未尝屈志。膺谓之曰:“孟子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何期不与孟轲同邪?”瑾常以膺言白皓。皓曰:“昔国武子好昭人过,以致怨本。卒保身全家,尔道为贵。”其体训所安,多此类也。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荀卿十一世孙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騳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弃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
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初,荀氏旧里名西豪,颍阴令勃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终,号曰玄行先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淑兄子昱字伯条,昙字符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死。昙亦禁锢终身。”
(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阴人(今河南省许昌市),荀卿(卿名况,赵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为楚兰陵令。著书二十二篇,号荀卿子。避宣帝讳,故改曰“孙”也。 传见公元前238年)十一世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问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可州里却称他有知人之明。安帝时,征召任为郎中,后来再升当涂长。离职还乡里。
当世名贤李固(传见147年)、李膺(传见169年)等都尊崇他为师(通鉴云“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淑为师,以同郡陈寔为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即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梁太后(梁妠)临朝理政,有日食、地震的变异,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荀淑回答皇上的提问,荀淑讥讽指责皇上的贵戚及宠幸的人,遭到大将军梁冀的忌妒,把他调出补朗陵侯相(续汉书曰,淑对策讥刺梁氏,故出也)。到职处事正直,明于治理,称为“神君”。没有多久,辞官回家,闲居养志。家产增加了,就分给宗族和好朋友。
年六十七,建和三年(149年)卒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李膺这时任尚书,自己上表,服心丧三年(礼记曰“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心,心丧三年”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二县都立祠。有子八人: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说文云:“汪,深广也。”俗本改作“注”,非)、荀爽、荀肃、荀专(“专”本或作“敷”),都有名,当时的人叫他们为“八龙”。起先,荀氏旧里叫西豪(今许州城内西南有荀淑故宅,相传云即旧西豪里也),颍阴令勃海苑康认为从前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左传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今荀氏也有八子,所以改其旧里为高阳里。
荀靖有德行,不做官,年五十而死,号“玄行先生(皇甫谧高士传曰“靖字叔慈,少有俊才,动止以礼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靖弟爽亦以才显于当时。或问汝南许章曰:‘爽与靖孰贤?’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及卒,学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颍阴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也。)”。荀淑的儿子荀昱字伯条,荀昙字元智。荀昱为沛相,荀昙为广陵太守。兄弟都正身痛恨邪恶,有志铲除宦官。宦官的支党宾客有在二郡的,虽小小的罪过,也诛杀无赦。荀昱后来与大将军窦武谋杀宦官,与李膺同死(灵帝建宁二年十月丁亥十九,169年11月25日)。荀昙也被禁锢,终身不用。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