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佟麟阁(1892~1937)
中国抗日将领。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原名凌阁,字捷三。1912年北洋备补军左路前营管带冯玉祥在河北景县募兵,佟麟阁应募,开始军人生涯。1925年任国民军第1师师长,次年,兼陇南镇守使。1931年任第二十九军教导团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3年5月任察哈尔省政府代理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参与收复多伦等地。8月,冯玉祥通电下野,察政由宋哲元主持,佟麟阁任察哈尔公安管理处处长。1935年冬,华北局势恶化,在日本的压力下,中央军退出华北,冀察两省中国军队仅剩下二十九军。佟麟阁在此危难时刻,出任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北平南苑。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苑是日军重兵进攻的主要方向,在敌密集炮火之下,佟麟阁与第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指挥部队英勇抗击。佟麟阁被敌机枪射中腿部。7月28日,遭日本飞机袭击,头部受重伤,英勇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31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佟麟阁等隆重举行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的一条街更名为佟麟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白乙化(1912-1941)
名容欧,字野鹤,满族,辽阳人。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讲武堂。1929年秋考入北平(北京)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潜回家乡,与三名抗日志士仅凭两支步枪,突袭伪辽阳警察局,夺走了一些武器,组织抗日武装,转战辽西一带。次年被国民党骗至北平。他虎口脱险后,1935年秋化名返回原校学习。后因积极参加"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入狱。获释后仍回原校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秋,共产党派他领导100作名东北流氓大学生,到绥(远)西河套地区垦荒自救,搞军事训练,奉命以这些大学生为基础,组成抗日先锋队,任总队司令员。渡过黄河河套,率部挺进雁北前线,配合八路军作战,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贡献了力量,并任冀东抗日联军支队副司令员。1939年春,指挥沿河城战斗,全歼日军大岛大队300余人。同年冬,抗日先锋队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任团长。次年2月,日伪军近万人大举"扫荡"平西抗日根据地,他率部阻击敌人,血战两周,出色完成任务。1940年5月,奉命率部挺进平北敌战区,浴血奋战,占据该地,成为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继而挥师收复丰宁、滦平、密云等县,创建丰、滦、密抗日联合政府。同年9月,日军4000余人疯狂围攻丰、滦、密根据地,率部与敌苦战76天,歼敌铃木大队600余人,取得冯家峪反"扫荡"战斗的重大胜利。使敌人闻名丧胆,惊叹他和他的部队是"神兵天将"。当地群众尊称他为"小白龙","神兵"司令。1941年2月,调任晋察冀军分区副司令员。2月4日,在平北马营(密云石城乡)赴任途中遭敌伏击,中弹牺牲。当地群众为保护他的遗体,冒风险在不同地方垒假坟6座,迷惑敌人。后来又将密云县改名为乙化县,以示纪念。牺牲地绛蓬山树碑文为"民族英雄"。其陵墓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烈士陵园。
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祖隶满洲正白旗
