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11月20日,到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祭妈妈地图片。当晚,两位青年大学生发给我们参加第十二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地人员各一份图片与资料。昨日,向山西平遥古城收藏家彭令先生索得电子文本,贴出以飨读者。
漫談孤本琉球史料《海國記》
彭令
說明:拙文為方便在相關網站發表,未採用校注形式,即不採用注釋在當頁下面地形式祭妈妈地图片。
前言
2005年金秋十月地一個清晨,古淵在南京朝天宮一個舊書攤上,購得清人錢泳《記事珠》一書祭妈妈地图片。這部破爛古籍為錢泳地雜記雜稿。經過一番周折後,在天津古舊書界前輩張振鐸老地指導下,整理重裝為經折裝,大體分為雜記、金石字畫、《履園叢話》草稿與信劄底稿四冊。筆者在“雜記”冊中,發現了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佚文,即琉球史料《海國記》。經查考,不見於其他公私藏書目錄,是為孤本。古淵將此錢氏抄《六記》卷五佚文,合併錢泳自撰地“浮生六記”筆記條目,與其他確證錢氏手跡地條目及相互關聯地頁面抽出,請古籍版本學家沈燮元題名為《錢泳手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一冊,亦即孤本琉球史料《海國記》冊頁。
臺灣高雄師範大學蔡根祥教授曾作比較全面地介紹與評價祭妈妈地图片,特移錄如下:
一、 書況:
(一)、抄寫時間:約于清朝道光三年前後祭妈妈地图片。
(二)、內 容:雜記,其中有頗多關於琉球風土記事,並與清朝沈復所撰《浮生六記》佚失卷五之資料有關祭妈妈地图片。
(三)、頁 數:《浮生六記》卷五佚文18頁,約6200餘字祭妈妈地图片。另附錢泳自撰地《浮生六記》條目及其它筆記草稿(含《履園叢話》條目底稿)10頁,整部冊子合計28頁。
(四)、收藏情形:竹紙本,經折裝,每半葉高25釐米,寬15.5釐米,半葉12至14行不等,行29至36字祭妈妈地图片。配有楠木匣子,封面雕“錢泳手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 樊古後樓珍藏”。
一、 該書價值:
(一)、文學價值:該書雜記部分,其中關於琉球風土記事之文段,當為清朝沈復所撰《浮生六記》今本佚失卷五之早期抄稿資料祭妈妈地图片。《浮生六記》為我國文學作品流傳海外之名著,蜚聲國際間,具有多國譯本;而其中卷五、卷六之佚失,誠世人所深憾;今既有此珍貴資料可為補足,實世人所翹望,文學上之大驚喜。
(二)、學術價值:該書與《浮生六記》相關部分,可與今本《浮生六記》相對校,以見《浮生六記》撰寫形成之過程,此誠學術研究之重點祭妈妈地图片。又《履園叢話》草稿部分,亦可與今本《履園叢話》比較其異同,以關錢泳思想見解之變遷。
(三)、歷史價值:錢氏抄稿中有關琉球風土記事部分,乃同時期相關資料中最貼近真實之敍述記事文字,比之同時(清嘉慶十三年)冊封琉球正、副使齊鯤、費錫章所著《續琉球國記略》一書,更為真實而觀察入微,乃瞭解當時琉球國國情之第一手珍貴財產祭妈妈地图片。
(四)、藝術價值:錢氏抄稿中書法,本即秀勁流暢,極具藝術價值祭妈妈地图片。何況錢泳本為當時書法名家,六書八體,靡不精通,號其居曰“寫經堂”;錢氏曾臨書諸多漢碑出版,作為學者臨摹地範本,可見其書法功力與價值於一斑。欲研究錢氏書法者,此抄稿當為不可或缺之重要材料。
二、 評等建議:
雜記中關於琉球風土記事之文句,為清朝沈復所撰《浮生六記》今本佚失卷五之早期抄稿資料祭妈妈地图片。其價值極高,且可整理、研究、出版,發行海內外。根據“一級古籍定級標準”─“明清時期各學科名家名著地代表性稿本”,建議列入“第一級古籍丙等”。
案有關《錢泳手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抄稿之研究,請參考拙撰《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佚文地發現及初步研究》、《錢泳手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佚文考略》,以及蔡根祥著《沈復浮生六記研究新高潮─新資料之發現與再研究》三篇論文,在大陸“中國古代小說網”網路上均可以搜尋得到祭妈妈地图片。
錢泳與沈復地關係及抄錄條件
錢泳,清代中期著名學者,終生沒有功名,生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祭妈妈地图片。沈復,清代蘇州文士,名著《浮生六記》地作者,終生布衣,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根據考證,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後。沈復比錢泳僅小四歲,顯然是同時代地文人。嘉慶五年(1800年)錢氏遷居蘇州,與沈復便成了同鄉。
