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007、四方、四时以及四方神
冲虚子
从本篇开始,我们进入以阴阳五行为中心地中国古代文化地学习和研究领域代祭祀祖先可靠吗。我们将围绕着阴阳五行这个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地梁架,顺着四方、四时等逐步接近阴阳五行地真实,理清阴阳五行是如何成为中医梁架和灵魂地。
本篇地研究内容是四方、四时和四方神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我们还不知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地概念起源于何时代祭祀祖先可靠吗。目前最早地文献是《虞夏书》,可对《尚书》地真实性,刘起釪先生有清醒地认识,他在给李民先生所著地《尚书与古史研究》写地长篇序言中说道:“(《尚书》)保存地基本是奴隶社会地文献,其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和在流传中收到周代文字影响地真文献,以及周代根据一些往古素材加工编造地虞夏假文献(其中有少量半真地,如《甘誓》)。”(见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序言》第1页,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如此真真假假地文献,虽然很古,可难以直接作为主要文献进入文章,只可谨慎参考使用。
还是商代地甲骨文比较可靠,那是深埋于土而没有遭人篡改地历史史实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商代已有清晰地东南西北四方地概念和文字以及特定含义,商人在祭祀中已经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代祭祀祖先可靠吗。陈梦家在《卜辞综述》中为我们总结了商代祭祀地种类:一类是天神:上帝、日、东母、西母、风、雨、雷、雪;二类是地祇: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三类是人鬼: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见陈梦家《卜辞综述》第562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商王问卜曰:
东土受年;
南土受年;
西土受年;
北土受年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在商人思想里,四土和四方之意或同或异,四土多指东西南北四方地土地,四方多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可也经常通用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在商人眼里,四方也是重要地神祇。这里有一个极其主要地原因,不仅仅农业生产和生活,很重要地是国家安全。
我们看看商朝地周边情况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西土:有很多方国,可以考定地主要有羌方、蜀方、苦方、土方、鬼方等等代祭祀祖先可靠吗。羌方在今陕甘之间,蜀方在今巴蜀一带,土方在今山西北部乃至内蒙包头,苦方可能在今河套地区。其中强大地有羌方和蜀方。他们或臣服或背叛,成为商朝大规模用兵地主要对象。卜辞里经常出现“征羌”、“伐羌”、“征蜀”、“伐蜀”,也有“至羌”、“往蜀”地记载。著名地武丁地夫人妇好就曾经带兵讨伐过蜀方。有时候战争地规模是很大地,如《易》既济说“九三,高宗(即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这里地三年指地是很多年,可见鬼方之强大。王国维释鬼方地鬼为“昆”,后为戎,为狄,为胡,为匈奴。很多人不同意王国维地解释。吴泽先生释为畎。目前没有看到更合理地释义。
西方还有一个厉害角色即周人代祭祀祖先可靠吗。有专家考证,周人发祥于山西南部,属于夏族,后因夏朝政局不稳,于夏朝中期西迁。在商中后期开始频频东进,先是收服了西部和部族或方国,之后和商王朝发生多次战争,并最终联合各部族和方国灭商。
北土:主要有土方和苦方;还有冀,在今山西翼城一带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东土:肃,在今山东济南附近;还有比较大地井方和兒国,都在现在地山东一带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南土:有杞国,在今河南杞县,是商朝地一大属国代祭祀祖先可靠吗。还有栗(在今河南永城)、曹(郭沫若先生认为在今河南滑县)。
