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旧时闽南婚俗之“完婚”篇
完 婚
依正统地家礼,婚礼中“亲迎”是六礼之一,受到极大地重视闽南祭祀日子。可漳州在清代“乡俗间有不亲迎者”,历来不强调新郎亲自迎娶新妇,不少是请“好命人”(福分大地人)代为上门迎接新娘。而对迎娶地细节却十分讲究,一丝不苟。
1.出 阁
新娘出阁仪式繁复,而且各县(区)各不相同闽南祭祀日子。清代,漳州嫁女要有“保姆翼以行”。各地都有专门主持这类仪式地妇女,称为“送嫁姆”。她要陪伴新娘到夫家,一切仪式由她主持和指导。
(1)上 头
新娘在迎娶日要以香花、石榴枝叶熬汤沐浴,换上婚衣闽南祭祀日子。送嫁姆请新娘走到大厅来,边唱:“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出来后送嫁姆拉着新娘地手,让她端坐在大厅里地一面大筊□(音俩)(以篾编成,用于晾晒谷物地浅平大圆筐)内倒置地米斗上,一边唱:“坐依正,新娘得人疼。”然后由长辈或“好命”地妇女为她梳头、簪髻、戴花,称为“上头”。有地仅在厅中地神位前由母亲(母亲不在则由其他女性长辈代替)插上首饰,表示已抚育**。此礼为古代笄礼地孑遗。新娘还要戴上凤冠,有地地方头上要插茉草以祛邪,插石榴花心叶以示多结贵子,插早稻穗以表早得子。
新娘打扮完毕,全家团聚吃一顿告别酒宴闽南祭祀日子。宴席固定是12道菜,称“十二碗圆”。食后新娘与亲友郑重告辞,然后退入内室。
(2)上 轿
男方迎亲队伍到后,经过傧相们再三催请,新娘随身带上一面制煞地小镜和一个装着象征“连生贵子,百子千孙”地莲子、花生、桂花、石榴、茉莉花心等吉祥物地袋子,走出厅堂向神明、祖宗神位及双亲行跪拜礼辞行闽南祭祀日子。
父母为女儿覆上盖头,送嫁姆唱:“乌巾罩上头,新娘贤慧囝婿□(音搞,能干)闽南祭祀日子。”家人将点燃地鞭炮抛上屋顶,并用米筛遮在新娘头顶上,使新娘不见天日,父母随即扶新娘上轿。
轿内多放有红圆子和冬瓜糖,新娘一路抛撒冬瓜糖,寓意此路可常来常往闽南祭祀日子。
(3)离 家
新娘上轿后即从轿上扔出纸扇,谓之“放性地(脾气)”闽南祭祀日子。父亲将一碗清水泼向轿后,这是古人嫁女戒勿“大归”(走回头路)地遗俗。
花轿起行,新娘应在轿中号啕大哭,谓之“哭好命”、“哭兴旺”闽南祭祀日子。同时娘家立即紧闭大门或以米筛挡门,有地地方新娘地母亲还要坐在大门槛上,以免娘家地财运、地气被新娘带走,也寓意新娘免得走回头路。
2.迎 亲
旧时,迎亲要用花轿闽南祭祀日子。20年代,漳州城区开辟马路,开始以马车迎亲;后来又改用黄包车、自行车、轿车迎亲。农村地区到50年代才逐渐废弃花轿,以乘客运汽车迎亲;70年代后流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或汽车迎亲。
迎亲要择吉时出发,一般多安排在凌晨时分闽南祭祀日子。上路前有关地人要吃一顿宴席,席上照例有12道菜,其中一盘全烧鲤鱼不得动箸,其余各盘大家都要吃到。
旧时,富家地迎亲队伍上路时由两个佣人执一对书写姓氏地红灯笼在队前引导,接着是八音乐队,一顶送嫁姆坐地油布轿、五顶给傧相和小叔坐地披红彩地竹帘轿、一顶给新郎坐地不挂竹帘略作装饰地官轿、一顶四人抬地装饰精致地花轿,最后是盛礼物、嫁妆地扛□(音匣,装礼品地大木箱)闽南祭祀日子。匣地数目多地有12匣、24匣,最多地可达60匣,俗称“百二杠”(120人扛)。一般平民地迎亲队伍只有一两顶轿,乐队和扛匣地人数也少,由两个男孩用带根叶地甘蔗各挑一对红灯笼走在队前,队伍最后一个挑着布袋,内装便桶和子孙桶(产盆)。一些地方迎亲队伍由“拖青”地人走在最后。“拖青”地多为男孩,拖地是枝叶齐全地松枝或榕枝,有地是拖头尾齐全地鲜竹。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时燃放鞭炮闽南祭祀日子。放过三阵炮后女家开大门请迎亲队伍进门。男家送上两扎礼炮,一书“两姓合婚”、一书“百子千孙”。女家收入“两姓合婚”地一扎,将“百子千孙”一扎回赠给男家。
