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哈尼族九祭献,还有多少人记得?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0-09-15 3438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神秘的九祭献

(哈尼人亦叫“归基托”和“昂玛托”)

流传于元江县因远镇浦贵村一带。

“归基托”是哈尼族梭比支语,

“归”为九,“基”为“祭龙”,“托”为祭献。

它是元江因远镇浦贵村一带的

哈尼族支系梭比人的较为隆重的“祭龙”活动。

有的哈尼族支系称“昂玛托



蒲贵村一带的“祭龙”分为三种,即每年一次祭小龙,每三年一次祭中龙,每九年一次祭大龙,依次循环。每次祭祀都从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祭小龙历时三天,祭中龙历时五天,祭大龙即“归基托”历时七天。


如今,浦贵村九祭献典礼的主要传承者有陈玉发、倪克德、李努发、陈亚保、陈背黑、张撒白、白阿诺、倪哈白、倪月色、陈哈基、李亚梅、倪生诺、杨生努13人。


一度失传的九祭献


据元江县哈尼文化学会会长白坡德介绍,数百年来,九祭献由浦贵、浦海、施通三个哈尼族梭比支系轮流举办。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九祭献在浦贵、浦海和施通村中断、失传。90年代初期,经当地老年人回忆并传授给中青年人,九祭献在浦贵村得以恢复。


九祭献通过庄严隆重的祭祀活动,求神保佑,消灾纳吉,企盼与大自然和睦相生。

同时,在祭祀活动中传承前人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和生产知识,延伸民族的历史文化,并按照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事历法,把重要的农事活动演变成民俗节日,经过神圣的祭祀仪式传达到族人的心中,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农耕节令。


白坡德说:“九祭献浓缩着哈尼族历史生活及文化现象,是在远古时代产生,经过长期的流传并不断丰富、加工,并由集体完成的、充满哲理和想像的哈尼族生活图景。”


交通不便的浦贵


浦贵村位于元江县城西南40余千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共有170余户740余人。

因而,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观察,九祭献流传区域地处哀牢山系在东列山峰线中段的西麓、红河水系元江流域中游支流清水河的西岸,位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带内。

区域内高山耸峙、河谷深切、降水充沛、植被丰茂,一年四季绿水长流、群山碧翠。青山绿野深处的村落四周,层层梯田布满条条山梁。

浦贵村一带位于元江、红河、墨江县的结合部,自古就是哈尼族聚居区域,对外交通极为不便,缺乏与外界异质文化交流融会的条件,时至今日,该区域的许多哈尼人仍不懂汉语、不识汉文。正是这种极端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哈尼族原生形态的九祭献得以系统传承下来。

相传,浦贵、浦海、施通三个自然村落是在哈尼族迁徙的过程中,由三个同胞兄弟繁衍发展形成的,因此,九祭献典礼在历史上由三个村落轮流主办。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二弟和三弟创建的浦海和施通村的九祭献典礼已经消失,只有由长兄创建的浦贵村,九祭献典礼得以世代相传,传承至今。


综合性的大型祭祀舞乐礼仪


九祭献是以追忆祖先迁徙历史、传授梯田农耕技艺,推崇生殖意识、彰显婚姻家庭伦理、突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重要意义为宗旨的综合性的祭祀舞乐礼仪。


历史上,九祭献由三个村落轮流主办,每次祭祀都在农历二月的第一个辰龙日开始,祭祀内容有咕哧哧涡(围着寨子走一圈)、阿奴才咋(农耕稻作)、阿波门祖(爷爷莫害羞)、果多撒咋(出工做活)、阿尼托咋(生儿育女)、阿腊搓(屋外跳娱乐)、哈咪那哈咋(找媳妇)、阿认皮(讨鲜花)、咋则把涡啦(桌子收回来)9大类别26套动作。

比如“阿腊搓”反映哈尼人喜歌好舞的豪放性格和择偶过程。


他们选择青山绿树较宽阔的草坪进行相会。用葫芦瓢恭恭敬敬地向长辈乞讨饭菜,带着吉祥饭菜,

手持棕扇(女)和毛巾(男)向长辈打躬作揖辞行,来到舞场翩翩起舞,自由寻找自己意中舞伴和恋人,边舞边歌,还可以向同性或异性嬉闹挑逗,男性时常大声吆喝,逗引女性,而女性也挥舞毛巾和订情物吸引男性。歌声、叫声连续不断,棕扇舞穿插其中。