小地方国或部族不计其数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商朝和周朝地国家治理结构和方法完全不同,应该说,周人是吸取了商朝地不足而建立和管理国家地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商族除了同族方国或部族比较稳定外,曾经被征服或同意臣服地方国经常出现叛乱情形,这是除了商王朝本身地开疆拓土地战争外额外地军事行为。这里简单地谈谈我地看法,不展开讨论了。方国经常出现叛乱地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反抗商王朝地残酷压迫和剥削等等。可主要地一个就是宗教地不统一。数个英明地商王在祭祀时增加了非商人崇拜地神祇,有专家就认为是为了从宗教上让步而实现意识形态地统一。周朝通过大规模分封同姓王、同族王(如夏禹地后人),让他们带着制定好地周礼去行政执法,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秦始皇也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地办法是暴烈地焚书坑儒,可失败了。汉武帝同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他用天下最大地教派—儒家治国,实现了上千年地帝王封建统治。
商王畿之外方国和部族地入侵,绝大多数不是像后来周人那样,要消灭商王朝地统治,而是一种掳掠式地侵扰,目地更多地是抢夺财物、粮食和人口代祭祀祖先可靠吗。这种强盗式地残暴行径,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地生命财产安全,奴隶地逃亡又破坏了生产力,给商王朝带来极大地压力。自夏商以来地四方相对弱小地民族对强大地汉民族中央政权中心地带地侵扰和掳掠,竟成为汉民族一道无法痊愈地伤疤。武丁虔诚地跪在天帝至上神地脚下,发抖地双手捧着甲骨,看着神谕,内心世界无比紧张和恐惧地情景一幕幕地呈现在往后地帝王眼前,历史也常常因此而被改写。周人因为蛮族地侵扰由豳迁到周原;西周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而灭亡;强大地秦帝国也被周边地其他民族部落骚扰得苦不堪言,不得不征大量民夫修建长城,并派重兵防守;新建地汉帝国还没有洗净欢庆地脂粉,刘邦就被匈奴围在白登山达七天之久,尽受屈辱;直到汉武帝刘彻举全国之力,用几十年地时间,靠卫青、霍去病等一大批天才将领,才保得汉家江山平安。再后来,周边地政治集团已不满足得点小好处,而金戈铁马直接入主中原,做元、成清。奇怪地是,金国成清帝国后也脱不出被侵扰地历史轮回,康熙曾被迫三次督师远征,进击准格尔,用八年时间才灭了噶尔丹。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此话可视为箴言。
面对四面八方此起彼伏地反抗和侵扰,商王朝就需要时时关注王畿之外地四方(四土)地情况,比如农业收成如何,上帝和诸神、先王先公地态度如何等等代祭祀祖先可靠吗。所以说,商王朝对四方地重视,是事关国家和王朝安全地大事情。从卜辞上也可以看地很清楚,在武丁某年地五六月,土方和(上工下口)方同时从东方、西方入侵商朝,两个贞人同时问卜,均由王亲占,可见其严峻性。(见《商代史·卷9·商代地战争和军制》宋镇豪主编,本卷罗琨著,第2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对四方地重视地另一个原因就是东西南北四面地来风决定着气候,进而决定了农业收成代祭祀祖先可靠吗。所以四方、四土自然引出四方风。
商人所处地位置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即今河南省一带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商人自称为“中商”,如“勿于中商。”(《合集》7837),后人称为“王畿”,具体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1°23′-36°22′,东经112°21′-116°39′,东西占6个多经度,南北占5个多纬度,东西长58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见《商代史·卷6:商代经济与科技》,第6页。宋镇豪主编,本卷杨升南、马季凡著。中国社科2010年版)。杨升南、马季凡他们分析了商人王畿地地理优势:一是三面环山,北有太行、中条山脉,西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脉,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脉,而劲敌恰在北、西、南边,商王畿是安全地。直到第11代王仲丁因王族内部矛盾迁离为止。二是中条山、太行山有丰富地铜矿、铅锌矿资源,原来地夏虚被商人接管后自然会坐拥卤盐资产。三是王畿处于山间盆地,有三门峡盆地、洛阳盆地、豫西盆地、登封盆地、南阳盆地等几十个大大小小地盆地,是农业生产地绝佳之地,是古人眼中地天府。根据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先生研究,当时地河南境内有20多处湖泊、沼泽,胡厚宣先生研究,竺可桢也有专业文章,表明商时华北地气候与今日长江流域地气候约略相当。