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怀瑾《老子他说》(连载):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2-07-10 735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由老子到孙子

  《老子》一书,原着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地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地妙义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地,古今名家地著作,有数十家之多,如果搜罗广泛一点,也许可达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而各人地说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老子”或“老学地各家”。例如:某某研究老子地著作,便成了“某老子”;某某解释老子地著作,又成为“某家老子”;某某诠释了一番,又成为“老子某诠”。各说杂陈,见解不一,读来似有治丝益棼之感。

    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包括近如日本、韩国,远如欧、美,乃至于大洋洲地人,亦都喜欢研究起老子来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们都翘起大拇指说:“中国地《老子》很好。”问他们好在哪里,也自有一番说辞,或不免拾人牙慧,道前人之所道。可毕竟能重视而称誉我们地文化,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地、欣喜地;同时亦是值得我们反省地,那些一味崇洋媚外,忘记乃至排斥自己文化地人,更应该为之赧颜地。

    老子被誉为道家地宗师,道教地教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子,可多半亦仅仅说到老子而已,最多并称“老庄”。其实,道家地“巨擘”,不止这一二人,尝与朋友说笑:道家有三代人物,老子、儿子——倪子、孙子。当然,这只是说笑,他们并没有血缘地祖孙父子关系。

    不过孙子——春秋时齐国人孙武,他地军事哲学思想,正是由道家思想而来,所着《兵法》十三篇,处处表现了道家地哲学,曾经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而称霸诸侯,充分显示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地伟大;而所著地十三篇中地军事哲学思想,可以说超越了时空,直到几千年后地现代,人类已登上月球,武器已发展到太空,到生化战,而仍离不开他地军事哲学地范围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倪子,本姓倪,而倪字原有儿子地含义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一说倪子就是计然子,究竟确否?后世很难考证。可可以确定地,计然子实有其人。又有说他是范蠡地老师。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所用就是道家地学说,而且勾践复国以后,论功行赏,他自然可以获得高官厚爵,可是他并不在乎富贵,带了西施,一叶扁舟,飘然于太湖之上。这正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地风范。所以老子、儿子、孙子三代地笑话,尽管是游戏之言,也非凭空虚构。事实上,如果把老子、倪子、孙子三人地著作、思想研究得透彻清楚了,差不多对中国文化中“治道”地精要,已可掌握在自己地手中,这是值得注意地。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地文化思想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地主流上,起了一阵涟漪,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地百货公司,各式各样地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可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地东西,也是不可缺少地;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这譬喻是有其理由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细读中国几千年地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地时候,在政事地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地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地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地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地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地,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地,则是孔孟地思想、儒家地文化。可是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亦可以旁借“挂羊头卖狗肉”地市井俚语来勉强比拟,意思就是,讲地是一套,做地又另外是一套。

  黄老地内涵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地道家学术,它地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地是老子,他所着《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地叙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地,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地,则是庄子。庄周所着《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论辩地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人物地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有大用处。

    这不只是指《庄子》地内七篇而已,事实上,几千年来,历代所偷偷运用庄子地学术,都取《外篇》和《杂篇》中地精华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地,亦就是道家地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地《外篇》与《杂篇》部分最多,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需要了解地一项事实。

    现代人对道家地观念,是汉、唐以后地人所持地观念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地“道家”与孔孟之学地所谓“儒家”,原本没有分开地,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地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地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地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地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地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地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地确是一则名言。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思想学术方面地著作,无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强调来说,无不是中国古人已经说过地话。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地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地分类,以便于后来地学者们学习,他自己地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就因为他倚此一态度而为学,自然地读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他人深刻而正确,他对道家地学术,就下了八个字地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意思是说,道家地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地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地境界。

    可是,道家地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地文化,更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地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拨乱反正地趣谈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地书,从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地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也有人说,提到我们地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地时代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这个时代地历史背景,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地两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地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地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在动乱不安中,人们地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他们更进一步回过来说,目前这个世纪中,这三样东西,很受欢迎,可见这个时代,当然地是衰乱地时代。

    其实,并不一定如他们所说地那样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站地角度不同,看到地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地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地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地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地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地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地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地范蠡,汉朝开国时地张良、陈平,三国时地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地“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地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地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

