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皖桐黄盆赵氏(源远堂)迁宣略考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3-12-09 213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赵健

第1440期

早在青年时期,我听长辈们说我们祖先从桐城金神镇黄盆搬迁到宣州的赵氏。自此,对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十分向往,希望能亲自去看看。字辈也就知道“芳万代昌箕”这五个字,而且也十分好奇为啥这“箕”也能做字辈。

直到2020年8月29日族人在金神镇召开续谱筹备会,我借此机会踏上了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族谱赵氏。这才明白字辈共有20个:“士良承宏志,文芳万代昌,箕裘绵德泽,奕禩绍伦常。”而“箕裘”是用来比喻祖先的事业,当然是可以用作字辈的。

在这次续谱过程中我才知道宣城市竟然有许多同族之人赵氏。我们的祖先们什么时候来到宣城地区的?又分布到哪些乡镇呢?而且有多少支先祖迁徙到这里?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迁徙他方呢?

要想知道这些疑问的答案,必需要查阅族谱,才可以从中一探究竟赵氏。看完整套族谱之后,深感遗憾,只有极少几支有明确的迁徙时间,其他支系都没有记载。那如何确定没记载的迁徙时间呢?只好根据先祖在迁徙地去世时的时间,大致推算迁徙时间,当然,误差应该比较大,可也只能如此。

从桐最早迁入宁国的大概是十三世祖良议公,“公于嘉庆十三年戊辰五月故,葬宁国”赵氏。随后良议公的子侄们纷纷迁往宁国,比如:承【礻弗】、承祒、宏辕、宏辎、宏雁、宏坡、宏儒和宏飞等,谱上所记载这几支的年份大都停留在道光二十四年之前。

在同治四年四修族谱时,大部分先人的传文只能写“故年失考葬宁邑”,甚至有的根本就没记载故葬,仅有“随父生居宁国兵乱失散”几个字赵氏。只有从承【礻弗】支传至十七世文海光绪年间五修仍有记载,可是在民国六修却因“二子复又他往,未知何所,无从查访”,可巧的是在本次七修的时侯,居然查找到他的后人。这是唯一从乾隆或嘉庆年间迁往宁国并且有后裔传至今日的一支。

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又有几支族人迁往宁国,如文应、文源、文道、文成和文盛,可民国六修时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死亡者多,流离转徙者不少,惟有一二生存之墓……东窜西逃不肯前来……”只有文应和文源有续赵氏。此次查到文道、文成和文盛的后裔得以续修,甚幸。

十四世祖承玎公应该是迁泾县的第一人,“公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一日卯时终,公葬泾邑马头镇地名横家冲”赵氏。遗憾的是,此支在民国六修族谱时却没有续补。另外有几支如:志材、志槐、志荣、志言、志炳和志炉等,在光绪和民国年间迁入泾县。

迁入郎溪的文苑、文芝、文燃和志珏、志琦、志恭以及广德的文荣的时间大都在光绪和民国年间赵氏

迁入现在的宣州区地域的时间要晚于迁入宁国和泾县,大致在同治或光绪年间居多,民国时期亦有赵氏。十八世祖芳明所转述其父之言:“吾兄弟亦各饥驱四方,后诸兄定居宣芜……”十七世祖文令公一支自制的宗谱清稿中记载:“由此日积月累,荡游江南,停步数日,迁居安身。”这些亦是没清楚说明迁徙时间。

文令公像赞

可是十六世祖志馨公,“于同治十二年迁居宣邑塌团罗村……植家道于转徙流离中”,以及十七世祖文赋“于民国七年由桐迁居宣邑东乡梓泥团胡村”,仅仅只有这两支明确记载迁入宣城的具体时间赵氏。特别是志馨公一支从十六世到十八世整个迁居时间十分清楚。

志馨公于光绪二十六年终,其长子文耸和三子文聪“公于同治十二年由桐迁宣,于光绪二十六年分居于梓泥团胡村”赵氏。次子文聂“公于同治十二年由桐迁宣,继分迁塌团刘村”。四子文耽“公于同治十二年由桐迁宣,于光绪二十六年分居于塌团李村”。五子文聘“公于光绪二十五年分爨仍居罗村”。文耸的五子芳缘“于民国五年分居于乌泥埠”。从这迁徙的具体时间上看,志馨公应该属于第一批迁入宣州地界的人员之一了。另外十六世祖志校公只记录了公于光绪十六年终,葬丁婆团店堂村;还有十七世文楷公三儿媳曹氏光绪二年故,葬丁婆团九家村,可惜这两例都没有具体迁入时间,不知道迁入时间比志馨公早还是迟。

