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丨全文约3744字韶关祭祀祭奠英烈,阅读需要8分钟
“许多原本不相连的道路都打通了,道路通达度越来越高,路面也越来越平整,现在出行非常便利舒适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社区建设让功能越来越健全,办事方便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也很丰富,每周都有好几场,让居民的生活越过越丰富多彩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牛皮癣’明显减少了,以前老旧小区密得像‘蜘蛛网’的电线也整治干净了,城市环境清朗很多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当记者问及今年以来我市的发展变化,市民众说纷纭,可却极为一致地为我市开展文明创建行动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竖起了大拇指韶关祭祀祭奠英烈。今年以来,我市以广大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城市环境净化、生态绿化、容貌美化、交通畅化、改造提升工程和“善美韶关”品牌建设,以绣花功夫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如今,走在韶城的大街小巷,不仅能看到一幅幅和谐幸福的美丽城市画卷,更能感受到一道道焕彩生辉的文明风景线。
美丽舒适环江碧道韶关祭祀祭奠英烈。陈宇明 摄
01
刷新“颜值” 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曾经是制约韶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大短板,“补短板、筑基础、促提升”是我市创建工作最迫切的需求韶关祭祀祭奠英烈。今年以来,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主要领导的亲自指挥协调下,市创文办主动融入对接,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实施“东进、南拓、西融、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风貌提升,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绿意葱葱的韶城,提升市民幸福感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张伟 摄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顺利挂牌,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圆满召开,韶关发展大数据产业旭日般崛起;持续抓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打造创新资源集聚、高端产业集聚、城市人口集聚的新高地;加快推进100个老旧小区和12个城中村改造,全市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80个老旧小区加快“旧貌换新颜”进程;扎实推进城中村微改造、城中村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工作,坚决防止出现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等破坏性“建设”问题,保护好中心城区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脉,加快建设“风情小岛、韶关记忆”特色文旅商业区;加强交通秩序整治,深入开展车窗抛物专项整治,做好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的规范化治理、合理化疏导、人性化管理,细化抓好城市管理服务……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了为群众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冯兆宇 摄
“市辖三区组织开展‘牛皮癣’广告整治行动400多次,派出执法人员210余人次,出动警力1416人次,抓获张贴‘牛皮癣’广告嫌疑人79人,签写承诺书77份,出动清理人员、志愿者13000多人次,累计清理‘牛皮癣’广告34万余张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市工信局实施分区划片负责包干制,协调运营商对市辖三区重点区域开展‘三线’整治,共派出施工人员2000多人次,整治绑扎光缆、电缆(铜缆)70多公里,拆除替换废旧吊线线缆7000多米,剪除废线及飞线1000多条,拆除废旧电杆30多根,拆除废旧电缆分线盒、光分箱体100多个,解决空中安全隐患约200多处。”“市创文办每天派出暗访检查人员,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方式方法,到市辖三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检查,当天整理通报暗访检查发现问题清单。9月,共暗访检查22次,检查点位598个,发现问题1005处,涉及到社区、小区、农贸市场等38类测评项目。”……
志愿者捡拾垃圾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张伟 摄
翻开市创文办的工作情况通报,每周每月的工作重点历历在目,49期通报和2期月报详细记录了今年以来市创文办工作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是一张张日益亮眼的“成绩单”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背街小巷整洁干净,车辆停放更加有序,社会治安更稳固向好,在抗洪抗疫中群众主动担当协助党委政府开展志愿者服务……这些都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参与城市建设的归属感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02
提升“气质” 激发全民精神动力
作为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活动、不是形式,其最终指向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身边好人:3人入选“中国好人”、4人入选“广东好人”,评选出20名“韶关好人”,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系列活动,受众1万多人次韶关祭祀祭奠英烈。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不断凝聚向善向上向心力,不断提高市民道德素养。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要看市民素质、文明风尚、精神状态、人文氛围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在日常生活中,臻善臻美的观念深入民心,涌现出全网热议热推、人民日报、央视等官媒热捧的韶关正能量:“撑伞女孩向菲、李梦灵”,主动为雨中骑车摔倒的老人撑起了温暖伞;抗洪中只露出头部在水面托举老人的社区干部“曲江托举哥”黄志忠;在山洪暴发中,临危不惧、奋力保住车辆和战友的“消防英雄”林燕生等。做到“讲好韶关故事,传播韶关声音,树立韶关形象”,在全社会日益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文明风尚。
向菲、李梦灵主动为老人撑伞韶关祭祀祭奠英烈。资料图片
此外,制定刊播《2022年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文明拜祭、网上祭祀韶关祭祀祭奠英烈。组织广大网民在韶关文明网、善美韶关公众微信号等平台参与2022年韶关市“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共20.7万人参加;制定印发《勠力同心韶关加油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韶关市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持续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刊播抗击疫情韶关道德模范在行动公益宣传视频的通知》,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大疫情防控公益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助力疫情防控,选树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广泛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及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制定印发《韶关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2022年工作要点》,加大诚实守信类别身边好人的选树宣传力度。
志愿者护送学生过马路韶关祭祀祭奠英烈。陈宇明 摄
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常态化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100多场次,受众近3万人次韶关祭祀祭奠英烈。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围绕重大活动、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法律援助、文化支教、环境保护、健康指导等,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受众6万多人次。并持续擦亮“善美圈”“河小青”等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品牌,着力打造“诚信之城”和“志愿之城”。
03
筑牢“阵地” 扎根基层贴心服务
“这个月我参加了村里组织的义务劳动,帮五保户徐叔家拉好了电线,文明积分卡上加了5分韶关祭祀祭奠英烈。”在重阳镇万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小侯拿着村里下发的新时代文明积分卡在前台办理积分登记。
据悉,今年3月以来,万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文明积分制,联合农办和项目办,以志愿者活动、宣讲团线下宣讲活动等为契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韶关祭祀祭奠英烈。群众将善行义举作为积分,有需要时可以用积分兑换福利商品,也可通过积分获得帮助。同时,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开展“文明户”“文明村”等群众性评比活动相结合,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营造人人关注人居环境、村村改善人居环境、时时维护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宣讲活动韶关祭祀祭奠英烈。杜海涛 摄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韶关祭祀祭奠英烈。我市通过不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以点带面深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域覆盖。
制定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入开展韶关市2022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韶关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等方案,督促和指导15支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和各县(市、区)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等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并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优质的便民服务,推动文明实践全面开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不管是开展理论宣讲,还是文明新风培育,只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出最大实效韶关祭祀祭奠英烈。为此,我市正在与有关团队对接韶关市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建设事宜,探索建立以需求导向和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全链条构建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文明实践运作模式,持续刷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志愿者上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工作韶关祭祀祭奠英烈。钟政宽 摄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445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352支,文明实践志愿者人数23.92万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10万场次,服务人群260多万人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韶关祭祀祭奠英烈。
更文明的城市,意味着更富裕的生活、更清新的空气、更良好的社会风尚、更幸福的生活韶关祭祀祭奠英烈。接下来,我市将在常态化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并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夯实文明创建工作群众基础,让创建工作成为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海涛
编辑:刘青 校对:黄惠媜
责编:张艳萍
编委:罗翔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