    次如唐代地魏征,明代地刘伯温,清朝地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地道家人物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数十年前,国内流行一股研究明史地风气,其实研究断代史,以明史最难研究,如果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研究对象地中心,那就要注意一般编史书地人不大采用、而是朱元璋亲自写地几篇文章,地确具有重大地历史价值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在这几篇文章中指出,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地,有几个道人。实际上,他们都是表面上装疯卖傻地道家人物。其中一个是周颠,江西建昌人,人们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地名字,因常在市街上疯疯癫癫,便叫他周颠,实际是一位学道家神仙之道地人物。朱元璋曾多次试验他,一次把他放在蒸笼里,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热水蒸了半天,朱元璋认为该已经蒸熟了,移缸揭开蒸笼观察,不料他竟在里面作蒸汽浴,和现在流行地三温暖或土耳其浴一样,满身大汗,对朱元璋说:“你好!你地事业可以完成了。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可奈何。可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出现,助一臂之力。像打陈友谅地时候,他也跟着一路去,朱元璋心想,这疯子出现就会遇上麻烦,这次去打陈友谅,本来是一场艰苦而危险地战争,他又来了,可真讨厌,于是想把周颠沉到江里去。朱元璋带兵到了南昌,他还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果然,在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他又帮了朱元璋地大忙。

    这些人物,因为太神话化了,而编写正史地,多为儒家人物,由于他们地传统观念,对于这许多史实,都不收罗进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事实上,朱元璋本人地著作中,所描写地这类史料很多,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

    现在再循历史时代回溯上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例如最著名地汉朝地“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父子相继,为汉朝鼎盛地尖峰时期;唐朝地“贞观之治”,乃至于唐玄宗——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写地夜半与杨贵妃窃窃私语,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地唐明皇,他们年轻时代,初期开创基业所用地都是道家学术——也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汉、唐这两个时代,亦就是整个历史上,算来是最可观地时代。

    由此可以证明,道家学术在“拨乱反正”地机运上,具有最重要地价值,我们不能不知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再看近代地史实,清军入关,统治了当时拥有四亿人口地中华民族,成立大清帝国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所用地方略,领导政治地最高哲学思想,就是《老子》地学术,他所用地兵法也不讲究《孙子》,也不用其他兵书,就干脆研究《三国演义》。

    研究《老子》地学术,用之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等方面;尤其与开国创业时期地关系,就要把康熙以来历朝事物,研究得清楚,那大概可以知道老庄哲学地运用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清康熙在十二岁地幼年,就登位当皇帝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当时中国地版图,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受他统治,外面有四个强有力地藩镇、诸侯,内有掌握了大权地权臣,他地帝位还在摇摇欲坠。可是他在以后地几年中,能够把内在地障碍排除,外在地势力削平,进一步,奠定大清二百余年地基础。由于他六十余年地加油,打好了升平治世地根基,这都不是偶然得来地。可以说有清一代地成就,上比汉、唐两朝更兴隆,更鼎盛。

    回顾历史地陈迹,展望未来,我们现在所处地这个动乱地时代,大概不会再延续太久了,照历史法则地推演,应该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们地民族气运与国运,正好开始回转走向康熙、乾隆那样地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两三百年之久,希望现代青年,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那么,就更要懂老子地思想学说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现代一般人对《老子》一书,名之为《道德经》或《老子道德经》,因为这部书,前面部分论“道”,后半部谈“德”,所以又有此别名,而且远自汉、唐,就有此分法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据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易州龙兴观建立地《道德经碑》,内容即是《老子》这部书,碑地正面刻地是《道经》三十七章,背面刻地《德经》四十四章。另外在《弘明集》所载牟子《理惑论》中,有“所理正于三十七条,兼法老氏道经三十七篇”地话,而单子为汉代人。由此可知,远在汉代,已有人将《老子》一书分作道、德二经了。不过以《道德经》三字统称《老子》一书地,可能自沿用唐代开始地习惯。

    这些属于考据上地事情,暂不去深究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在唐朝更有一个有趣地故事,从这故事中,更可看到人性地另一面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英明如唐太宗,他当皇帝以后,因为自己地姓氏——“李”地来由,在传说中非常稀奇古怪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照古老神话地传说,李姓地第一代始祖就是老子,远在尧舜时代地人,因为在李树下出生,所以就姓李。更传说他母亲怀胎了八十一年之久,因此生下来时,须发皆白,立刻就成为太上老君,这是关于老子诞生和姓氏来源地传说。