189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三道湾村。幼读私塾,继考入宁安县中学。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后在皖系边防军服役。1920年参加东北军。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由排长升至连长、营长。1925年被张学良选送日本横须贺野战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归国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研究班主任兼炮兵教导队队长。
1928年12月29日,东北宣布“易帜”,张学良整顿军队,炮兵教导队改为炮兵教导团,吴克仁任团长,后改任东北炮兵第18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南京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东北军退入关内。他任王以哲部117师副师长。1933年日军进犯热河,他率部参加了热河抗战,开始抗敌于古北口,后调到滦东组织防御。1933年6月27日吴克仁被任命为第107师师长,属第67军。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事端,实施其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的计划。蒋介石置祖国安危于不顾,极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胁迫东北军组织了五个师,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攻,企图合囤红军于葫芦河与洛河之间而消灭之。67军军长王以哲命令吴克仁率107师,沿洛川、鄜县(今富县)大道北上,为南路部队。其所属部队619团在团长高福源率领下进驻榆林桥后,遭到红 15军团的袭击。这次战斗,高福源的左膀臂俪伤,被红军生俘。该团除少数逃回外,大部投降。吴克仁部损失惨重,蒋介石削弱异己的用心显露。吴克仁对“围剿”红军产生了怀疑,要求东北军打回东北去。
高福源被俘后受到红军的宽大待遇和亲切照顾,特别是学习了红军的《八一宣言》,使他的思想立场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他的沟通下,王以哲、吴克仁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在高福源回到洛川后,王以哲和参谋长赵镇藩及吴克仁等都与他进行了交谈。从此67军的主要首脑加深了对红军的了解。
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发表了《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表示愿与东北军首先停战,共同抗日。至此。吴克仁及部下结束了与红军对立的历史。
1936年2月25日,中共代表李克农到洛川,王以哲、张学良先后同他进行了秘密会谈;4月9日,中共中央副 周恩来与张学良将军在肤施(延安)天主教堂里进行秘密会见。这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行动,都是由已经升任67军副军长的吴克仁负责保卫工作的。而后,吴克仁随王以哲驻延安,执行合作抗日的协定,为红军输送弹药物资,保护过往红军人员的安全。同时,吴克仁还参加了东北军爱国军官秘密组织的抗日同志会。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采取兵谏的形式逼蒋抗日。时王以哲在西安协助张学良活动,吴克仁率67军西移甘肃平凉,监视驻甘蒋军朱绍良部的行动,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这时东北军内部动荡,王以哲被东北军少壮派杀害。67军官兵纷纷要求杀回西安夏仇。吴克仁代表67军,接受了中共毛泽东、朱德的唁电。为了避免扩大事态,引起东北军内部自相残杀,他做了大量工作,力15且官兵的鲁莽行动。王以哲去世后,吴克仁被西安抗日联军总部任命为67军中将军长。蒋介石为了削弱东北军力量,将东北军恻出陕甘整编,67军调驻皖北豫东,并将原辖有的第117、129、110、115各师及骑兵第3,6、10 各师调走或撤消番号,所部仪缩编为107、108两个乙种师。
1937年2月,张学良在浙江省奉化召见过吴克仁。全面抗战爆发后,吴克仁当即通电请求参战。蒋介石发表动员令,67军在列。7月30日,蒋介石令“吴克仁军速向沧州运动”,接应由平津退守静海马厂一带的29军宋哲元部。8月141日,蒋介石又令“吴克仁军到沧州后,即令其就沧州至吕公保一带构筑阵地”。不久,津浦铁路北段沿线之作战展开。8月31日,吴克仁率军西上子牙河,接替29军132师王长海部大城、文安一线的防务。9月上旬,华北日军发动进攻。敌第二军团之第10师团沿津浦线进攻天津南郊与其对峙的29军,逐步攻陷静海、唐官屯、马厂一带薛地,其主力并向子牙河两岸集中,29军在捷地减河两岸节节抵抗.可伤亡过重,于9月11日放弃马厂等阵地,退守沧州。这样67军右翼就完全暴露。.