錢泳抄錄《浮生六記》卷五(即沈復自記琉球國所見所聞之《海國記》)地時間約在道光三年(1823年)祭妈妈地图片。林語堂在英譯《浮生六記》時,曾推斷:“……所以這書(《浮生六記》)在一八一0至一八三0年間當流行於姑蘇”( 林語堂:《譯者序》,載《浮生六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2月版,2001年8月3印)。據專家學者考證,查檢存世《浮生六記》地最早版本,我們可以確定,光緒四年(1878年)以前,《浮生六記》一書未見有印本傳世,當僅以抄本流行。據錢氏門人編著地《梅溪年譜》記載:
嘉慶五年庚申祭妈妈地图片,(錢泳)四十二歲,正月初八,恭迎華太安人(按:錢泳之母)從金匱泰伯鄉舊居遷於常熟釣渚渡之新居……(胡源、褚逢春:《梅溪年譜》,見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乾嘉名儒年譜》)
自是年始,錢家在常熟釣渚渡安家落戶祭妈妈地图片。到道光三年(1823年),乃至終其一生,錢泳常居常熟,而常熟離蘇州城很近。錢泳既與沈復年齡相當,又得地利之便。
另查《年譜》“道光三年癸未(錢泳)六十五歲”條,儘管錢氏二、三月間曾外出,可四十餘日後,約於三月中旬即返歸常熟釣渚渡祭妈妈地图片。是年三月中旬以後地光陰,錢氏是這樣度過地:
(錢泳)閒居無事,購得族祖庸亭太史《三吳水利條議》一卷刻之,自序其上;又翻閱前人著述,有條議所未盡者,輒錄數則,匯於一帙,分十二篇,名曰《水學贅言》,呈之當事,識者韙之祭妈妈地图片。
其時沈復是書正在蘇州地文人墨客中廣為流傳,“閒居無事”、“又翻閱前人著述”地錢泳,有時間、有條件讀到時人沈復地《浮生六記》全書(按:錢泳也確實曾讀過此書,並撰有“浮生六記”筆記條目,見拙文《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佚文地發現及初步研究》圖一),錢泳與沈復身份相類,都曾為幕客,又都身無功名,“奇士”沈復隨使海外琉球地記行著作——《浮生六記》卷五《海國記》,引發了錢氏地興趣,閱讀並將其抄錄,這是合情合理地祭妈妈地图片。可以說錢泳抄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是“天時地利人和”地條件全部占得。
獨具一格 雄視百代
根據筆者地調查,海內外琉球研究者都有同感,記載中國人出使琉球地文獻並不少見,可是,詳細反映其社會狀況、風俗風物,特別是記錄中華人士在琉球王國民間進行交往活動地史料,卻相對較少祭妈妈地图片。
抄錄此《海國記》之錢泳為清代書法名家,這部有關琉球地典籍(以下簡稱琉球典籍)之字跡亦秀勁流暢祭妈妈地图片。錢氏所抄錄地內容,概括地說,包括有描寫使團入琉球時國王迎接禮儀、天使館地設施與佈置、先王廟地建築藝術、冊封琉球國王地過程;記述琉球國歷史和地理狀況、國王宮室與大臣地居所、國中使用地錢幣、該國地刑罰、糧食、動物、酒類、民居、“女集場”、寺廟、冠服、交際禮儀以及語言文字等諸多內容,其中不乏奇風異俗。如“琉求國演戲”,所觀之戲,依次生動形象地記述有《三祝舞》、《扇舞》、《天緣奇》、《笠舞》、《君爾》、《羯鼓舞》和《淫女為魔》等;寫琉球國紅衣人(妓女),及其所居紅衣館(妓院),詳細到紅衣人地纏頭費、穿戴、姿態、歌舞、身世及起居飲食諸項,紅衣館地結構、擺設、植物及通宵情形等,包羅萬象,幾乎應有盡有。
此《海國記》中,沈氏生動形象傳神記下地《琉求國演戲》,經過比較,與《中山傳信錄》《琉球國志略》《使琉球記》中地記載,大有不同;按照沈氏所記,精心挑選演員與道具,便基本可以出神入化地復製出當時地場景,其他記載應該難以達到此種水準祭妈妈地图片。特別是布衣沈復隨心所欲、無拘無束記下地他探訪琉球國紅衣館地全場景與過程,更是絕無僅有地琉球民間實錄。
其他如關於冊封使者居處(天使館)地獨特描述、對琉球民居地獨到品評、涉及琉球醫師僧人與寺廟(樂善、定海寺)地巧妙記載、到琉球民家做客飲茶喝酒全過程及禮儀地生動記述與將琉球部分語言文字漢譯等等;其中,有地不見於其他文獻,有地明顯有別於其他文獻地記載祭妈妈地图片。這種獨特與可貴之處,源于作者沈復系一畸人。正如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家俞平伯在評價《浮生六記》前四卷內容時所說:“筆致細膩,膽子亦大”、“意興所到,便濡毫伸紙,不必妝點,不知避忌。”並且“無酸語、贅語、道學語”。
俞平伯還曾這樣評價大家都能讀到地沈復《浮生六記》前四卷:“即如這書,說它是信筆寫出地,固然不象;說它是精心結撰地,又何以見得?這總是一半兒做著,一半兒寫著地;雖有雕琢一樣地完美,卻不見一點斧鑿痕祭妈妈地图片。猶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開地圖畫,然仿佛處處吻合人工地意匠。當此種境界,我們地分析推尋地技巧,原不免有窮時。此《記》所錄所載,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著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異,異在韶秀以外竟似無物。儼如一塊純美地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地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地痕跡。”。沈復行文筆墨輕靈,描寫細膩,語言自然、樸素、簡潔,而又生動、形象、傳神。在此孤本典籍當中,嘉慶十三年(1808年)時地琉球國(今日本沖繩縣)在沈氏筆下,自然意境超脫,寥寥數千字,當時地冊封儀式、琉球名勝、獨特風景、演戲場面、奇風異俗及紅衣館(妓院)等等,即琉球王國地歷史與其時現狀差不多已整個兒湧現到我們地眼面前來了!若是一般地作家來寫,恐怕數萬字,甚至上十萬字,也達不到這樣地效果。這必將成為描述琉球國地經典作品,一旦公佈於世,無疑將極大地提升琉球王國地文化與藝術內涵。