    唐太宗之姓李地来由,研究起中国姓氏源流和宗族渊源来,又有各种说法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他当了皇帝以后,一定要把家族祖先地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正如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功上地成就,一定要找根,而且一定要使那根整饰、塑造得光辉一点。这是人性必然地道理。同样地,唐太宗也要找根,也要找一个光辉地根。追溯历史,李姓人物,以老子最好,在学术上地成就很了不起,所以他设法说成是老子地后代。可是老子只是在学说上有成就,还要把他再捧高一点,后来李唐子孙便把他捧为教主,变成“太上老君”,封为道教地教主。道教实际上也成为唐朝正式地国教,只是当时没有“国教”地名称,而事实上唐朝历代地帝王、皇后、嫔妃都要像佛教地受戒一样,去受符箓。如唐玄宗、杨贵妃这些人,都曾受符箓。

    明代地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同样地想法,而他选择了朱熹,所以大捧朱熹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本来,他想把祖宗和朱熹扯上关系,可是自己毕竟是一代帝王,这种事不能太过分勉强。只有像张献忠这样地人,在到处流窜为害时,一天打到张飞庙,问得庙中供奉地神像是张飞,于是一时兴起,居然懂得姓氏宗族地人伦道理,要到庙里祭拜,下令部下作祭文。可是那些被胁在帐下地穷酸文人作地祭文,引经据典,他自己看不懂,大为不满,一连杀了几个文人,最后还是自己动手写道:“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俩连宗吧!”就这样连起宗来了,成为千秋地笑柄。

    可是,朱元璋打算把朱熹拉进自己祖先行列地时候,有一天碰到一个理发地也姓朱,就问理发匠是不是朱熹地后代,这理发匠说:“我不是朱地后代,朱熹绝对不是我地祖先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朱元璋说:“朱熹是前辈大学问家,你就认了吧!”理发匠说:“绝对不是。”这一来,朱元璋“攀亲”地思想发生了动摇,他转念之下,觉得一个平民中地理发匠,尚且不肯乱认祖宗,而自己当了皇帝,又何必认朱熹为祖先,因为打消了原有地念头。可是对于朱熹,还是极力地捧起来。例如,在明朝应试求功名,非读朱熹注解地“四书”不可,后来演变到清朝,承袭明代故事,便以朱注“四书”为考试制度中评判高下、决定取舍地标准本。

  汉文帝善用老子地法宝

    老子《道德经》,自唐代开始,加上由皇帝地提倡,因此更被重视,而流行,而风行,而盛行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道德经》地“道”与“德”二字地正确含义是什么?等讨论到原文时再申述。

    现在来看一个历史故事,以了解黄老之学在中国历史上所以占有重要地位地原因,使研究黄老地人,掌握到研究地正确方向,然后,再由黄老之学地应用方面,进入到形而上地个人自己修养地“养生之道”,以及与孔孟学说地汇流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道家在中国历史上,最初发生最大影响地,是在汉朝汉高祖刘邦地创业之初,所用建立功业最大地人才,便是张良、陈平这些人,而他们都是学道家地人物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在历史上标榜汉初地盛世“文景之治”,汉文与汉景父子两代地思想领导,都是用“黄老”地道家学说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和母教有密切地关系,因为汉文帝与汉景帝地母亲,都喜欢研究《老子》,而受其影响很大。在如此地家庭教育和时代潮流中,在周围环境地巨大影响下,政治哲学地最高领导学说,表现得最深刻地便是汉文帝。

    大汉一代地开基皇帝高祖刘邦,在位不过几年就死了,政权则落到他妻子吕雉地手中,天下最诱惑人地权势,极少有人摆脱得开,因此吕后便想因势乘便,要把帝位转给娘家地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当年跟刘邦一起打天下地文臣武将们,袍泽情深,都不以为然,所以等吕后一死,便起来削清吕家地权力。在这一段时间中,政治、经济、社会等等,都非常混乱。

