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6年黑山县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内容?:黑山县烧纸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3-01-06 337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十五”的基本估价和2005年工作回顾编辑     “十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锐意改革,克难奋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5%,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城乡市场繁荣,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40。

  6:27。1:32。3调整到37。7:34。3:28;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主体;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实现历史性突破,累计引进项目867个,引进域外资金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89万美元,出口创汇2895万美元;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哑铃型”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九五”期末增加1586元;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夯实基础、阔步奋进的五年,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经受禽流感疫情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认真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实施工业倍增、农业升级、财政达标三个规划,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控疫情战役的双胜利。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5亿元(预计,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3。2亿元、21。1亿元和17。2亿元,分别增长9。9%、25。8%和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88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6。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80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7亿元,增长12。6%。  (二)防控禽流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去年10月底,我县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面对天灾,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靠前指挥,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方针,展开了一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武警官兵、省市医疗队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战,在较短时间内扑灭了疫情,及时治愈一例禽流感病人,阻断了疫情向人的传播,为我县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三)改革开放再创佳绩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整体出售了酱菜厂、八道壕第二百货商店、半拉门粮库等企业,兼并粮食系统4个非收储二级企业;平稳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公用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实施了供气股份制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置换不良贷款1。

  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充实了项目库,包装项目30个,其中精品项目5个;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成功举办荷花节经贸洽谈会、沈阳招商会和泉州、福州、莆田项目推介会;弘圣花生、鸿泰化工、绿源肉业、宝龙肉禽、永丰木制品等一批较大项目落户黑山。引进域外资金3亿元,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4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

  6%,实现历史性突破;出口创汇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向上级申报项目57个,到位资金2。45亿元。  (四)工业倍增计划顺利实施  新增规模企业30户,总数达到100户,新增亿元企业1户。规模工业总产值21。7亿元,增加值4。

  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54。7%,超额完成“两年倍增”年度任务。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县新上和技扩改100万元以上项目74个,其中17个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亿元。化工、木制品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西洋特肥新增产值2。4亿元,鸿泰化工如期投产,化工业产值实现8。1亿元。成立木制品加工行业协会,放手发展木制品加工业,福山、福森木业实施扩能改造,新发展常弘、毅圣等木材加工企业,新上和扩改木业项目20个,新增木制品规模企业5家,木制品加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

  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7亿元,发展后劲增强。品牌战略成果丰硕,“西洋”牌三元复合肥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五)农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三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设施农业取得新进展,新增棚室1。5万亩。畜牧业发展向规模化、优质化方向迈进,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20个,改良肉羊30万只,奶牛发展到3500头,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5万头、80万只、180万头。

  培植绿色财源,植树造林8。24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农产品认证21个,认证面积达到123。4万亩,我县被省政府列为“三品”生产整体推进试点县。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依托绿色芳山、新兴精米、道宇油脂等龙头企业,米业加工、油料加工、肉禽加工等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各类专业协会发展到57个,会员达6000人,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实施“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16万人,劳务输出总量达到1。56万人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了绕阳河堤防整治工程和龙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水浇地5。

  8万亩,黑土区治理9万亩,建设沼气池2160个。完成24个自来水厂建设,解决了3。7万人饮用高氟水问题。  (六)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实施励家杂粮市场扩建和姜屯杂粮市场精品屋开发工程,杂粮、蔬菜、生猪、禽蛋等农产品市场更加繁荣,年交易额超亿元市场达到8处。

  餐饮娱乐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黑山阻击战景区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个体工商户达到24450户,私营企业达到529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38。8亿元,增长52。

  5%,实现税金9000多万元,增长21。6%。  (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又上新台阶  完成了黑大线一级路10。1公里大修工程,铺设村通油路50。2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梁24座。实施天然气站、供热站和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县城供气、供热、供水能力明显提高。

  修建县城巷路4000多延长米,完成排水盖板沟工程,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难、排水难问题。加强南湖公园景点建设,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激活房地产开发市场,开工面积17万平方米。完善管理措施,“门前三包”和城市环境秩序网格化管理步入正轨。小城镇建设投资2840万元,新修油路33公里、砂石路230公里,新增自来水管网50公里,有4个中心镇建成商业一条街。

    (八)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骨干企业创税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大主体税种征收力度,积极清理欠税,五大税种增量返还预计可达1526万元。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综合预算编制、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工作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工资、社会保障和救灾救济等支出。

  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40。2亿元,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30。6亿元,增长7。5%。  (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完成专利审批30项,高新技术产值实现7亿元。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基本建立;改造危房7460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巩固“普九”成果,初中生巩固率达到98%;加强职教中心建设,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打造“黑山二人转”品牌研讨会,“黑山二人转”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