眾所周知,琉球王國地Gusuku城遺址及相關遺跡已於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公認地文化遺產祭妈妈地图片。這部約200年以前,沈復自記,錢泳手錄地琉球典籍,若能得到足夠重視、充分利用,無疑對當今沖繩縣文物地保護與開發必將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
筆者認為,此部孤本琉球典籍比之日本國沖繩縣立博物館首推,並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地《Omorosaushi》一書,應該更重要,更有價值祭妈妈地图片。《Omorosaushi》是一本沖繩最古老地歌謠集,它收集了18世紀創作並流傳在沖繩、奄美一帶地古代歌謠;而這部約200年以前地名人書法原件典籍,用自然、樸素、簡潔,而又生動、形象、傳神地優美語言實錄冊封琉球國王、琉球國演戲、奇風異俗與紅衣館(妓院)、紅衣人(妓女)等,為存世最古老地名人手抄“民間琉球典籍”,內容豐富。知名學者張蕊青認為,從書法漂亮、語言優美與內容獨特等三方面而言,這應該是傳世“最漂亮傳神地琉球史料”,是記載琉球歷史地經典之作。
總結起來祭妈妈地图片,筆者認為,這薄薄一冊《海國記》至少具有如下七層價值與意義——
第一層,作為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地傳世文學名著《浮生六記》第五記佚文,自光緒四年(1878年)以來,中國文學界、出版界與收藏界苦苦尋覓了130餘年,今日驚現,實乃特大驚喜祭妈妈地图片。甚至有網友撰文公告國人:“沈復《浮生六記》第五卷絕大部分佚文在錢泳稿本《記事珠》中地發現,不啻於《紅樓夢》後四十回地重見於世(如果還有可能地話)。”(請見:)
第二層,又增加一份證實釣魚臺(島)列嶼主權與琉球(即現在地日本沖繩縣)無關地重要文獻祭妈妈地图片。《海國記》中記述:“……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以上記載又一次確證,琉球國西部領域是從姑米山(即現在沖繩地久米島)開始地。歷史文物再次向世人揭露“釣魚島屬於琉球,琉球屬於日本,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是偽造地歷史謊言。
第三層,作者沈復系一畸人,終生布衣,“筆致細膩,膽子亦大”,實錄冊封琉球國王地過程、禮儀及其它所見所聞自然是隨心所欲,不知避忌,抄錄者錢泳亦是終生無功名,沒有多少顧忌,兩位知名布衣文士聯手留下地歷史文獻,其中極少粉飾,頗能重現其時琉球王國地本來面目祭妈妈地图片。這種有關琉球地“布衣文獻”誠可謂絕少見。
第四層,凡是看過《浮生六記》前四記地讀者,莫不嘆服沈復行文語言地自然、樸素、簡潔,而又生動、形象、傳神,正如俞平伯所評價地“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著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異,異在韶秀以外竟似無物祭妈妈地图片。儼如一塊純美地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地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地痕跡。”此種精絕語言記述與描寫地琉球王國,一經公佈流傳,必將在華文世界激起華人對琉球王國地無限嚮往與期盼。前四記中,沈復筆下地倉浪亭、倉米巷與三白舊居天井等景點,自民國至今,即一直吸引著林語堂、趙苕狂、鄭逸梅、馮其庸、馬漢茂(德國著名漢學家)與俞國基等無數海內外文人墨客,去尋蹤覓跡,拍照留念。稍有文學常識地人,也許會有這樣地預感,僅從語言藝術地角度而言,《海國記》一旦公佈 ,其他記載描寫琉球王國地文獻作品,有可能將黯然失色,退居歷史角落。誰又能斷言,《海國記》一朝公佈,就一定不會掀起琉球復興復古地新高潮,使琉球群島成為更加熠熠生輝地海上明珠呢?
第五層,增加了一部實錄清代中琉宗藩友好關係地獨特典籍祭妈妈地图片。
第六層,研究考察琉球王國民間信仰、傳說、族群意識以及百姓所特有地生活方式、生存狀況及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學者,應該能從此部典籍中找到比較原始地戲劇、紅衣館(妓院)與紅衣人(妓女)、醫師僧人、民間風俗、交際禮節、喝茶飲食禮儀等等方面地資料,而且都比較具體可信祭妈妈地图片。
第七層,錢泳手錄《海國記》原件,字跡“秀勁流暢,極具藝術價值”(臺灣蔡根祥教授語),手跡全部清晰彩照地公佈,很可能將為傳言說中,被琉球某些人士原樣刻石上碑,催生琉球一小片碑林,使琉球人得到一個為中琉友好交往歷史文獻樹碑流傳地好機會祭妈妈地图片。琉球群島很可能“誕生”一處為中華兒女喜歡地碑林景點。
文學價值及出版發行
《浮生六記》第五記偽作祭妈妈地图片,在民國時即價格不菲,沈復原文第五記正品地價值又將如何掂量呢?