9月12日,日军第16师团向67军右翼防地猛攻。吴克仁章部在姚马菠、中赵扶进行抵抗。15日,他下令全军于当夜反攻。第108师师长张文清率部奉命涉水前进,一部攻战东辛庄,阻敌增援。主力在击退孙河日军后,向姚马渡一带攻击。姚马渡日军2000余人顽抗,激战至次日凌晨一时,子牙河镇日军汽艇20余艘增援,被我击毁五艘,敌援兵败退。二时许,日军弃尸数百及山炮三门,退往子牙河东岸。107师金奎壁率部奉命当夜亦占领东西次河。吴克仁下令天明前退回原地。日军遭此打击后,力图报复。
自8月以来,华北大雨,冀中诸河泛滥,津浦、平汉两路交通联络不便。9月下旬,国民党政府划津浦路北段为第六战区,令部队在沧县、德县间持久抵抗。67军隶属第六战区。17日,敌第16师团再次向南赵扶、姚马渡一带开进。与吴克仁军形成对峙。20日,敌第16师团向大城攻击,次日,第10师团向姚盲屯攻击。日军以火炮20余门向大城东南郊守军阵地轰击两小时。并以五架飞机支持步兵进攻。吴克仁指挥所部凭借阵地及泛滥洪7K,顽强抵抗。21日晨,日军以火炮30余门再次向大城一带轰韦。步兵在115架飞机的掩护下发起猛攻。吴克仁督部力战御敌,名次反击。所部伤亡亦重。22日晨8时,日军攻破大城东关,吴克仁顽强坚持,命预备队反击,未获成功,旋放弃大城,遂分向沙河桥、南皮撤退。23日吴克仁退往留各庄。日军沿子牙河进骏,在刘砚马击退67军掩护部队后,直扑留各庄司令部。24日早晨日军向留各庄阵地猛攻,激战至午,在敌密集炮火攻击下,我工事多被摧毁,伤亡很大。此时洪水暴涨,平地水深数尺,67军将±异常艰苦。吴克仁抗日坚决,激励战士们勇猛战斗。后吴克仁怕日军用汽艇绕袭背后,阻断后路。遂下今一部掩护,主力子夜问渡过子牙河,退守献县。26日起,日军第二军主力沼子牙巧、滏阳河向宁晋进攻,吴克仁部顽强防守,节节抗击。10月6日,吴克仁军退出献县,献县被敌占领。10日,吴军退往新河之西。时国民政府撤消第六战区,67军转属第一战区。
吴克仁军转战平汉线后,隶第20集团军商震指挥,防守临}名关(今河北省永年县)。1O月15日,日军第14团进攻临洛关。67军在连续作战后,未得休整补充,在敌强烈的炮火下,伤亡重大,力不能敌,吴克仁请求集团军前来增援,商震为保存实力,不予派兵,吴遂于次日被迫撤到河南新乡。吴克仁军先后在津浦、平汉两线孤军奋斗月余。阻滞了日军的攻势,迫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重大的代价。67军在作战中伤亡2000余官兵。吴克仁与全军将士这种浴血抗战的精神,是在抗战初期表现极为突出的。
10月25日,蒋介石调整部署,令67军调往上海。
从8月13日起,日军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以公共租界为据点,向江湾及闸北方面猛烈进攻,“八一三”上海战事遂告揭幕。中国军队奋起自卫抗战,战况剧烈。9月中旬,敌军到上海作战部队有三个师团和三个部分师团,共约20万余人。中国军队三次调整作战部署,先后调60多个师,与敌决战。10月 7日,敌以其第三、第九两师团,借优势炮火及战车拖护,由蕴藻滨北岸开始强渡。25日,敌对我大场、新泾桥开始猛攻,其机群整日轰炸,战车强行冲进,我阵地遂被突破,局势告危。这时吴克仁率军赶到,加入南线右翼作战军,作为右翼军总预备队,防守青浦。
11月15日,敌后续部队源源增加,日军第6、第18、第114等师团,由杭州湾北岸之金山卫、全公亭等地同时登陆,对淞沪迂回包围。中央军令浦东部队与枫泾守军夹击登陆之敌,抽掉了右翼军队大部。由于右翼军队实力不足,阵地相继丢失。敌乘机突进,直迫松江。67军奉令进兵松江。6日夜,吴克仁率军抵松江,在听取敌情汇报后,急令第107师出城东关南下迎敌,第108师防守城西一带。7日晨,]07师击败来犯日军一部,歼敌数百,迫敌撤退。8日晨,日军由得胜港以西各渡口过黄浦江,至李塔涯与第108师遭遇,激战三个小时,108师将敌军击退。后日军增至3000余人,向108师反击。战至下午,108 师预备队赶到,可日兵增援部队亦至,双方战火猛烈。吴克仁见战况紧急,出城亲临前线督战。是夜,日军占领松江城东西南三面,合围该城。吴克仁率余部冲出北门西撤,松江被陷。9日晚,在极端危急关头,吴克仁亲自指挥部队强渡苏州河大桥,部队脱险了,可他不幸中弹落水以身殉国。
吴克仁是“八一三”抗战的勇士,是全面抗战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198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吴克仁为抗日烈士。