正是农业生产地最佳时期了。殷商地谷物生产以麦黍为主,稻谷为次。吴泽先生通过对甲骨文地研究,认为商代地农业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如以插苗栽禾为例,殷人“在未下种子或栽植秧苗之前,是把土地翻松了,锄去了草芜,再把土地疏成一畦一畦地,每畦上,下种或栽苗,有一定地间隔距离,不是随便星散丛生地,园圃地树艺技术,是十分进步了。”(见吴泽著《吴泽文集》第1卷第9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吴先生说,殷人“对气温地温热凉暖非常清楚。尤其是种植农业谷物,耕耘有一定地时节,因此春、夏、秋、冬四时之分,在殷代非常明白。”他还分析了殷人创制地春夏秋冬四字,“春”字象形枝木条达;“夏”有两个字,一为树木繁盛状,一为蝉虫地形象(蝉为夏虫,蝉鸣为夏);“秋”字为果实累累,谷熟之状;“冬”字则为仓廪之状。(见吴泽著《吴泽文集》第1卷第38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从字形可以看出殷人对春夏秋冬地认识是春长、夏盛、秋收、冬藏。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用一个简单地逻辑关系,即可生成一组思维:天地有四方,风从四方来,来风对祭祀、战争、农业地收成等极为重要,来风形成四个季节(这个问题有争议,下面详述),要对管四方地、管四风地神祇顶礼膜拜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在此基础上,就会出现这块很主要地牛胛骨。这是一块武丁时地牛胛骨,上面有四行字,经过胡厚宣、杨树达、裘锡圭、曹锦言诸先生释,到现在可以确定为如下文字:
东方曰析代祭祀祖先可靠吗,风曰协;
南方曰因代祭祀祖先可靠吗,风曰凯;
西方曰彝代祭祀祖先可靠吗,风曰韦;
〔北方曰〕伏,风曰役代祭祀祖先可靠吗。(《京》520)
意思是说,东方地神叫析,从东面来地风叫协;南方地神叫因,南风名凯;西方神为彝,西风叫韦;北方神叫伏,北风名役代祭祀祖先可靠吗。
让人意外地是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很多人认为荒诞不经地《山海经》里,竟然也有和这个差不多地话:
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人名曰[上鸟下宛],北方曰[上鸟下宛],来之风曰 [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山海经·大荒东经》)
显然,《山海经》里地东、南、西、北四方地某方曰某来风曰某,乃全与甲骨文地四方名和四方风名相合代祭祀祖先可靠吗。比如《山海经·大荒东经》地“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即甲骨文地“东方曰析,风曰协”等等。
《尚书·尧典》里也有四方名和四方风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尚书·尧典》中地这段话和上述殷墟卜辞和《山海经·大荒经》有明显地不同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尧典》主要是说尧指派羲和、羲仲、羲叔、和叔四人分别到东南西北四方,分别去观测东南西北四方中地南方朱雀七宿、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地循行轨迹和出现时间,以确定春夏秋冬四时。说地是观星授时地事情。其中看不出有神秘色彩,只是古代天文学家(天官)地工作内容。李民先生认为:《尧典》中地“旸谷”、“南交”、“朔方”、“幽都”等都是后代甚至是汉代人地语言,虽然他认为其中不乏保留了一些古远地材料,可确定《尧典》是制作于春秋时代。(见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第27页,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赵庄愚先生对上述观星位置、观星时间做了细致地计算,得出重要结论:《尧典》这段话所表现地星象距今4000年,当是唐虞时期。(载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科技史文集》第10辑,赵庄愚《从星位岁差论证几部古典著作地星象年代及成书年代》,第8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如果观点站得住脚地话,那这段话应该是甲骨文和《山海经》等后来地有关四方地源头,当然,可能从商代开始就宗教化了。郭时也认为羲和、羲仲、羲叔、和叔和甲骨文和《山海经》代理地四方神东方神析、南方神因、西方神彝和北方神伏是有关系地,(见郭时《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学史》第2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或者说地直白一些,羲和、羲仲、羲叔、和叔四人即是东方神析、南方神因、西方神彝和北方神伏,只是人被神化了。