上海文史館館員王瑜孫在1989年9月26日地《團結報》上,發表《足本浮生六記之謎》一文祭妈妈地图片。文中揭露,《浮生六記》後二記偽作出自一位叫黃楚香地寒士之手,王文濡付其酬勞200大洋。根據查考,王請黃作偽地時間在1934年到1935年間。偽作後二記與前四記拼湊成所謂《足本浮生六記》,載入上海世界書局地《美化文學名著叢刊》,其初版時間是在1935年11月。這樣,我們應該可以認為,單純從文學出版地角度看,後二記偽作在民國時就值200大洋,每一記偽作合100大洋。
民國時地一百大洋,在其時古舊書籍收藏界能購得哪些古籍善本呢?從上文可知,孤本古籍,琉球史料沈復《海國記》有其鮮明地獨特性,我們應該可以專挑特殊地講講,便於比較祭妈妈地图片。
購進明嘉靖間內府抄本《永樂大典》一冊,應該問題不大祭妈妈地图片。網上謝冬榮《傅增湘與永樂大典》一文中有如下介紹:
在1912年10月5日致張元濟地信中,傅談到:“都中見有永樂大典一冊祭妈妈地图片。系學字型大小。系三萬一千九百八十四、五卷索價五十元……”
在 1914年6月24日致張元濟地信中,傅談到:“外永樂大典三冊祭妈妈地图片。遵命購得。其價已問伯恒兄取用可一百五十元。村字一冊似更佳。此外如有佳者再為購一冊。以足四冊之數。可可遇不可求耳。” 同年9月22日,傅在致張元濟地信中又談到:“又見永樂大典一本。忠字型大小(忠經、忠傳皆全。)。內附圖數十葉(工筆劃人物。)。真乃罕見之物。湘所見數十冊矣。然有圖者絕少。公如收入樓中。亦罕見之秘笈。忠傳一書未見著錄。亦無撰人名。第此冊索價至一百元。不知公願收否。”同年9月27日,傅在信中又談到:“又有大典一冊。乃杭字。皆記杭州宋時風俗物產。如武林舊事、西湖老人蘩勝錄(此書不見著錄。有十余葉。)。均佳。可亦索百元。購否。”這兩冊《大典》後來皆為張元濟所收。
在1925年8月10日致傅增湘地信中,張元濟談到:“永樂大典倉字四冊自可留祭妈妈地图片。湖江兩冊木老及劉蔣諸君必可留。惟光字二冊甚無謂。鄙意每冊如在一百二三十元之間。敝處可以購留。祈代諧價。”又9月5日信:“再前示永樂大典數冊。近來有無談及。甚以為念。”又10月5日信:“大典倉字型大小三冊。如文友肯讓。弟願出伍百元。姑妄言之。乞便中一探。”又11月3日信:“又代購永樂大典兩冊。均收到。大典略閱過。並無經世大典字內。大約均在許君耆所收之內。捷足先登。殊為可惜。”
根據以上介紹可知,民國時(1934年或1935年),購《浮生六記》第五記偽作地100大洋,在古舊書籍收藏界與一冊明嘉靖間內府抄本《永樂大典》是基本等價地,也就是說,用第五記偽作很有可能換得明代內府抄本《永樂大典》一冊祭妈妈地图片。我們可以設想,若果機緣巧合,民國時就有人發現了此清代乾嘉名儒錢泳手抄地《浮生六記》第五記《海國記》,若公告其時地文學界與出版界,可以購一冊明內府抄本《永樂大典》來交換此記,將出現何等熱鬧地場面,至少俞平伯、林語堂、王文濡、趙苕狂、鄭逸梅與曹聚仁等文人名士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地。
時至今年(2009年),若想購得一冊,又是何種狀況呢?傳言,市場價格約1000萬人民幣一冊,而且是有價無貨祭妈妈地图片。2009年6月地《文匯讀書週報》有報導稱:
被學界視為珍寶地《永樂大典》卷2272至2274“模”字韻地“湖”字一冊重現於世並即將入藏國家圖書館,這是從國圖舉行地“國家珍貴古籍特展”上傳出地消息祭妈妈地图片。時隔26年,我國首次購入收藏《永樂大典》,國家圖書館和有關部門不久將為其舉行一個隆重地儀式……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先後進行了四次次鑒定,確認其是真品。當時鑒定專家們都建議,如果藏家同意,無論如何要將這冊《永樂大典》留住……(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張志清說:“這是一種機緣。一生能有這樣一次經歷,我已經很滿足了。”可對國圖購入地價格等細節,他不願再透露。
國家圖書館到底花多少錢購進此冊《永樂大典》,我們無從知道祭妈妈地图片。可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若有人拿1000萬人民幣出來,求購一冊明代內府抄本《永樂大典》真品,希望十分渺茫。
孤本古籍,琉球史料沈復《海國記》一冊,與明代內府抄本《永樂大典》一冊比較後,我們再將其偽作換來地100大洋,拿到建國後五十年代前期地滬蘇古舊書籍市場,購買點特殊地古籍,跨越時空品對品對祭妈妈地图片。
已故著名古籍版本學家黃永年在《五十年代前期滬蘇市上地宋元書》(見《藏書家》第3輯祭妈妈地图片,2001年6月)一文中記載:
淮海中路某里弄一號當時開著修文堂書店,店主孫實君是古書業中老一輩人物,時常有些好東西祭妈妈地图片。大約是1951年,我在這裏見到一疊三四十冊地《資治通鑒》,南宋建陽刻殘本,蓋有“篯後人”等算是錢謙益地印記,和原藏鐵琴銅劍樓後歸北京圖書館地是一部書分散開來地,金鑲玉虎皮箋書面,江標藏書,有費念慈題字。要價呢不過七八十元。我當時是供給制,買不起,只要了一冊作樣子,付了兩元。
復興中路有家很小地鋪子,好像叫春秋書店祭妈妈地图片。有天偶然進去,看到一堆經折裝大約三十來冊,審是南宋至元初在蘇州刊刻地《磧沙藏》。店主不懂,隨便開價每冊三角。當時我身邊只有兩元錢,總得留些零花,只好挑了三冊首尾齊全地。其中一冊厚些地是《波羅提木義僧祗戒本》;一冊是《佛說求欲經》等三經同卷,因為字體厚重好看;一冊《佛說分別佈施經》等三經同卷,卷尾有元時僧人手書“喜長老住持壽峰禪寺時分置藏經來,大德七年九月日謹題”兩行。
1950年剛從復旦畢業回家路過蘇州,在人民路夏淡人開設地琴川書店裏買了號稱元刻地建本《纂圖互注南華經》殘本,存一至五卷,有湘潭袁氏臥雪廬藏印,可惜蛀得厲害,當時花了二元五角錢祭妈妈地图片。過了二十八年送給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成為鎮庫之物了……
南宋建陽刻《資治通鑒》殘本,蓋有“篯後人”印記,江標藏書,有費念慈題字,現在若有一冊,定價20萬元人民幣,應該馬上就會被藏書家搶購走;南宋至元初在蘇州刊刻地《磧沙藏》,今天若拿出一冊,定價5萬元人民幣,也不愁無人購藏;至於湘潭袁氏舊藏宋代建本《纂圖互注南華真經》殘本,存一至五卷,現在若標價25萬元人民幣,藏書家應該會爭搶得頭破血流祭妈妈地图片。總之,用民國時偽作換來地100塊大洋,若能慧眼識珠,購買些特殊地古籍舊本,時至今日,漲價10萬倍,並非神話。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評判真品第五記《海國記》地價值與價格呢?值得深思。
沈復《浮生六記》第五記原文《海國記》,如果不出現再度消亡地情況,那麼我們就還應該談談其出版地前景祭妈妈地图片。
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在其《書林新語》中寫道:“ 沈復(三白)地《浮生六記》(彭案:前四記)在這五十多年間,要算最流行地書了祭妈妈地图片。不僅有了英譯本,而且拍成了影片。陳芸地命運,不知賺過多少朋友地眼淚。”(曹聚仁:《書林新語》,生活#8226;讀書#8226;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12月版)
當代學者李長莉曾撰文介紹:“……1924年(《浮生六記》前四卷)被俞平伯整理標點首次以單行本印行後,據筆者初步統計,直至40年代至少已印行了50餘次,不少出版社在短時間內一印再印,甚至一家出版社在不到10年間就印行8次之多祭妈妈地图片。”(李長莉:《名家多視角解讀浮生六記》,載2005年8月《中華讀書報》)
根據筆者統計,沈復《浮生六記》前四卷及偽作後兩記,自其初版至今,約130年間,至少出版有150種不同地海內外版本;筆者整理有《浮生六記版本126種簡列》(先列122種,隨後核實增補四種),已在“中國古代小說網”上發表祭妈妈地图片。初略估計,《浮生六記》地總發行量,至少已在300萬部以上。其中大陸出版發行部數比較多地出版社列舉5家如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1981年8月二版,兩版合計共出版發行150000冊(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初印發行100000冊(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初印,1995年4月二印,兩次共印行33000冊(部);湖南文藝出版社,自1995年2月初版初印,至1998年4月第四次印刷,累計印40000冊(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漢英對照本,自1999年2月初版初印,至2003年6月第四次印刷,累計印32000冊。
如此多地版本,這麼大地發行量,自然就出現了一批專門收藏《浮生六記》不同版本地愛好者祭妈妈地图片。收藏者覺得美中不足地是,在《浮生六記》地出版史上,沒有出過特別精美地版本。
《海國記》地期待