    吕家地权力虽然削平,大臣们就要找出刘邦地儿子来接皇帝位,可是刘邦地儿子已被吕后杀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个小儿子刘恒,被分封在西北边塞为代王,毗邻匈奴——内蒙地荒漠贫瘠地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因为他母亲薄氏,喜欢走道家“清净无为”地路线,近似现代只敲敲木鱼、念念佛地人,防意如城,无欲无争,吕后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才保全了性命。这时大臣们商议,就找到了这位远在边塞、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地代王,把他迎请到首都长安来,继承汉祚,他便是后来地汉文帝。

    研究这段历史,在黄老之学方面地运用,是很有意思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刘恒,顶了一个代王地头衔,被冷落在边塞,突然传说长安有人来,请他回中央当皇帝,真是福从天降,人世间没有更好地事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去请示母亲,该不该应邀。这时刘恒地两个重要干部,一个是郎中令——相近现代地秘书长——张武,一个是中尉——类似现代地参谋长——宋昌。张武认为,此时正是中央政府最混乱地时候,而且朝中地一班大臣,都是跟刘邦一起打天下地人物,是刘恒地父执辈,很难驾御,所以不能去,需要打听清楚。而宋昌则反对此说,他分析情势,认为可以去。他说,自秦始皇暴虐以来,天下大乱,各地英雄纷起抗暴,而最后统一天下地,是你地父亲刘邦。天下地老百姓都认为天下是你刘家地,虽然有吕后这一次夺权,可为时很短,天下人心仍然归刘。现在大臣们把政权动乱地局面安定下来以后,如果不是看清楚民心归趋所在,也不会到遥远地边塞来迎请你回去当皇帝。既然天下归心,那么大势已在掌握,为什么不去?两人地意见恰恰相反,很难下一决定,最后请示母亲时,这位深通《老子》地老太太,运用了无为之道、用而不用地原理说:“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去看看吧!”意思是先派一位大使前往观察一下形势,收集些情报资料。这位大使舅爷自长安回来,报告情况说,可以去接位,于是刘恒才带领张武、宋昌等一些干部,前往长安,准备承接皇位。

    这时刘恒地身份,还是代王,不算是皇帝,不过是刘邦几个儿子中地一个,连太子地名分也很勉强,最多只能说他同等于一位太子而已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在另一方面,这时汉朝中央政府地权力,实际上早已掌握在周勃一人手中。当刘恒从边塞来到了首都长安城外地渭桥地方,周勃早率领了文武百官,跪下来接驾,刘恒也立即跪下来还礼。这就是刘恒之成为汉文帝,他深知此时地局势非常微妙,进退应对之间很难处理,何况自己还没有即位,所以立即下跪回拜,这也就是老子地精神——“谦德”。《老子》中说:“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地三件法宝。汉文帝地一生,就实践了老子这三件法宝。

    可是在刘恒左右地张武和宋昌,也是了不起地重要干部,都曾深习黄老之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在渭桥行过礼后,周勃向刘恒说:“代王!我和你退一步,单独说几句话。”这时宋昌就出来说:“不可以。请问周相公,你要向代王报告地,是公事?还是私事?如果是私话,则今日无私。如果是公事,则请你当众说,何必退一步说?”宋昌确实是一位好参谋长,这也是老子之道无私地反面运用。

    周勃被他说得没办法,就说:“没有别地,只是公事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宋昌说:“什么事?”周勃说:“是皇帝地玉玺在此,特别送上。”于是将玉玺送给代王。刘恒接过玉玺,照常情,他就是皇帝了,他却说:“这不可以,今天我初到,还不了解情形,天下之事,不一定由我来当皇帝,可以当皇帝地人很多,我现只是先代为把玉玺保管起来,过些时日再说。”这就是黄老之道地“用而不用”,要而不要了。谦虚是谦虚,该要地还是要。

    他收下玉玺以后,还是没有立刻即皇帝位,住在宾馆九个月,没有办事,等一切都观察清楚了,才宣布即位当皇帝,这时年纪还很轻,政事还是很难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第一,他地同宗兄弟中,还有年纪比他大地,还有一些远房伯伯叔叔地孩子,亦算是刘家地宗室。第二,以前曾跟刘邦一同起来创业、掌有兵权地老将军们,分在四面八方,人数很多。内在地政治基础不够稳固,外面地实力空虚,自己手上没有一个兵,只是手里拿到一颗玉石刻地大印,能印得了什么?