赵洪文国(1881——1950)
女,满族,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 “ 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解放战争后期,赵洪文国组织 “中 国国民党反共 救 国 军 ” ,成 立 “ 晋 热 辽 边 区 第 二 绥 靖 总指 挥 部 ” , 以 “ 总 统 府 留 守 ” 自任 , 策划“反征粮”暴动,打出“赶走/共/产党,三年不纳粮”等口号,建立大陆游击区,阻止国/民党军队起义,率部分国民/党军队和民众组织与解放军对峙, 1950年被捕。时年70岁。
赵老太太,14岁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23岁亲历日俄战争,因而她自幼对侵略者怀有仇恨心里。于是,在家业兴旺后,1929年开始筹办小学,试图让家乡孩子摘掉文盲的帽子,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节的人,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免受外夷欺凌。1932年春,“九一八”事变后,赵侗由北平回故乡组织抗日义勇军。此时赵老太太虽年近花甲,可爱国激情不减,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自己的家成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同时恢复战乱解散的赵家堡子小学,在三子赵侗的帮助下,坚持教授国语的教材,抵制日本奴化教育,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决不去做亡国奴,使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成为抗日的先锋。不久苗可秀于家乡本溪安排好亲人后,亦来到赵老太太家中,与赵侗共同参加邓铁梅组织抗日武装。
1933年白君实、刘壮飞等来到赵家,在赵老太太和二儿子赵连俊的帮助下于,组建抗日“别动队”,赵侗、赵伟离开邓部,正式成立“别动队”。翌年苗可秀离开邓部返回赵家,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共同协商将“别动队”改组,于同年2月成立“少年铁血军”。赵老太太,负责购买保存枪支弹药,安排铁血军的重要军事会议,收集日伪情报等等。很快的队伍发展到基本部队500名,其中大学生占十分之二,师中学生占十分之五,小学生占十分之二,农民占十分之一。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用黑铁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1934年2月,日军得知赵家为少年铁血军中枢,将赵家16间房屋全部焚烧,30年积累的家产毁于一旦,可赵老太太并未屈服,同年3月赴大孤山等地购买印刷机,在自己筹办的赵家堡子小学组织学生印刷抗日宣传品,然后与儿媳王全一等,潜入凤城、岫岩、庄河、孤山等县城,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张贴散发,一时民气大作,日伪甚为惶恐。
1934年8月,日寇再次突袭赵家堡子,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300 多人。赵老太太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两个月后,敌人无奈,报请关东军司令部拟秘密执行死刑。临刑前赵老太太在铁血军的配合下机智假释出狱,并解救出株连乡亲。随后找老太太携年迈丈夫及年幼子女潜往北平,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援少年铁血军。 1935年12月,铁血军由辽南一隅,渐次发展到辽东、热河各地,队伍发展到11个方面军11000勇士。赵侗以铁血军领导人为班底,成立了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辽南临时政府”,公选铁血军总司令赵侗兼任政府总裁。概略计算,辽南少年铁血军各路连年大小战役300余次,杀敌在4000余,俘日伪军警2000余名。