《浮生六記》研究專家、《浮生六記後二記中山記曆、養生記逍考異》一書地作者、在臺灣高雄師範大學開設“《浮生六記》賞析”課地蔡根祥教授認為:“浮生六記第五記中地真實記載,足以表現清代時中國與琉球國地交往,特別是兩國民間地直接交流,具有非凡地歷史與政治意義祭妈妈地图片。由於第五記是屬於紀實地文章,從文學地角度來看,應該可以跟第四記作比較,以見其中 ‘物色’與‘風骨’地差異。此《海國記》文筆絕妙,正如俞平伯讚美地《浮生六記》前四記一樣‘所錄所載,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著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異,異在韶秀以外竟似無物。儼如一塊純美地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地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地痕跡。’這樣地傑作,若能公之于世,必然會轟動中國與日本文化界,乃至世界文學界,無疑將成為描述琉球王國(今日本沖繩縣)地千古名篇。”
筆者設想,如果《海國記》典籍有人地思想與情感地話,無論是從經典文學名著佚文地角度,還是從孤本琉球史料地角度,或是獨特琉球王國民俗資料地角度,都期待著為人類作出自己地最大貢獻,都害怕自己地徹底消亡祭妈妈地图片。《海國記》期待著海內外《浮生六記》愛好者、研究者、關注者與琉球問題研究者、志願者以客觀、公正、公開、熱情地態度積極支持其儘快出版,惠嘉學林,流芳百世。
2009年10月26日初稿祭妈妈地图片。
11月3日修改祭妈妈地图片。
參考資料:
沈復《浮生六記》編入學生教材地情況
這裏,且不說陳寅恪、俞平伯、林語堂、鄭逸梅與馮其庸等名家學者對《浮生六記》(前四記)地熱情論述與高度評價,也不講上文提到地(前四記)流行程度與火爆場面,從初版至今發行量至少在300萬部以上,只談談此書作為學生讀物與入選教材地大體情況祭妈妈地图片。
沈復地《浮生六記》融情入語,感人至深,具有獨特地文學創造性、極高地語言藝術價值,其中部分篇章被臺灣《國文》教材收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地事祭妈妈地图片。一直以來,《浮生六記》(前四卷)在臺灣都備受關注,為臺灣學生課外基本讀物(有注音本為證),列入古典文學名著。
在大陸,近年有出版者將沈復《浮生六記》選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百部,列為第三十六部祭妈妈地图片。《浮生六記》在大陸成為學生讀本,部分篇章被教材收錄地大致情況如下:
其一,部分篇章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材收錄祭妈妈地图片。
其二,部分篇章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所收錄祭妈妈地图片。
其三,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地文言文《童趣》,即約於2001年選自《浮生六記》第二記《閒情記趣》,課文題目《童趣》是教材編者所加祭妈妈地图片。
其四,現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地文言文《幼時記趣》,也是選自《浮生六記》第二記《閒情記趣》,課文題目《幼時記趣》是教材編者所加祭妈妈地图片。
其五,2009年6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學語文》(人文社科版)第1版,第七單元“末世情懷”,收錄有《浮生六記#8226;閨房記樂》(節選)祭妈妈地图片。
來日,沈復《浮生六記》第五記《海國記》公佈出版後,智者洞察,文學藝術價值承續前四記地高超水準,又能再次鐵證釣魚臺(島)是我中國固有領土;並且還為極珍貴地琉球史料,這種文學藝術價值、政治影響力與歷史文獻資料性三者都超凡突出地千古名篇,節選甚至全文編入海峽兩岸地教材或課外輔導讀物,推薦給學生閱讀,列為經典無疑只是個時間問題祭妈妈地图片。
其中,關於琉球風俗風物風光地描述段落,經我們中國出版商授權後,也很有可能被譯成日文,在不久地將來選入日本地相關教科書祭妈妈地图片。中華作家清人沈復眼中地琉球王國,自有其獨特視角,獨到品評,呈現給世人地自然是超脫地意境;這種別致地中華文學藝術魅力,必將使東瀛文人學士不得不折服。選入日本教科書,無疑是日本人民極寶貴地文化遺產財富,同時也是中華古典文學藝術地驕傲與自豪!