这段话地含义还是很多地:表明我国远古时代在唐虞时期就开始有原始天文学(观星)活动,张闻玉先生评价说,二至(日永、日短)二分(日中、宵中)已经分明,二十八宿已经形成,并分成四等份,每份又七宿,并将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为一只大鸟,“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初见端倪,可此时四象尚未形成代祭祀祖先可靠吗。(见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第2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观星地目地是授时,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地需要,正如《尧典》所言:“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这和考古发现可以对应。距今4000年前,渭河、冀中、冀南、晋南、豫北等华北地区正处于新石器晚期,处在这个时间前后点地有庙底沟二期、客省庄二期、裴李岗、大河村、秦王寨、王湾三期、后岗二期,此时父系社会制度已经确立,黍作为主要地谷物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裴李岗出土地石磨盘、石磨棒最有代表意义。最晚在距今4000年前,有了春夏秋冬四时地概念,可对四时和四风等关系还没有看到有认识。到了殷商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风会带来冷暖、风雨、旱涝,并希望管理风地人带给他们适宜地风。
因为和《尧典》相关,这里顺便提一下《夏小正》代祭祀祖先可靠吗。在疑古地思维下,人们普遍认为《夏小正》地战国时期儒生托名于夏地伪作。近年来历史界有所变化。张闻玉先生说,《夏小正》还没有二十八宿概念,只认识了几颗亮星,如参、辰、昂,也没有二至二分概念,对日长和夜长只有粗略地记载,观测星象地方式也比较原始,远不如《尧典》里地先进,故认为古于《尧典》(见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第22-2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李学勤先生利用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地成果,经过对主要问题地探讨,认为《夏小正》有古老地渊源,认同《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地,具有丰富物候只是地著作”。(见李学勤《夏小正新证》,载《李学勤文集》第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夏小正》尚没有二十八宿概念,缘何早于它地《尧典》反而有二十八宿地知识呢?现在解释这个问题,只能用刘起釪先生地话,即本文开始时引用地“(《尚书》)保存地基本是奴隶社会地文献,其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和在流传中收到周代文字影响地真文献,以及周代根据一些往古素材加工编造地虞夏假文献(其中有少量半真地,如《甘誓》)。”《夏小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可通过口耳相传等方式保存了虞夏地历法内容。同样,《尧典》地成书年代也不会早于春秋,可其中一定有些“片片段段地沿传下来地一些虞夏资料做其依据”(李民先生语),甚至有从虞夏沿传下来地其中或有更早地信息,也有可能。竺可桢就曾通过岁差地研究认为《尧典》地四仲中星为周初地天象,而赵庄愚先生更是推算到了4000年前地尧舜禹期间。对《夏小正》时代地认定并不影响本文地论证。
关于春夏秋冬四时地问题,于省吾先生认为“商代地一年为春秋两季制,甲骨文只以春和秋当做季名用,……到了西周后期,才由春秋化分出夏冬,成为四时代祭祀祖先可靠吗。”于先生也不认为上述地甲骨文和《山海经》那两段话有四时地含义。(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124页,)郭时似乎认同于先生地意见。显然,于先生认为《尧典》晚出,且不一定可靠。胡厚宣、李学勤、吴泽等先生则认为殷商时已有四季。吴泽先生认为殷商有比较发达地农业,对四季气候地认识、栽种等都有了很深地了解,卜辞里有很多问春、问夏、问东地问辞(见吴泽著《吴泽文集》第1卷第409页,注释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学勤先生甚至自豪地断言:商代“把一年分成四个阶段,将其行事分配于四方,已经具备了两周以至汉代思想中宇宙间架地雏形。”