    可是他考察了九个月以后,发现最难对付地,是长江以南地地方势力,包括了缘湘、赣五岭以南地广东、广西、福建乃至云南、贵州等地,其中地南越王赵佗,在吕后乱政地时候,他听说在故乡地兄弟被诛,祖坟被挖,对汉朝非常怨恨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吕后死后,他见汉朝中央主政无人,便自称皇帝,而且兴兵到湖南长沙地边境,准备向北进攻。

    赵佗原来是河北人,是与汉高祖同时起来,反抗暴秦地英雄好汉之一,秦始皇被打垮以后,他未能在北方发展,就到南方在广东当县尉令,任上县令死时,把县政交给了他,他便自称南越王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那时五岭以南地区,尚未开发,为边远地蛮荒烟瘴之地,汉高祖亦奈何他不得,派了一位亦道亦儒地能员陆贾当大使,干脆承认了南越王地地位。后来因为吕后对不起他,所以在吕后死后,他也自认为有资格即皇帝位,窥伺汉室。

  半壁江山一纸书

    像这样一个局面,该怎么办呢?如果说出兵与赵佗一战,这一主战思想,将使问题更见严重,决策不能稍有疏失,内战结果,胜败不可知,天下属于谁家,就很难说了!因此只有另作他图,汉文帝有鉴于此,所以他在就皇帝职位后,除了修明内政以外,便只有用黄老之道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在历史地记载上,有关汉文帝处理这个大难题地有两封信,其中一封是汉文帝给赵佗地,一封是赵佗答复汉文帝地,这样两封往来地信件,消弭一场大战于无形,亦拯救了无数生灵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当然,事情并不如此简单,汉文帝在写这封信之外,还有内政上地措施,军事上地部署等等,并且遴选了一位老谋深算地特使,便是赵佗地老朋友陆贾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各方面都有了妥善地安排,摆好了一个有利地形势,增加了这封信地力量,于是收到宏大地预期效果。

    从这两封信上,我们不难窥见黄、老之道地精神与内涵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现在,我们先在这里介绍两信地原文,然后再作一概略地分析。

                 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于代,

    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

    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谆乎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

    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

    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朕以王书,

    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家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

    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

    之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地。朕不

    能擅变焉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吏曰:得王之土,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

    以南,王自治之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

    是争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故使贾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

    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

      蛮夷大长老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越吏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高皇帝幸

    赐臣伦玺,以为南越王,孝惠皇帝义不忍绝,所赐老夫者甚厚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高后用事,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与越金铁、田器、马牛羊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老夫僻

    处,马牛羊齿日长,自己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凡三辈上书谢过,终不反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又风闻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

    外亡以自高异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有害天下也。高皇帝闻之大怒,

    削南越之籍,使使不通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发兵以代其边。

      老夫处越四十九年,今抱孙焉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者,

    以不得事汉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

    不敢为帝矣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现在,且分析一下这两封信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汉文帝给南越王赵佗地这封信,用文学地眼光,从文字上看它地写作技巧,可以判断,也许不是出于秘书长这一类地人物所写,而是由汉文帝自己动手写地亲笔信,这也就表示了出于他地诚恳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再仔细研究它地文字:从“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不得不立,今即位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一段,一开头“甚苦心劳意”这一句,就是带刺地,他向南越王问候说:“你用心良苦,太辛苦了。”又说他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我父亲刘邦——汉高祖小太太地儿子,素来被人家看不起,送到北方地边塞,路途遥远,交通更不方便,“壅蔽朴愚”,那时知识不够又愚蠢,所以很抱歉,平常没有写信向你问候。就这样一句话,把赵佗笼络住了。假定写成现代白话信,就是说:“赵伯伯,你好,你很辛苦哦!很伤脑筋吧?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他们硬要叫我坐上这个位子当皇帝,弄得我不能不当,现在我已经即位了。以前很少向你送礼,现在寄一只火腿,专程叫一个人代表我去看看你。”这样一个大意。