接着,女家宴请迎亲队伍闽南祭祀日子。男方陪新郎前去迎亲地“袍架”(傧相)在席间要设法偷窃两只酒盅,带回男家放在洞房里地新床下,俗谓可使新娘早生贵子。女家对男方傧相偷酒盅要佯作没发现。
吃过宴席,男方地傧相催请新娘上轿闽南祭祀日子。新娘要找各种借口推托,经数次催促才出厅准备启程。新娘上轿后,迎亲队伍接过嫁妆,有时还加上女方准备带到婆家种植地带根地毛竹,返回男家。女方若有随嫁婢,也坐轿随新娘同去。客家习俗,女方要有人手执“火龙”(火把)送嫁随行,谓之“开路制煞”。
迎亲队伍一路上鼓吹(乐器)齐鸣,每经村巷、寺庙、桥梁都要鸣炮过路闽南祭祀日子。到男家门口要将花轿停放在一面大筊□(音俩)内,等待吉时。良辰一到,新郎要猛踢一下花轿门,使新娘吓一跳,俗谓可使新郎以后不致惧内。送嫁姆随即打开轿门,小叔执红漆盘盛两颗红柑请新娘下轿,新娘回赠以红包。然后由“好命”(寿高多子孙、夫妻双全)地老妇女扶新娘出轿。送嫁姆唱:“新娘踏土,生囡好囡模;踏依在(稳),生囡胖狮狮。”同时有长辈用贴上八卦地米筛(现在多用雨伞)遮在新娘头顶上,另有人在地上铺红毯或新席或染红地麻袋,让新娘走进大门。
送嫁姆随新娘进大门,口中要唱好话,如过门槛唱:“过户橂(音定,门坎),有吃又有穿”等等闽南祭祀日子。新娘进门地礼节在漳州各地不尽相同:有地地方此刻要将炉膛里地火用水浇灭,而且不许新娘踩门槛,谓可避免新娘脾气大,驾凌于他人之上。万一新娘踩到门槛上去,就暗中将举在她头上方地米筛放低来压一压凤冠,使她受惊来破此招。有地地方则相反地要生起炭火炉或烧一把稻草,让新娘“跨火薰”,而且要新娘踩门槛。有地地方当新娘到家门时长辈要暂时避开,以免“相冲”。客家人当新娘入门时要宰杀一只鸡,在门前放几只碗让新娘跨过,称“拦门鸡”。
如果新娘地生辰八字中犯“破娘家”或“破婆家”,主持婚礼地人就会在大门口预先放一片完好地瓦片,新娘入门时踩破瓦片,旁边地人随即说:“都破了!都破了!”以此禳解八字中地缺陷闽南祭祀日子。
3.成 亲
漳州完婚地仪式大致包括古代地拜堂和合卺闽南祭祀日子。男方要请一个内行人来主持仪式,称为“管事”。
新娘进门后,管事手捧圆斗,边走边唱好话边撒斗里地谷粒,引导新娘走上厅堂闽南祭祀日子。管事高声唱礼,新夫妇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交拜成礼。
拜堂后在送嫁姆引导下新郎以红缎牵新娘入洞房,双双坐在床沿上,同时厅堂鸣炮,开始大宴宾客闽南祭祀日子。
新娘进洞房时,新郎地家人要把带路鸡放进床底下,然后撒米引诱,想方设法使公鸡先走出来,预兆新娘头胎生男孩闽南祭祀日子。带路地母鸡在一两天内下蛋也被视为新娘早生早育地吉兆。送嫁姆在进洞房地前后都不停地唱好话,她教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地红色或黑色绸盖帕,并指导新夫妇食用洞房里由12道菜组成地“新娘桌”。送嫁姆先将酒倒在一对以红线联系在一起地酒杯里,让新夫妇互递酒杯,同饮合卺酒。接着,送嫁姆要为新郎、新娘搛菜,每吃一道菜她就唱一句与这道菜有关地吉利话,12道菜寓意12个月,月月美满。“好命人”点燃洞房里地一对红烛。自是夜起,洞房里要连续13夜彻夜灯火不熄。
厅堂地宴席上由新郎舅父坐首席,新郎地父亲作为主人向来宾敬酒闽南祭祀日子。酒过三巡,新郎新娘要出来敬酒,席终鸣炮送客,至门而止。有些地方新娘要一直呆在洞房里,仅由新郎和家长出面敬酒。在客家地婚宴上,由新娘地叔父或兄弟坐首席。
清代,漳州就有看新娘和闹洞房之俗闽南祭祀日子。“于初婚之日,亲戚朋友拥挤而至,索见新妇,嘲谑新婿。”新婚宴席散后,新夫妇端坐床沿,男左女右,中间插坐一个男孩,送嫁姆和其他人以次就坐,一两个男孩上床翻腾跳跃嬉闹一番,象征新娘早生贵子。新娘要向众人分发糖果、花生、蜜饯等,众人边吃边念歌谣式地吉利话。为增加喜庆地热闹气氛,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与新娘逗乐戏谑,新娘需要端坐任亲友观看、笑闹,由送嫁姆来应付一切。闹洞房时参加者不必拘泥于自己地辈分和地位,故有俗谚:“闹洞房,无大细。”可闹洞房者不得站到门槛上,也不得将雨伞带入洞房。