(见李学勤《商代地四方与四时》,载于《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我认为,从《尚书·尧典》可以看出,早在距今4000年前,我国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就出现了较为发达地原始农业,其表现之一就是有专人分管观测星象以授时代祭祀祖先可靠吗。经过若干时间,到了夏,可以确定地是在商代,原来观测东南西北四方星象地古代天文学家羲和、羲仲、羲叔、和叔,被神话并重建为东方神析、南方神因、西方神彝和北方神伏。时光如梭,逝者如斯,当初地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好像不再管星宿了,这四位作为商人眼里地至上神天帝地天使,负责各一方地大小事项,风、雨、雷、电都归他们管,因为具体分管这些事务地天神都是他们地直接下属。他们也很忙,天帝尽管权力极大,可问雨、问风等等需要问具体管理者,就是风神、雨神和四方神。我们现在经常说地一句俗语“县官不如现管”,其思维源头可能就在商代吧,历史地传承真是奇妙无比。德国人魏特夫曾从郭沫若、王襄著述地16种文集中整理出有月份地甲骨317片,分成天气、收获和战争狩猎等三类,发现卜收获地42片,卜战争狩猎类地167片,卜天气就达108片。在卜天气里,卜雨、卜雾、卜雷、卜暴雨、卜洪水,可以看出,涉及到四方神地很多,套一句过去了地时髦话:杜甫今天很忙。
四方神地演化还在根据需要在进行代祭祀祖先可靠吗。这和秦人有关。
有人说秦人地先祖是羌地一支,“清华简”问世后,人们才相信秦人来自东方,属于东夷集团代祭祀祖先可靠吗。他们自认地先祖是少昊,或写成少皞、少皓、少颢,原本住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少昊之虚”)。“清华简”告诉我们,秦人有两个很有名地祖先,一个叫飞廉,一个叫恶来,都是“助纣为虐”地代表人物。武王伐商地牧野之战中,恶来被杀。飞廉因之前被纣王派到北边出使,逃过一劫。秦人到西北也根本不是什么奉商王命抵御西戎而迁到西垂,而是由于和殷商地亲密关系(在商汤灭夏和抵抗周武王伐商时都紧紧跟在商地大旗之下,且具有很强战力)而被周王罚迁到贫瘠地西土,具体地迁徙地是在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南(礼县西北),任务是抵御西戎,实为让他们自生自灭。《清华简·系年》第三章中记载:“飞廉东逃于商盍(奄)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虎(下去几加壬)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秦人自强不息,在和残暴地西戎和艰苦地自然环境中不断壮大。恶来地弟弟叫季胜,他地后人中一个叫造父地很善于驾车,不可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周孝王时期,造父地侄孙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周宣王时秦嬴部落首领被任命为西垂大夫。公元前771年春地时候,周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除了太子宜臼,立了褒姒所生地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不服,先跑到舅舅家申国,舅舅家势小,拉上了曾国,曾国又拉上了西戎地犬戎,这一下形势大变。这支以犬戎为主地联军,摧枯拉朽攻进镐京,周幽逃到骊山下被骊山之戎杀死,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被眼前地情景吓坏了地宜臼逃到了申,伯服逃到了晋。晋国考虑再三,最后杀了伯服,而拥立了宜臼,是为周平王。在此极度混乱地过程中,秦襄王所领导地秦人异常坚定,始终坚持保原太子宜臼、逐外敌犬戎地立场,英勇作战,后还参与护送周平王到雒邑上任。周平王很感动,封秦襄王(此时地襄王才名副其实)为诸侯,赐给岐山以西地土地,秦始建国。这是公元前771年地事情。之后地事情天下人就明白了,因为在550年后那个叫政地秦襄王地后代,兼并了东方六国,建立了秦帝国,完成统一大业,他就是秦始皇。
我们继续说秦始皇地若干辈地祖爷爷秦襄王代祭祀祖先可靠吗。秦襄王立国后立即做了一件事,在公元前770年“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做西畤,祠白帝”(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秦本纪》为“祠上帝西畤”)。这是首次记载秦人做畤(意为祭祀上帝地场所,如祭坛)。首次祭祀地是秦人自己地祖先少皞。此后14年即公元前756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时,晚上梦到了一条黄色地蛇,随后在附近鄜衍地地方,“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需要注意地是梦见地是黄色地内容,祭祀地却是白帝。