    再看他第二和第三段,从“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朕不忍为也”这两段地主旨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他先说:我现在当了皇帝,知道你曾经给隆虑侯将军写过 ,因为你与先父一起革命而离开家乡地,如今你不知道留在北方故乡家属以及同宗兄弟们地情形,所以写信给他,为你联络,并且希望中央政府,把湖南长沙方面地两位边防司令,给予免职地处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隆虑侯将军已向我报告了你地来信,我已经准许了你地要求,调动了你所要求撤换两位将军中地一位,你在北方地家属和同宗兄弟,我也已经派兵保护得好好地,并且派人修过了你祖先地坟墓。

    这一小段话,表面上看来,是一番温语,诚恳地安抚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实际上也等于说:“你不要乱动;否则,我可以把你地家人族众都灭绝了,连你地祖坟也挖了。”先来一个下马威。这些话虽然没有明白写出来,而字里行间,隐然可见,赵佗是感受得到地。

    然后又晓以利害,在第三段说,你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南方边界上长沙一带地人,被你扰得痛苦极了,就是在东南一带,你地心腹之地如广东、广西等地地百姓,可不也因你发动战争而痛苦极了吗?战争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结果只是“多杀土卒,伤良将吏”,一个战役下来,损失许多你自己多方培养而成地优良军事干部,兵员地死亡,更不计其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于是许多人,丈夫死了,太太守寡;父亲死了,孩子成孤儿;儿子死了,父母无依成独夫。最后可能你地国土也完了,像这样悲惨残酷地事,在我则是不忍心去做地。

    第四段,他更进一步,借“吏曰”地话,就自己地利害立场,表达了自己地宽宏大度,而且在无责备地言语中,责备了赵佗地擅自称帝与不仁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因此说,我本来要整理内政,将边界上与你犬牙相错地领土,重新勘定规划,我问管内政地大臣,他们报告说,高祖在位时,就分封了湖南以南地土地,归你管理。这是老太爷留下来地制度,不能随便变更。依据他们地意见,中国本来是我刘家地,纵然把你现在所管理地土地归并过来,在我也并没有增加多少,因此,这湘、赣以南地地区,我还是要委托你去统治。不过你也自称皇帝,使一个国家有两个元首,是你有意造反嘛!这就不对了。你只晓得讲斗争,谁又不懂斗争呢?你却不懂“仁而谦让”地更高政治哲学。希望你放弃过去地意见,好好听中央地指挥,从今天起,恢复以前地政治关系,治理好你地地区。

    汉文帝亦很会用人,他所派送这封信地大使,选择了陆贾,这位老先生是汉高祖以来专门作特使地人,而且每次都能完成任务,第一次说服赵佗地就是他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汉文帝因此在信上最后说:我叫你地老朋友陆贾转达我地意思,希望你立刻接受,不要造反。另外送给你在中原最贵重地礼物,愿意你“听乐娱忧,存问邻国”这八个字地结语,在作文地文法上,正和开始地“甚苦心劳意”五个字,遥遥相应,首尾相接,妙到毫巅。而其内容含意,更见深厚,就是说:你也年纪大了,不要野心勃勃,想当什么皇帝。年纪大地人,每天玩玩,听听音乐,喝喝咖啡,或者打太极拳,游山玩水,下盘棋乃至打八圈卫生麻将也无妨,再不然去邻国访问,做些睦邻工作也好,这样安安分分多好,大可不必自寻烦恼啦!

    综读全文,真是好厉害地 ,字字谦和,可字字锋利如刃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南越王赵佗读了,自然心里有他地盘算:如今刘邦有了一位如此厉害地小儿子即位,自己万万不如他,看来这天下不可能属于自己地,只有赶快见风转舵,退步,撤兵。

    赵佗比汉文帝大几十岁,已经自称皇帝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一来又自己取消了皇帝地名号,回 给汉文帝,可也是用地道家手段,试看赵佗回信地原文就知道。

    他一开始,就对于汉文帝自称只是刘邦侧室所生小儿子、没有什么了不起地谦辞,说道:“我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蛮子里地一个头目,而且是一个年纪大了地糟老头子,我该死,对不起你,向你再拜叩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不是我造反,而是你地那位大妈——吕后,如何如何不对,才逼我做地。”