整套谱中十七世共有六百二十多人有子嗣,包括兼祧、过继赵氏。可是与迁宣有联系的十七世(本人不一定迁宣)就有一百三十多人。单单宣州区就有九十多人:文蔚、文传、文富、文密、文卫、文祥、文从、文统、文绪、文耸、文聂、文聪、文耽、文聘、文德、文干、文韩、文赋、文比、文兴、文狐、文炳、文令、文科、文楷、文根、文孔、文华、文英、文蓉、文菁、文萍、文苾、文茂、文芬、文侃、文修、文岚、文清、文标、文衡、文朗、文金、文堂、文满、文玉、文康、文国等;宁国十七人:文炤、文源、文远、文海、文模、文道、文成、文盛等;泾县十八人:文彪、文深、文耘、文昭、文业、文友、文才、文根、文稠、文波、文锦、文祥、文耜、文胜、文德、文行、文寿、文苾;郎溪八人文苑、文芝、文燃、文发、文友、文清、文贵、文仕;广德一人文荣。

宁国迁居地大都在万福村、东湖阳和千亩畈等赵氏。泾县迁居地大都集中在泾县南门外和马头镇,郎溪2支迁居地分别在合溪口和方里村。宣州首次迁居地有一半在向阳,然后朱桥、养贤、双桥、新田、溪口、寒亭和黄渡等地。还有记载的地名如北乡陈山圩埂,小周山大竹园,西乡周桐树,莆田团尼姑庵后首冲等等,实在不知道在哪里,而且又没有后人前来续谱。后来在高德地图上查,也只查到莆田村,打电话询问当地人,说莆田村的确有一个尼姑庵。实地去寻找却已经没有一点信息。其他的实在没办法只能求助神通广大的网友,把求找地址的信息发在论坛上,有人回帖说周桐树在现湾沚红杨镇,驱车前往,果然有此地名,可是谱上之人已故,且无后。其他的地名具无回应。

那么,先人们为什么要迁出桐城呢?同治四年四修族谱序中说“讵意时世变更,寇生作祟……遇难被虏者不知凡几,流离失所者惨不胜言”赵氏。光绪十九年五修族谱记载“惜咸丰流寇猖獗,前后十年”。民国31年六修族谱序“况值日寇猖狂遍地扰攘,足无宁日…或流离而转徙者…”“今遇抗战时期,铜驼北卧,铁马南嘶”以及人物传中所载“吾乡自咸丰兵燹之后,以及同治八九年间洪水浩大,民无所安息”。

从谱上的这些记载可以知道大部分人迁出桐城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因叠遭兵燹,迁徙四方,流离失所,存亡莫测”,二是“饥驱四方”“家无粒粟,生命难存”,为了生存只好出外谋生赵氏。大量人员外迁的时间大抵从道光年间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长期的战争以及战后的瘟疫导致宣城一片荒芜,十室九空。此时迁移到宣州的不仅仅只有桐城赵氏一族,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人迁移到宣州。他们来到宣州开荒耕作,自此定居宣州。落户宣州的赵氏在此生根发芽一直延续至今。赵氏部分后人由于工作、经商或其他原因又迁往全国各地,甚至定居国外。

宗祠纪念亭

清朝康雍乾三朝老臣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所作序中写到:“近今修谱之人往往攀援附会,炫耀门庭,慕富贵,认非族,拜汾阳墓下,识者讥之”,我族修谱不攀附名人为祖先,只为“上治祖祢,旁治昆弟,下治子孙”,“其子孙类皆以耕读为本业,勤俭为家风”赵氏。因此谱中也记载了一些非常平凡的故事。文蔚公的儿媳妇“宣邑德配汪氏……周急贫人,舍命救夫,割股汤辛……”仅仅十几个字就把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展现出来。不仅有舍命救夫的赵氏媳妇,亦有忠勇义烈的赵氏族人,十五世宏塾公在咸丰三年“皖城失守,公守闾骂贼殉难”,其妻邵氏同时殉难,他们都传承了赵氏优良的门风。

十八世祖芳明公在序中写道:“宗族盛则国族固,国族固则敌国外患无有矣赵氏。”家族迁徙史不仅仅看到国家的盛衰,也能够了解一个家族的来源和迁徙等情况,让后人知道先祖告别故土难舍之情、迁徙途中的艰辛、开创基业的不易,亦教育后人不忘先祖、珍惜当下生活。

家族迁徙是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赵氏。迁徙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制作:童达清赵氏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