  完善县疾控中心建设,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稳步提高。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台实现数字化直播,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09‰,我县被国务院十部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有3个村进入省级文明村,10个村进入市级文明村。

  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加强,噪声、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通信事业发展迅猛,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6部,宽带网络用户发展到5916户。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分别扩面5727人、1358人和1482人。“城低保”和“农低保”分别达到7438人和1。

  5万人,实现应保尽保。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8。7万元。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3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6%以内。安置就业1。2万人,8344个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开展集中捐赠活动,下拨扶贫帮困款物418。3万元,为204个贫困户修建房屋511间,保障了贫困户和受灾户的基本生产生活。

  实施“光明行动”,1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救治。落实领导包案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妥善解决了涉农涉地、企业转制职工参保等热点、难点问题,信访量比上年下降21。8%。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盗抢、破命案”和“百日攻坚会战”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456起。

  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工商、物价、质监、药监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人事、编制、统计、民族、宗教、民防、气象、档案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政府自身建设开创新局面  认真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件,政协提案77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代表、委员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到98%以上。

  重大政务事项实行公开听证、集体决策,实现了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制,提高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1万件。加大行政监察力度,查处违纪案件77件,挽回经济损失280万元。

  强化依法审计,完成审计71户(项),查出违规金额789万元。积极开展“双评”和“纠风治乱”活动,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个体私营业者,向广大域外投资客商,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畜禽防疫体系比较薄弱。三是工业经济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财政收入基数小,乡镇财源匮乏,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五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

  六是软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十一五”宏观构想和2006年形势任务编辑     未来五年,是黑山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面对国内和周边先进地区竞相发展的激烈态势和禽流感疫情的滞后影响,县政府将担负起带领全县人民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任。

  “十一五”期间县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辽宁实施锦州湾整体开发战略和推进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工业强县、绿色立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招商引资上项目、实现工业倍增和农业升级为重点,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县,实现黑山经济在辽西东部率先崛起,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20名。

  今后五年总体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到2010年,全县GDP达到1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26:47:27,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10亿元以上。城镇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构筑“哑铃型”中等城市格局,县城人口达到15万人;四个老镇建楼房60万平方米,主要街路硬覆盖,小巷排水畅通,绿地覆盖率达到16%,公益设施更加完善;新增油路400公里,油路通到村。

  建设一批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小城镇,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示范村为补充的县域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人民生活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平方米,农村人均使用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社会事业人民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制意识有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达到60%;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县适龄人口接受高中教育和初中后职业培训率达到90%以上;人口控制在64万人左右,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过五年加油,把黑山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经济繁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庶的辽西强县。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尽管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我们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增多,可我们仍具有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沈阳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的启动建设,我县在承接辽宁中西部经济板块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会显现。二是疫情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黑山,将给予黑山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我们借势发展。

  三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三大战略”深入人心,项目建设加快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工业经济的引擎作用正在加大。纵观全局,我们处在辽宁实施锦州湾整体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能否在“十一五”的前2-3年实现黑山经济在辽西东部的率先崛起,是对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

  我们既要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更要看到成绩和自身的优势,坚定信心,科学谋划,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现“十一五”的高起点开局。  按照“十一五”整体发展思路,200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3%、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掀起第三轮对外开放高潮,年内引进域外资金2。5亿元,外资到位500万美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提升县域经济外向度。

    突出重点,强化项目招商。依托我县煤炭、膨润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已有的工业企业、各类市场进行招商,重点抓好外资项目、资源开发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加强项目库建设,论证包装项目20个,其中精品项目5个,做到储备一批,洽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

  积极跟进国能生物发电、锦州新澳绿洲乳制品加工等在谈和签约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全年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  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市场化招商。以企业为主体,以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工 “三大支柱”行业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在辽宁中西部城市群和温州、泉州等沿海发达城市设立招商代理机构,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中介服务”的招商机制。

  同时积极参加省市对韩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的招商活动,提高引进外资的总量和水平。及时把握政策导向,加快项目对接,争取将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发展计划。  优化招商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品位。抓好县城2个工业园区和8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四通一平”,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推行项目建设部门服务承诺制和“一把手”负责制,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落实县乡领导包大项目责任制,对项目的争取、立项、建设、投产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继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对域外投资企业的保护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惩“三乱”,加油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开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加大对绿色芳山、助宏制衣、永新工艺品等传统出口创汇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抓好服装、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出口。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培育壮大自营出口企业,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二)实现规模工业两年倍增目标,在加快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年内新增规模企业30户,总量达到13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8户。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完成两年倍增。  壮大三大支柱行业,形成产业集群。一是做大化工行业。扶持西洋特肥做大做强,实施鸿泰化工二期工程,扩大天源海藻、宝龙溶剂等企业产销规模,年内化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