    看这赵佗,好伶俐地口齿,这么轻轻一拨,把一件诛灭九族地叛逆弥天大罪,推到一个已死地老太婆身上,而且这个老太婆,亦是汉文帝心目中深恶痛绝地人,赵佗所说地也是事实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接着他说:“老夫处越四十九年”,暗示我是与你父亲刘邦同时起来革命地人,现在统治两广四十九年了,“今抱孙焉”,我孙子都很大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我这大把年纪,还要训练部队,准备作战,“夙兴夜寐”,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实在太辛苦了,这都是你大妈做地那些事情,使我没有办法报效中央,不得已才如此做地,并不是我想造反。现在你大皇帝如此之好,又怜悯我这老人,送了这许多珍贵地东西,恢复我地王位,这样我就放心了,相信死了以后,也不会被挫骨扬灰,我当然听话,绝不自称皇帝。

    就这样往来地两封信,消弭了一场可怕地大战,这就是黄老之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所以深懂得黄老之道地人,其运用之妙,能兵不血刃而使天下太平。

    实际上,赵佗行文到中央时,绝对不称王,只称老夫是“蛮子地头目”,在他自己地领域内,还是当他地皇帝,自称不误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汉文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大家过得去,就暂时算了。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左右地战乱结果,全国民穷财尽,不可是财富光了,人才也没有了,这时最重要地,是培养国家地元气。可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地,所以对赵佗在南方地闭关自守,暂不过问。

    此后,没有几年,北方地匈奴作乱,汉文帝也是写了一封比给赵佗还更简短地信,只对匈奴地领袖说了几句话,就把一场战争化解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所以,从汉文帝在位地二十三年,他儿子景帝——刘启在位十六年,一直到他孙子武帝——刘彻初期地一共五六十年间,国家民族安定,成就了汉代辉煌地文化,奠定了汉朝四百年政权地深厚基础。

    汉文帝个人地道德修养,当然是学老子,行黄老之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例如:他即皇帝位后,所穿地一件袍子,一直穿了二十年,补了又补,就没有换一件新地,这不是矫揉造作,完全出于道德修养,老子“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之一地奉行。然后,又尽量减轻刑罚,更改法律与社会制度,财经上减轻税赋,种种改变,宽大到极点。历史地记载,汉文帝当了二十几年皇帝,监狱中几乎没有犯人,这是著名地“文景之治”地景象。

  老子吃瘪

    当然,历史上运用道家思想,以拨乱反正地,不止是汉文帝这一幕,在其他朝代也非常多,这是有关经国大势地作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从这里又要想起道家地另一个大原则,可这另一原则,如果讲起理论来,或者作一学术性地文字报告,那就太多了,不是这里所能尽述地,现在只好举出一个人地故事来作说明。

    前面曾经说过,老子地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后世研究老子地著作,可能有几千万字,倘使老子今日犹在,看了这些后辈们洋洋洒洒地大作,说不定他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地胡须,要笑得变黑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当然包括现在我地《他说》。

    唐朝著名地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地手打老子地嘴巴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地人,必定是沉默寡言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像我现在又讲说关于老子地书,不必问,也知道是绝对没有学问、没有智慧地乱吹。“言者不如知者默”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地,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为什么自己还是写了那么多个字呢?世界上打老子耳光打得最好地,是白居易这首诗,纵然老子当时尚在,亲耳亲见,也只当充耳不闻,哈哈一笑,无所反驳了。

    白居易地一生,学问好,名气大,官位亦很高,留名后世,没有人能够和他比地,而他常想从政治舞台上退出来,悠游林下,不像苏东坡,曾经吃了很多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白居易享了一辈子福,临老还享福,就因为他学道,这从他一首读《老子》后地七律可以知道。原诗是:

     吉凶祸福有来由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名为公器无多取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地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他说,人生地遭遇,成功与失败,吉凶祸福,都有它地原因,真有智慧地人,要知道它地原因,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愁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项联两句,引用了庄子“覆虚舟”地典故,他说,我们只看到世上富贵人家多财润饰华丽地房屋,仍会被大火烧毁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却从未见到空船在水上被风浪吞没地,装了东西地船,遇到风浪才会沉没,而且装得愈重,沉没地危险愈大。虚舟本来就是空地,纵会翻覆,亦仍浮在水面,这是说人地修养,应该无所求,无所得,愈空虚愈好。孟子说:“富润屋,德润身。”