1936年5月,为壮大铁血军,增强抗敌力量,赵老太太的帮助赴北平的赵侗争取关内各界爱国团体和人士支援,筹集武器、弹药,由海道运往东北。然而,由于日寇封锁进入东北水陆交通,加之当时全民抗战尚未开始,筹集军火的计划多次受挫。
1937 年1月,赵老太太与赵侗和战友得知日寇准备进犯热河,侵占河北,决定在北平组织武装起义,抗击日寇。义举得到杜月笙、史笙赓、沈鸿烈、马占山、张学良诸位先生的热心捐助,以及东北救亡总会的支持。随后从东北调来的优秀军事干部汇聚赵老太太北平寓所,分布到晋察冀各地进行秘密活动,考察地形,调查民枪,联络平西民团,发展群众基础。初步计划起义部队由河北向热河推进,杀回家乡与少年铁血军会师。赵老太太开始了紧张的购买运输军火,招募运送游击队员等等准备工作。 1937年7月20日,赵老太太与赵侗和战友24人在北平临时寓所焚香发誓,而后分两路于深夜出城,在城郊西南白羊城起义,组织建立“华北国民抗日军”。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包括著名共产党领导人在内的千余名犯人,在全国首次击落日机一架,激起国内外震动。队伍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基本部队有9个支队,外围6个支队的游击队伍,分别驻防在平郊、灵源、怀涞、热河等地,总共计25000人左右。八路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书信邀请,将国民抗日军收编为第八路集团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任司令。 1937 年9月,赵老太太南下武汉,一面宣传抗战,争取后方各界给予军火支援,一面率领东北青年和两个女儿去河南太行山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筹建抗日光复军,当时太行山百姓响应者上万之众。经过整编后,赵老太太派遣光复军先遣队北上,准备打通敌后通道,与河北国民抗日军和东北少年铁血军联络,形成贯穿南北的敌后游击战线。
“保卫大武汉”非常时期,赵老太太发表《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奔走呼号全民抗战,身体力行收复国土,引起国内外重视。国际著名记者斯诺、爱泼斯坦以及反战同盟成员绿川英子等多次采访赵洪文国,合影留念并多次发表文章,向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宣传赵老太太,专门介绍其抗战事迹。其中爱波斯坦在1991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再次披露了赵洪文国为游击队购买运输军火和赵侗将军在河北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历史。
1938 年9月间,赵老太太应邀去广州、香港、南洋各地,从事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受到著名爱国实业家陈/嘉庚等南亚华侨的热烈欢迎,为抗日募集巨额经费和大批物资。在香港与宋庆龄、何香凝的妇女界名流组织火炬游行,宣传抗/战,激发了海外华侨的抗日爱国热情,其场面壮观感人。
国民政府为表彰赵老太太为创建抗日游击队做出的贡献,尊她为:“游击队之母”。一些报刊撰文说,蒋介石与腰插双枪的赵老太太合影留念,并且结拜为兄妹。蒋夫人宋美龄在三八年妇女节发表文章,称赵老太太为“全国妇女之楷模”“民族的母亲”,把她比作孟母、岳母。宋庆龄、何香凝、宋霭龄、朱光珍、史良等妇女界名流也纷纷题词赞赵老太太为:“女中模范。”“母教救国。”“求中华民族解放大道自由平等地位,赵老太太顽强抗敌的精神做领导先锋。” 冯玉祥将军与赵老太太成为挚友,赞她是“女中豪杰”,“句句英雄话,愧死男儿汉。”爱国人士陶行知先生和著名作家谢冰心女士共同编著了《赵老太太》一书,并写诗赞道:“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吓坏!说起赵老太,谁个不崇拜?要想中国好,学学赵老太!”著名作家茅盾在赠送赵老太太的条幅上抒发感慨:“是新中国贤母的典型,亦是新中国新女性的良师,耽于享乐的后生对之应当愧死。”著名法学家黄右昌先生在《题赠赵母》中有这样的诗句: “气概黄河三万里,名开青史五千年,闻风可使懦夫立,抗建相期猛着鞭。” 国际知名记者和国际评论家宋庆龄的好友金仲华说:“听斯诺先生谈赵老太的故事,北平劫狱西山报信,一个老妇人冲破了敌人重重警戒线,一个中学生正领导游击队,我以为是个神话,见了赵老太南来,游星岛日报,登六层楼台健步如飞,我相信了这个现实,赵老太和赵侗,象征着我们持久抗战中一个游击的新阶段,愿中国的母亲都学赵母,愿中国的男儿都学赵侗。我们祝愿赵母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