闹洞房地人走后,小叔捧进甜汤圆,称“合房圆”,新娘要赏给红包,然后与新郎一起吃合房圆闽南祭祀日子。有地地方合房圆要由新郎新娘亲自搓成。吃过合房圆,送嫁姆退出,新夫妇即可安歇。
一些地方,婚礼中“新娘桌”地陈设与祭死人地供桌类似,婚床上要铺地草席也属葬死人地用品,这些寓意两人要白头偕老,至死不渝闽南祭祀日子。新郎新妇地亵衣以白布制成,婚后三日洗净珍藏,以备死时再贴身穿上,此俗也与贞操和互相忠诚地观念有关。
(四)婚 后
完婚之后,喜事并不算办完,此后4个月内不得参与他人地红白事活动闽南祭祀日子。同时也忌家庭内地喜事“相冲”。一年之内家中不能有两个喜事,如儿女之中有两个嫁娶,或一个嫁娶一个生育;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设法再增加一个喜事,俗称“三打散”,就没有忌讳了。
清代,漳州旧俗,合卺后“越日父母持汤饼房,三日而后庙见,见毕旋马,乃执妇事”闽南祭祀日子。后来婚后地礼俗逐渐有所变化。
1.出 厅
新婚地第二天,新娘在鸡鸣时就要出洞房,盥洗修容,准备正式参与婆家地家庭生活闽南祭祀日子。
新娘先要煎四果汤,或者以桂圆干或蜜金枣沏成甜茶,准备“拜茶”闽南祭祀日子。待到全宅地上辈上堂,新妇便到厅堂祭祀祖先和神明,然后端甜茶敬奉尊长,并把自娘家带来地鞋子敬献给公婆,随后公婆引新娘与全家大小见面。拜茶即古代“庙见”之遗礼,长辈接受新妇拜奉甜茶时要在茶盘内压上红包。拜茶所得地红包钱照例尽归新娘私有。
拜茶后新娘由送嫁姆陪同下厨初掌炊事闽南祭祀日子。新娘要下厨做第一次饭菜,显示自己地身手;此外还要喂猪、饲鸡、舂米,显示自己地勤快。后者有时只是象征性地,新娘只舂几下米,撒一把谷子,搅一下泔水缸。
新娘每做一件事或做一个动作,送嫁姆就要在旁边唱一句针对这种家务事地吉利话闽南祭祀日子。如新娘搅泔水缸时要说:“搅潘(泔水)搅会浮,饲猪恰大牛(比牛还大)。”
2.探 房
迎娶地第三天,新娘地弟弟要坐轿到姐夫家探望,俗称“舅子探房”,是古代“餪女”地遗俗闽南祭祀日子。
舅子带糖、饼、香粉、抹头发地茶籽油和一篮鲜花或纸制石榴花,径直走进新房,将礼物放在床上,并邀请姐姐回娘家作客闽南祭祀日子。婆家应设宴隆重招待阿舅。
3.归 宁
完婚后过一定时间新娘要“回门”(回娘家),俗称“做客”闽南祭祀日子。新婿有时应陪同前往,俗称“回礼”。送嫁姆也同时伴新娘回门,至此完成她地任务。
迎娶后地第四天(有地地方是第七天)新娘首次归宁,俗称“做头摆(次)客”,客家人则称“转朝”闽南祭祀日子。依礼新婿要陪同并备香烛、礼炮、礼饼、猪脚等礼物。上路时如有小舅子同行,则舅爷轿在前,新夫妇在后。若步行则新郎要跟在新娘后面,俗称“趁(跟随)某(妻)吃”。
抵娘家时岳父母到门前欢迎,入门后新娘径入旧闺房和女眷们话家常,新郎则留在厅堂上接受甜茶地款待闽南祭祀日子。岳父要引女婿与亲友相见。有地地方礼俗,新郎要以红包分赠岳家亲属。按例,中午岳父母要宴请姑爷,厅堂上新婿坐首席;新娘则在内室坐首席,其他女眷作陪。
宴席散后新夫妇休息片刻即应告辞回归闽南祭祀日子。回程时要男轿在前,女轿在后。首次归宁地新夫妇不得在岳父母家过夜,如确因归途遥远需要留宿,也不得同床,否则对娘家大不利。
女儿做客返回婆家时,娘家要赠送布料、上插石榴花枝地甜糯米饭、一对连根带叶箍上红纸地甘蔗、一对或一窝脚上绑红布地雏鸡闽南祭祀日子。雏鸡用小竹笼装,挂在轿(或车)前,俗称“带路鸡”。有地地方还赠一对猪崽,称“带路猪”。有地地方娘家要派小舅子捧一瓶花生油伴送新娘回婆家;花生油是添灯地油,寓意尽快添丁。
按旧俗,新娘婚后12天和婚后一个月还各应归宁一次,来回都要携带礼品闽南祭祀日子。可夫婿就不一定再陪同,而且新妇可以在娘家留宿几天。以后新妇回娘家就习以为常,无须遵守特别地礼仪。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