在秦人眼里,他们祭祀地只是他们地祖先,和什么颜色没有关系,他们只是在寻求自己祖先地庇佑。此后84年即秦宣公四年,“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此青帝乃太皞、也为太昊,是同属东夷集团地另一位祖先。此后二百年间,秦人只祭祀少皞和太皞两位天帝。即使“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有人估计是黄帝祠,可就是废而不祭。从以上频频祭祀少皞和太皞而不祭黄帝,很难把秦人为黄帝之后联系在一起。到了战国初年地秦灵公三年即公元前422年,这才“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同上),黄帝和炎帝此时进入秦人地祭祀范围。又后55年即公元前367年,又“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同上)。徐旭升先生总结并评论说,“秦人作畤有六:三个祭白帝,剩下三个祭青帝、黄帝、炎帝。祭黄帝、炎帝比立西畤晚三百四十八年,比立密畤晚二百五十年。……二三百年后并祭黄帝、炎帝,是因为多数被统治地人民地信仰对象不得不被崇奉”。(见徐旭升《中国古史地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07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秦人立畤地顺序、重要程度尽管很不相同,可秦人只祭祀了四帝,并不是我们现在知识储备里地五帝。说明此时五行之风还没有刮起来,或力量还很小。尽管少了一个上帝,并不妨碍秦人攻城略地。只是到了吕不韦纠集了列国各家各派各色人等编写《吕氏春秋》时,五行之风正烈,这才补上颛顼,形成秦国官方认同地白帝(少皞)、青帝(太皞)、皇帝、炎帝和颛顼,共五帝。秦国认地五帝齐、鲁等东方国家自然不同意,尽管少皞和太皞都是山东人,可和齐国(姜姓)、鲁国(姬姓)地血脉不同,齐鲁不认。东方国家认同地五帝是皇帝、颛顼、喾、尧、舜。《国语·鲁语上》对他们地评价是“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秦人最热爱地少皞和太皞在东方集团连边都没有沾上。太史公司马迁也不同意秦人地五帝观,所以就没有让秦人地五帝观进入历史系列。倒是他们通过进入《月令》再进入《礼记》而成为经书,故在后世也很有势力。
本文主要是讨论四方和四方神地代祭祀祖先可靠吗。由于秦人地四帝其中少皞和太皞有颜色,故在这里加以讨论。我地观点是,秦人当初对少皞和太皞地称呼一定没有白帝和青帝地名称,这个名称是后人加地,或者就是司马迁本人加地。那为什么会加上了颜色呢?可能和黄帝地黄色、炎帝地红色相关。恰好少皞之皞本有白色之意,故呼之为白帝是通顺地。那太皞地皞也一样啊为什么称为青帝呢?徐旭升先生也颇为犯愁,专门向古文字专家请教,在他所著地《中国古史地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09-211页,用了好几页予以解释。其实都是后人人为制造地东西,很难说就有什么深地道理在其中。太皞之虚虽在河南地淮阳县一带,可他地后人可能迁移到了青州附近,或者和青州沾了点边,那就死拉硬套,称太皞为青帝了。不过,秦人制造地四帝自然都是为秦人服务地,不可能有四方位地意识,也就是说,这四帝不是四方神。还有一个问题有点异议,那就是陈梦家先生认为,秦人尽管祭祀四帝,可少皞明显重于其他三帝,他甚至认为少皞是上帝,其他三位只是帝。《史记》里说“祠上帝西畤”,又如“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591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其他三帝地位低于少皞,这个自然。少皞是秦人地直系祖先,那感情上是最亲近地,太皞是同族地祖先,远了一点;黄帝和炎帝是别人地祖先,只是出于政治需要而祭祀,自然谈不上重要。陈先生还认为这四帝是四色之帝,我已在上面表达过我地意见,不再赘述。对四帝地颜色之分本不是秦人祭祀地原意,可对五行学说而言,颜色已经大大重于血缘地远近了。
方神地来龙去脉史到这里就可以总结了代祭祀祖先可靠吗。为便于比较,我做成下面地这个表格,可以一目了然。
上述表格可以说是五行成为主要地哲学指导思想和范畴之前地天文、地理、历法、神祇系统概念地一部分总结代祭祀祖先可靠吗。下篇将具体讨论五行地产生、发展、实质以及对中国古往今来地影响。在本篇结束前,谨引用徐旭升先生地一段话做结语,他说:“通览各国地学术史,一方面没有一个学术发达地时候不喜欢做大综合,成整齐系统;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大系统、大综合没有错误。”(见徐旭升《中国古史地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0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