1938年9月下旬,赵侗由北平取道天津,乘船南下到香港与赵老太太会面。翌年1月,蒋介石邀请赵老太太和赵侗到战时首府重庆,一时间重庆市万人空巷,欢迎场面空前热烈。著名剧作家的吴祖光以赵侗和战友苗可秀举义抗日为题材的处女作《凤凰城》,由此而轰动大后方。赵氏一家奋勇抗战的纪录片开始拍摄。
1939年3月,赵老太太亦谢绝了国府赠送的汽车洋房,同时也谢绝了一些社会名流奉劝赵侗将军和战友们留在后方休养生息或出国深造。赵氏母子二人与东北抗战的老战友再次招募选拔东北爱国知识青年,组织晋察冀游击纵队。赵侗被国府任总司令,少将军衔,再度率领干部队伍200人分两批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计划与河北、辽南抗日军旧部会合,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国府军政两部的部长何应钦和张治中以及妇女指导委员会的指导长宋美龄联合聘请赵老太太为全国义务兵役宣传指导员。先应川北的南充、达县等十几个县的约请,前往宣传抗日,开始了历时两年,奔波百余市县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当地群众在赵老太太一家抗战七年的英勇事迹影响下,掀起自愿报名参军抗日的热潮。 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1月间,赵侗率部北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突遭偷袭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国府追授中将军衔。同时牺牲的还有赵老太太的三女儿赵理智,年仅 20岁,她曾在抗日战场上死里逃生,被誉为少年巾帼英雄,轰动武汉三镇。赵老太太在极度悲伤之际,依然奔波四川百余市县,??取应征抗日青年的荣誉和待遇,呼吁国府注重优抚抗日军烈属,掀起了自下而上的优抚军烈属爱国运动。又将子女和侥幸生还的战友送往军事院校培训,为重新组织东北和华北抗日旧部继续抗战做准备。 1943年3月,赵老太太与东北同乡国民党中将王达,向国府申请批准挑选部分智勇双全、熟悉游击战术的得力干部,深入湖北武汉一代的敌人心脏,使敌人腹背受敌,牵制业已攻到贵州独山,进而围困四川的日寇主力部队。赵老太太再次将自己的子女送往敌后战场。 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的前一天,赵老太太的丈夫客死异乡。尔后,赵老太太主动辞去国府军政两部和妇女指导委员会等职务,解甲归田,前往北平。在北平她不顾年迈病弱,四处寻找抗日军烈属,然后上下求助,奔波千里,独自一人冒数九严冬,历时多月,带领抗日军烈属返回东北。回东北后,赵老太太弃武从商,在丹东和沈阳筹办加工厂,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抗日军烈属生活出路。无奈内战骤起,和平建家园希望破灭,赵老太太返北平隐居。 1949年4月,赵老太太由北平再次南下,受蒋介石委托,组织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纵队,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足重庆,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策划“反征粮”暴动,提出“赶走共产党,三年不纳粮”等口号,建立大陆游击区,抵抗进川的解放军,阻止国民党十六兵团起义,枪杀解放军谈判代表,围攻占领川西的温江、崇庆、郫县、金堂、新都及川东的秀山等多座县城。 1950年2月赵老太太被捕,拒不投降,认为解放军“挑灯拨火,诱惑忠良。”周恩来曾为之说情,免其死罪,可西南军区军法处仍判处死刑,时年已70岁。抗日战争幸存的四子赵连中亦被处决,时年25岁,他的妻子和孩子由毛泽东亲笔批示予以释放。 -