“哈咪那哈咋”主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寻找对象,自由恋爱的过程。女性劳动之余,在山林中,诵唱情歌,招引男性,男人们闻声匆匆赶来,她们装作生气,自娱自乐,不理他们,男人们暗中瞄好对象,主动去拉,拖到草丛中,开始谈情说爱。


“阿尼托咋”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哈尼人如何传宗接代,怎样生儿育女的过程。一夫妇怀抱木祖(木制人)以舞蹈形式时而怀抱,时而托起,时而又把两个象征生殖神的木祖拥抱在一起,时而把男木祖合在女木祖上做性交动作,另一对未婚青年跟随在后面边舞蹈边观赏和悄悄私语,谈论男女之情,学习生儿育女的知识。


独具地方特色吟唱、舞蹈、吹管乐和木具


在整个九祭献祭祀活动中,歌、舞、乐和器具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吟唱、舞蹈、吹管乐、木具等独具地方特色。


吹管乐“唢呐”(又叫喇叭)及“长号”,哈尼族在明正德年间已有这两种乐器,特别是唢呐哨哩,是用谷管制作而成,吹奏时音质纯正、厚实、清晰动听。

打击乐器“牛皮鼓”,用直径约60厘米,长约70厘米的空心树杆蒙上黄牛皮制成,这种鼓有音大耐敲的特点,哈尼人还编了一首民谣唱道:“牛皮鼓一响,哈尼山寨多吉祥。牛皮鼓一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钹、镲、铓、锣”用铜铸成,钹、镲用两片碰撞发音,铓、锣用棰敲击中央发音。“竹马”(长约1.2米)为摩批坐骑,代表迁徙中摩批骑着大马在前披荆斩棘。


“棕扇舞”(棕扇用棕叶剪制成扇形状)是九祭献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梭比人称为“夏拉搓”,意为手持扇跳舞。女舞者均双手持棕扇,男舞者均双手持白毛巾,队形一般保持圆圈或半圆圈,动作轻盈柔和,多用脚部颤动,上身前倾后仰,起伏开胯,大臂小臂甩转,有一种轻松自如、朴拙厚重的感觉,独特优美。这种原始的舞蹈既肃穆,又热烈非常,令人陶醉。


敬酒对歌,共叙友情,

是哈尼族团结和睦奋进的纽带


祭祀这一天,在一阵悠扬的铓鼓声中,村寨“摩批”要带头舂粑粑和团子面,备办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头顶篾桌抬到村外,宰杀一只公鸡献祭祖先。


这餐饭人人都要吃得饱饱的,传说只有用竹碗盛饭饱餐,来年才会粮食满仓,畜禽满厩。席间大家围坐篾桌,相互用竹杯敬酒对歌,共叙友情,热闹非常,是哈尼族团结和睦的纽带。



哈尼族梭比女子服饰,上穿无领剪口青蓝布(少数也穿白布)短上衣,袖长及肘,宽窄适中,右襟在下,左襟在上,两襟相交于胸前,呈剪口状,以细棉绳将左襟系于右腋下。

下穿长及膝盖的、宽松硕大的青蓝色的褶裙,套脚套(小腿),头上戴一道两指宽洁白素雅的棕叶圆箍,梭比语称“昌者俄帕”,是青春妙龄的象征。而生育以后的妇女,头上佩戴的却是钉银泡的青蓝布宽带子。男子上穿无领剪口左襟青色短上衣,前后摆略呈钝角状,穿摆裆裤,上衣用布纽或发光的银币、银珠做扣、青土布缠绕于头。


纵观九祭献活动,有严格的禁忌和程序,通过庄严神圣的祭祀活动,求神保佑,消灾纳吉,企盼与大自然和睦相生。



九祭献不仅是一个神圣祭祀仪式,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与,在祭祀的同时,向族人传播宗教文化、生殖文化、生产技能,把重要的农事活动演变成民俗节日,具有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特征,因而也是哈尼族人民在红河沿岸哀牢山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活动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