  二是放手发展木制品加工业。继续落实鼓励木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福森、永丰、常弘等木制品加工企业按设计能力达产达标。发挥木制品加工业协会作用,每个乡镇新上1-2个木制品加工企业,新发展木业加工规模企业7户,推进黑山向东北最大的木制品加工基地迈进。

  三是大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扶强做大弘圣花生、宝龙肉禽、绿源肉业等龙头企业,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和现有的绿色农产品品牌,再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同时,扶持农民兴办中小型加工项目,打造以粮油、饲料、畜禽和蔬菜保鲜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以煤炭、膨润土为重点,加强资源开发型企业建设,形成税源型骨干企业;抓好永丰造纸扩建,使其产值达到3亿元;实施机械制造有限搬迁和绕阳河床身项目改造工程,为大企业集团发展配套项目,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设计包装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向上申报,对外招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5亿元,开发新产品10项,新增产值1亿元。继续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省级名牌1个,市级名牌3个。  (三)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提档升级,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升级和经营模式升级。

    优化农业结构。扩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规模,种植“三高”饲用玉米60万亩,优势小杂粮10万亩,优质花生20万亩,高油大豆10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棚室2万亩。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升级,创建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4个,县级园区50个。按照“大力发展牛羊,巩固发展生猪,恢复发展家禽,因势发展特种动物”的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牛羊猪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35万头、100万只、200万头和2000万只,特种动物达到30万头(只),同时继续扶持奶牛业发展。

  认真吸取禽流感教训,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进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养殖,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建立严密的动物卫生防疫监督体系,畜禽防检疫率达到100%。以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迹地还林、“四荒”绿化、“四旁”植树为重点,完成植树造林6万亩,新栽果树1万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三品”生产,年内完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3个,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三分之一以上的畜禽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市场,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把优质农产品打入大中城市超市和连锁店。

  加快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全力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经济格局。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打响“辽绿”、“辽花”等十大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扶持绿色芳山、玉祥牧业、新兴精米、绿源肉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拉长产业链条。

  全面引导、支持、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立各类协会30个,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新发展水浇地5万亩,完成绕阳河堤防整治和友邻水库除险加固收尾工程。

  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良种繁育,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四)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全力建设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区域物流中心。

  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市场建设,扩大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辐射面,筹划实施水果批发市场搬迁工程,兴建福山木业家具批发市场。加大力度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市场,增强服务功能,把励家杂粮市场建成东北最大的杂粮集散地和全国杂粮信息发布中心。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小超市、大连锁”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抓好“101”高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莲花湖、蛇盘山、龙湾水库等景点的合理开发,提升景区品位,促进旅游业发展。  (五)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扩张民营经济总量。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激活民间生产要素。

  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法律咨询等服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组建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协调行业发展、市场监督、沟通政企方面的作用。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0。4亿元,增长30%;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加100户和1500户。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按照“因企制宜、规范操作、积极稳妥”的原则,力争完成省市考核的44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实现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造纸厂破产,推进县膨润土矿、碘厂、水泥制品厂等企业整体出售,借助外力盘活存量资产。

  切实抓好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分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将经营型事业单位划出事业单位管理序列,实行转企改制。加快公用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实施土地流转。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三农”的实力。  (六)突出抓好财源建设,在提升可支配财力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在巩固老税源的基础上,扶持木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不断培植新税源, 力争年内新增纳税超百万元民营企业5户。

  根据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增加补充财源。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国库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核算中心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建设节约型机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执行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体制上、机制上推进县乡依法理财进程。  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的不法行为,确保应收尽收。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认真组织好非税收入,增加政府可控财力。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人车话会”等一般性支出,杜绝浪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工资和社保等刚性支出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支持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  (七)完善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实现高起点开局  (八)提高保障能力,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加油构建和谐黑山  (九)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政府建设。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整体出售了酱菜厂、八道壕第二百货商店、半拉门粮库等企业,兼并粮食系统4个非收储二级企业;平稳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公用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实施了供气股份制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置换不良贷款1.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充实了项目库,包装项目30个,其中精品项目5个;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成功举办荷花节经贸洽谈会、沈阳招商会和泉州、福州、莆田项目推介会;弘圣花生、鸿泰化工、绿源肉业、宝龙肉禽、永丰木制品等一批较大项目落户黑山。引进域外资金3亿元,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4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6%,实现历史性突破;出口创汇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向上级申报项目57个,到位资金2.45亿元。

  (四)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