赵老太太和赵侗将军一家,由组建的少年铁血军开始,毁家纾难,由北退南,屡挫屡战,前仆后继,历经13年的血与火,直至抗战胜利,赵氏家族为国捐躯30余人。
洪麟阁(1902-1938)原名洪占勋,又名洪冲霄,满族,遵化县地北头村人。
洪麟阁从学生时代就立下报国志向。年轻的洪麟阁还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成条幅,挂在寝室,以激励自己不忘国难当头,誓死卫国。他曾投笔从戎,参加过北伐战争,当过唐山《工商日报》的总编辑,做过天津市河北工商学院的教授。不管走到哪里,他矢志不渝地坚持抗战爱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外人士、社会名流组成“华北抗日自卫委员会”,洪麟阁成为主要领导成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在天津市做了许多艰苦的组织发动工作,着手建立抗日联军。1938年2月,洪麟阁根据党的指示,组织冀东暴动,回到家乡遵化县地北头村,组织民众抗日武装。
1938年6月,冀热边特委召开军事会议,正式建立抗日联军,洪麟阁任副司令员。会议决定7月16日在遵化、丰润、迁安、滦县等六个县同时举行起义。洪麟阁将起义地点设在遵化县地北头村,部队定名为冀东人民抗日联军第四军分区游击队,活动范围在丰、玉、遵三县。7月9日洪麟阁、杨十三率部起义。洪麟阁部迅速拿下沙流河,北进遵化县鲁家峪。7月12日,攻下玉田县城。冀东暴动后在部队西撤途中,遇日军堵截,洪麟阁沉着指挥,英勇杀敌。10月15日,洪麟阁设伏于台头村南山小庙和道旁,缴获战利品后,与驻马兰峪的日军骑兵队交战,他头部和腿部受重伤。负伤后的洪麟阁扯下杨树皮,用血写下誓言:“还我河山”,转身,发现敌人正往上冲,他用力抛出手榴弹,炸死十余个日军,直到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射向了自己的头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36岁。
战后,朱德总司令高度评价说:“洪麟阁是我们革命队伍中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党非常难得的军事人才。”
陈翰章,1913年生,吉林敦化人,满族
“九一八”事变后,曾参与组织反日爱国宣传活动。1932年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参谋长,率部在宁安、额穆、敦化、蛟河等地打击日军。为了动摇陈翰章的抗日意志,敌人逮捕了他的父亲和妻子,逼迫他们进山劝降。他坚定地表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要抗日就不能苟且偷生。敌人还悬赏重金捉拿陈翰章,他将计就计,巧妙地将前来劝降的伪吉林省警务厅警备科长、伪敦化县副县长等4个罪大恶极的汉奸处决,振奋了人心。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人们誉为“镜泊英雄”。1940年12月8日,所部在宁安县南湖头遭日军千余人围攻。为掩护4名朝鲜族女战士突围,他坚守阵地,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邓铁梅,1893年2月15日出生于本溪小市一个满族家庭。
自幼读书,曾任凤城县公安局长,1929年被免职调省警务处岫岩小汤沟顾家堡子(当时属凤城县)等地,召集朋友、旧部150多人,收集枪支100多支,在顾家堡宣布成立抗日队伍,开始称东北民众义勇军,后改称东北民众自卫军。东北民众自卫军当时编成了3个大队,1个武术队(俗称大刀队),共六七百人。1931年12月25日,邓铁梅司令在周家堡子(今宝山镇周家村)集合战士500人召开进攻凤凰城动员大会,他慷慨陈词,揭露日军侵我国土、钉我同胞的滔天罪行,号召战士们一定要消灭侵略凤凰城的日军,相伺机夺回凤凰城。邓铁梅率领全体战士向凤凰城进军,行军到三义庙(今宝山镇岔路村三义庙村民组)稍事休息,进行战斗部署,兵分3路进攻凤凰城:第一大队从南河沿进南大街(今龙源路)经衙门胡同(今振兴街)攻取老营房日本守备队驻地,武术队随队参战;第二大队从白家岭(今凤白山区龙山村与良种村交界处)经城西沟直取火车站;第三大队从赫家沟(今凤山区团山村)渡河进山东街进攻警察局(今八一二五五部队院内)、税捐局(今石桥路247号楼后部)、东三省官银号(农行凤城市支行对门原自来水处)等敌伪机关。同时派出两小股部队于凤山岳 城站南北两侧破坏铁路和通讯设备,阻止日军从安东(今丹东)、鸡冠山两个方向增援。部署停当,邓铁梅于三义庙坐镇指挥,任命第一大队长于深海为总指挥,率领部队乘夜色向凤凰城挺进。