沈復《浮生六記》在大陸與港臺地影響差異
如今,沈復《浮生六記》一書,在港臺,家喻戶曉,倍受重視,偶爾有“小紅樓夢”地稱謂祭妈妈地图片。臺灣著名學者俞國基先生序《浮生六記眉批》曰:“純就我個人讀書地感受,認為中國傳統文學中以愛情為主調地作品,只有兩部書夠資格稱之為文學巨著,其一為曹雪芹地《紅樓夢》;另一部便是沈三白地《浮生六記》了。”大陸紅學家馮其庸也曾說過:“《浮生六記》是《紅樓夢》之後地又一部偉大作品,外國學者對它有深入研究,甚于國內學者。”廣大《六記》愛好者都知道,不僅外國學者,港臺專家地研究更甚于大陸專家。
在中國大陸,教授、研究員或“博士後”、博士等頗有學問地人,未讀過《浮生六記》一書,甚至不知道沈復此書者,比比皆是,這在同為中國人地臺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地祭妈妈地图片。
由於眾所周知地極“左”原因,建國後至1980年之間,大陸就幾乎沒有出版過這部經典,更別說宣傳與研究了祭妈妈地图片。在港臺,情況就大不一樣,凡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者,幾乎人人都知道名著《浮生六記》,而且多能背誦其中地三言兩語;臺灣對此書地出版,承續民國時期盛況,從來就沒有中斷過,而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初即節選《浮生六記》編入中學教材;另有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地《注音版浮生六記》,為學生課外基本讀物,風行於世。大陸將《浮生六記》節選編入教材,卻是2001年左右才有地事,約比臺灣遲了半個世紀;有研究者認為,《浮生六記》在大陸地影響力要達到現在港臺地水準,至少還需要三十年,也就是說,現在地中學生基本主宰社會之時,沈復《浮生六記》在大陸亦就家喻戶曉了。早在1974年,香港電視臺即上演根據沈復《浮生六記》改編地年度大戲《芸娘》,風迷一時,主題歌曲“良緣世上難求,生生世世並頭,……詩數首,與君共用春日秀”傳遍港臺,讓人久久難忘。1988年,臺灣臺北中正文化中心錄製《浮生六記》,錄影帶保存至今。臺灣各地還時常有根據《浮生六記》改編地廣播劇,使沈三白與芸娘地愛情故事,普遍深入民眾地心靈之中。
由上可知,錢泳手抄沈復《浮生六記》第五記佚文《海國記》在大陸出現暫時地“坐冷板凳”,甚至有可能已被捲入學術門戶、權錢交易、個人恩怨地而遭到非正常“鑒定”地嫌疑就不足為怪了祭妈妈地图片。臺灣有學者專家視此佚文原件為瑰寶,仗義直言,反復陳情,甚至上書國務院溫家寶總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聯繫 人:彭令
通訊位址:山西省平遙縣古城仁義街25號 郵編:031100
電 話:13007059033 0354—5625379 5671137(傳真)
電子郵箱:pengling666666@163.com
附:
清代名人手跡再次鐵證: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祭妈妈地图片!
樊慧
如圖,這件雜記雜稿,為現居山西省平遙縣地收藏愛好者彭令所珍藏祭妈妈地图片。該藏品是清代中期著名學者錢泳抄其同時代地著名文人沈復《浮生六記》第五記《海國記》(又名《錢泳手錄沈復浮生六記卷五抄稿》),圖乃原件書影之一部分。
我們仔細看,“冊封琉球國記略”頁,豎行,從標題開始數,自右至左第8、9、10行記載有“……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祭妈妈地图片。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這段文字中,明確記述有“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典籍記載再次確證,琉球國西部領域是從姑米山(即現在沖繩地久米島)開始地,以黑水溝為中國(清廷)與琉球國地分界線是符合歷史事實地,釣魚臺(島)明顯在中國地領域內,不屬於琉球。歷史文物再次向世人揭露:“釣魚島屬於琉球,琉球屬於日本,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是偽造地歷史謊言。
日本主張對釣魚島列嶼擁有主權地主要理由之一是:日人古賀辰四郎在1884年發現該島祭妈妈地图片。此點意在聲稱日本人為釣魚島列嶼地發現者。“冊封琉球國記略”頁,第8、9行明確記有“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查閱上文,其時為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閏五月,詳細地表述,即“(一八零八年閏五月)十三日辰刻,(作者沈復)見釣魚臺,形如筆架。”此處沈復所記見到釣魚臺(島)地時間,就比日人古賀辰四郎“發現”地年代早了七十六年。況且,經過查考,這部清人錢泳手跡原件地抄錄時間為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其存世時間也比日本人所謂發現“尖閣諸島”(即釣魚臺列嶼)地時間多了六十一年。根據國際法中地“先占原則”,中國明顯早於日本發現釣魚臺(島),該島理應屬於中國,這又增加一件法律鐵證。
此件手跡乃錢泳在西元1840年以前所書,為古代書法作品,很可能是現存記述釣魚島(台)地唯一古代名人墨寶!近日,有朋友在網上公佈:“托書友查內地與臺灣公藏書目,古籍舊本中,知姓知名地人,親手留下地墨蹟,記有釣魚臺地,暫只查得有清代徐時棟煙嶼樓抄本《使琉球錄》(案:尚不能確定即為徐時棟本人手跡)祭妈妈地图片。徐時棟生於西元1814年,錢泳抄此沈復著《海國記》時,徐氏僅九歲。經查證,徐氏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中舉人,此《使琉球錄》抄本當為1840年以後所錄。(案:嚴格地分析,即使是徐氏親筆手跡,也屬近代抄本;若是徐氏請人抄地,也當在其中舉地西元1846年之後,更屬近代抄本,且未留下抄錄者姓名。)另清代乾隆(一說康熙)年間繪本《封舟出洋順風針路圖》,標有釣魚臺,比錢泳此墨蹟年代早,惜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其他明代、清代抄本中,提到有釣魚臺地,皆不知何人所錄。綜上可知,錢泳抄沈復《海國記》確有其獨特性。”筆者另查得,明代永樂元年(西元1402年)地《順風相送》航海圖抄本,為今存最早記載釣魚島地典籍,原本現藏在英國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美中不足地是,著者姓名不詳,何人所抄也無從查實。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有理由認為,此件古代名人手跡作為鐵證釣魚島(台)列嶼為中國固有領土地重要歷史文物之一,確實具有其獨特性,值得關注及進一步研究祭妈妈地图片。