12月26日零时30分战斗打响。喊杀声、枪声把日本侵略者从睡梦中惊醒,慌忙迎战。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老营房。于深海命令武术队为先锋,战士们手持大刀,翻越院墙,几次冲进院内,遭到日军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始终未能攻下这个锯点。负责攻打凤凰城站南北两侧的部队未能按计划破坏铁路,凌晨2时30分、4时20分,日军增援列车开进凤凰城,邓铁梅部随即撤出战斗。这次战斗,邓部先后攻进火车站、砸开监狱(今振兴街与邓铁梅路交叉处北侧)、冲进“县维持会”院内(今满族大楼前)、烧毁日本人平井贞一郎开办的药房,共打死日本侵略者10人,缴获机枪2挺、手枪1支,放出凤城监狱中的“犯人”50多人,借得税款3587元(大洋),缴获药品等物资。清晨5时,部队撤到三义庙,邓铁梅对随队前来的从凤城监狱放出的“犯人”进行教育,一部分当即参加东北民众自卫军,走上抗日道路。战斗中邓部牺牲第二大队长王希臣以下30多人。日本侵略者统计这个战斗“损失程度超三万元”。西河小队长认为是一次“艰巨的战争”,使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夜袭凤凰城表现出东北民众自收军“以自卫手段,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为自卫而死,为国家而死,为民族争生存而死,死有余荣”的英雄气慨。
1932年2月邓铁梅联合李子荣部进军庄河,获得一批弹药。3月邓铁梅将司令部设在尖山窑,6月夜袭龙王庙,打死李寿山伪军六七人,俘虏100多人,把李寿山赶出龙王庙。7月东北大学毕业生苗可秀来到邓铁梅部,参赞军务。8月于尖山窑设立军官学校。9月邓铁梅进驻龙王庙,设立司令部,下设参谋、政务、副官、秘书、军械、军需、军法、军医8个处,辖18个团、3个支队、1个大刀队,人数发展到七八千人。在进军庄河、智取三义庙、夜袭黄圭坎、攻打大孤山、血战红花岭等战斗中屡创日军,战功显赫,威震辽江。1933年有人叛变,部队减员,化整为零,坚持抗日。1934年6月邓铁梅被日军捕获,9月遇害。东北民众自卫军逐渐解体。可是邓铁梅创建抗日军队,立下不朽的功勋,1935年我党发表的《八一宣言》将邓铁梅誉为“民族英雄”。1988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早在1946年,凤城人民就将凤城市内主要街道市场街命名为邓铁梅路,以纪念邓铁梅。1988年,政协凤城满族自治县委员会主持集资,在凤城山下修建了邓铁梅、苗可秀纪念寿,纪念值得崇敬的抗日民族英雄。
李春润,字滨浦,满族,1901年生于凤城县李家堡子。
1918年于省立凤城师范毕业后,回乡任教。1922年弃笔从戍,参加东北军,受训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和中国陆军大学。历任司务长、少尉连副、旅部少尉副官、上尉营副、少校参谋、中校团副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强烈要求请缨杀敌,终不能如愿。10月15日,被调到驻防新宾的1团3营,任营长,决意伺机起义。同时,和抗日志士、爱国名流广泛接触,共商抗日国事。1932年3月,被推举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兼第6路军司令。1933年初,被救国会委任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权。受命后,他立即组建了第3军团总指挥部,并派人先行返回辽东组建抗日队伍,又将筹集到的武器弹药秘密运往辽东。11月22日,他满怀救国壮志,返回凤城县李家堡子,就任东北义勇军辽东总指挥,并联合邓铁梅、刘景文部义勇军共同抗日。1933年8月初,亲自指挥发生在东港市马家店镇解家岭的遭遇战,重挫日军。8月17日,在塔沟战斗中身负重伤,9月14 日,壮志未酬,溘然长逝,时年33岁。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