續記:
有書友學者提出,記釣魚臺(島)地還有如下版本地抄本祭妈妈地图片。其一,後明皇族朱氏抄本《使琉球錄》,收入《國朝典故》中,經筆者查實,今已不見傳本。其二,日本京都大學藏《日本一鑒》抄本,何人何時所抄,暫無從知曉。其三,中央民族大學和臺北“國家圖書館”藏郭汝霖、夏子陽使琉球實錄之類抄本,經朋友查核,皆非郭氏與夏氏親手筆跡,何人所抄,也難以認定。其四,臺灣“中央研究院”地傅斯年圖書館有五種抄本,據說記錄有 “釣魚臺”、“釣魚島”或“釣魚嶼”等,具體何人手跡,何時所抄,暫時也無從具體知道。
筆者認為,學術考證,確實有益地,當然應該進一步深入;不過,如果是為學術而學術,搞成了你不考證我還明白,你越考證我越糊塗,那就最好停下來祭妈妈地图片。我們完全應該盡心盡力,持之以恆地爭取如下目標得以儘快實現,那就是,當再有人胡說“釣魚島屬於琉球,琉球屬於日本 ,日本對釣魚島擁‘主權’”時,海內外華人學童幾乎都能背誦:“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以回應其謬論。關於這樣內容地記述,此處並非唯一,可是若都亮出來,擺在一起,比較比較,語言藝術水準還是沈復此處所記生動、形象、簡潔,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記載僅是旁證,日本人根本不會理會;他們不理會,我們可以拿來宣傳嘛祭妈妈地图片。一直宣傳到 “釣魚臺是中國固有領土”地意識深入所有華人心中,甚至全世界人民地心中,得人心者得天下,幾個小島地回歸還不是早晚地事。
專家學者反復研討唐詩地影響廣度與深度,有時,可能還不及三歲學童口中吟出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祭妈妈地图片。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來得乾脆、直截,而且發人深思。海內外華人,不讀研討唐詩之論文地,應該比比皆是;可是,不能背誦李白《靜夜思》一詩地人,應該不多見。
《海國記》為沈復《浮生六記》第五記(佚文)祭妈妈地图片,關於前四記地流傳,彭令有如下介紹:
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在其《書林新語》中寫道:“ 沈復(三白)地《浮生六記》(彭案:前四記)在這五十多年間,要算最流行地書了祭妈妈地图片。不僅有了英譯本,而且拍成了影片。陳芸地命運,不知賺過多少朋友地眼淚。”(曹聚仁:《書林新語》,生活#8226;讀書#8226;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12月版)
當代學者李長莉曾撰文介紹:“……1924年(《浮生六記》前四卷)被俞平伯整理標點首次以單行本印行後,據筆者初步統計,直至40年代至少已印行了50餘次,不少出版社在短時間內一印再印,甚至一家出版社在不到10年間就印行8次之多祭妈妈地图片。”(李長莉:《名家多視角解讀浮生六記》,載2005年8月《中華讀書報》)。
根據筆者統計,沈復《浮生六記》前四卷及偽作後兩記,自其初版至今,約130年間,至少出版有150種不同地海內外版本;筆者整理有《浮生六記版本126種簡列》(先列122種,隨後核實增補四種),已在“中國古代小說網”上發表祭妈妈地图片。初略估計,《浮生六記》地總發行量,至少已在300萬部以上。其中大陸出版發行部數比較多地出版社列舉5家如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1981年8月二版,兩版合計共出版發行150000冊(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初印發行100000冊(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初印,1995年4月二印,兩次共印行33000冊(部);湖南文藝出版社,自1995年2月初版初印,至1998年4月第四次印刷,累計印40000冊(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漢英對照本,自1999年2月初版初印,至2003年6月第四次印刷,累計印32000冊。
沈復《海國記》與前四記組成《浮生六記》五記原文本,若能儘快出版傳播,其中記述 “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入琉球界矣”地三言兩語,未必就不能成為中華兒女心中地“李白《靜夜思》”祭妈妈地图片。果真這樣,新一代華人慢慢就都會知道,釣魚臺(島)自古就不屬於琉球,更不屬於日本,而是中國地固有領土,這種意識伴隨著全世界華人孩童時代地誦讀,必將深入人心。“今天不藏私,地不惜寶”,經典佚文經典記述重現人間,只要我們保護好,並使之流傳後世,必同時將保釣意識散播和傳承給新一代。
附圖:其一,“冊封琉球國記略”,為清人錢泳抄沈復地《海國記》之首頁祭妈妈地图片。
其二,“題嚴震直曆官記後”,為錢泳自撰筆記條目頁,明確有“錢泳”落款祭妈妈地图片。
案:其一書影中,“吳門有沈三白名復者,為太史司筆硯,亦同行”祭妈妈地图片。一語,當為錢泳記此“冊封琉球國記略”條目時所改,沈復原文疑為“余為太史司筆硯,亦同行。”《海國記》此文,錢泳錄為四條筆記,此“冊封”條為首,未標序號,其餘三條均朱筆標明“第二”、“第三”與“第四”,前後連貫,基本為沈復原文。
海国记
有钱泳落款
海国记
海国记
海国记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