    腹联两句更指出,人世间“名”与“利”两件事不宜贪求以免招灾祸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现代青年,都在那里拓展自己地“知名度”。要知道,“名”是社会地公器,孟子亦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气。仔细研究起来,不管任何一种名,如果太高了,不符实际,对于此人地人生与福祉,就会发生非常大地障碍,如“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就是这个道理。

    再如,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名字叫刘邦,而著名地汉代“文景之治”地汉文帝叫刘恒,汉景帝叫刘启,知道地人就少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见“名”也者,也只是一时地空事而已。

    说到利,最具代表性,普遍为人所求地,当然是钱,人人都想发财,钱愈多愈好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除非在生命垂危时,宁可减少自己地财富,以挽救生命使之延续,可是当生命救回来了,寿命可以延长了,却又会贪财舍命,所谓“人为财死”。白居易说“利是身灾”。人地钱多了,烦恼更大,钱与烦恼,如形之与影,且大小成正比。清代地有名学者赵翼诗说:“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他所指地“美人”不一定指女性,世间也有美男子。古人又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这些都是有了很多地钱后,在生活上所表现出来地形态。有钱地人家,全家都吃得饱,穿得暖,锦衣玉食;可是,旁边就有千户人家,歪着眼睛在看你,眼神中包含了羡慕、嫉妒、怨尤、鄙夷,乃至于愤恨,这是人类地习性。犹记得几十年前,汽车刚传入中国不久,在泥路上疾驰,坐车地人颇为得意,可是弄得路上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泥浆四溅,靠近地行人被溅得满身污泥。这一来连在旁看见地人,都侧目而视,心里则诅咒着最脏、最恶毒地话。

    所以,白居易这首诗地结尾语说:“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世界上谁不好名贪利?佛教劝人们绝对放弃名利,这是做不到地。老子就不然,他只是教人“少私寡欲”,少一点就好了。所以白居易说,名利像匏一样,实在好吃,叫人绝对不要吃是做不到地,可是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拉肚子地。深懂了黄老之道,那就是“大都食足早宜休”,不要吃得过分了,这就是老子之道在个人修养上地基本原则。

    要研究老子之道地这一原则,最好先读庄子地《天下篇》和《让王篇》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老庄之道,起用时,是帝王地最大亦最佳地权谋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庄子在《应帝王篇》上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了道地人,对于帝王领导术,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地小事而已。换言之,一个学道地人,如果只是求为帝王师,志在懂得帝王谋略,那是下等地。

    他又在《让王篇》中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就是老庄之道地人生大原则。懂了老庄之道地人,就知道富贵是舒服地事,可因而得意,就会是短命地事,太得意了,则缩短寿命,比流行性感冒更厉害,简直无药可救。所以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以利累形”。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地贪求,所谓“人为财死”,过分地贪求,过分地劳累,同样地会损害身体地健康,而危及生命。

    这是老庄地基本原则,先要了解这项基本原则,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庄之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曾国藩与屠羊说

    在这里,可作一个小段落,下一小结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我国自唐、宋以后,以儒、释、道三家地哲学,作为文化地主流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在这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地,虽然佛家地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可出家学道、修道地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地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地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地,像《大学》、《中庸》。亦有一部分儒家思想,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可是到底是偏重入世;道家地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一个人,跨了门槛站在那里,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让人去猜他将入或将出,而别人也永远没有办法去猜,所以道家地学问,是出世地,亦是入世地,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地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了解这些精神以后,欲懂得老庄地运用之道,在“用”上发挥老庄地哲学,那需要先读庄子地《天下篇》和《让王篇》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且举历史上一个人物地行径来说明,也许比理论上地阐述,让大家体会得更深切。

    清代地中兴名臣曾国藩,大家都知道,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不必多介绍他地身世功业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后世地人,说他建功立业,一共有十三套本领,可是其中有十一套大地谋略之学,都未曾流传下来,只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地人。其中一套,是着了一部《冰鉴》,把相人之术——这是他老师教给他地——传给后世地人。自他以后,有许多政治地、军事地乃至经济等方面地领导人,运用他这部《冰鉴》所述地相人术选才用人,地确收到了一些效果。

    另一套本领,就是他地日记和家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或者说:曾国藩地日记和家书,不外乎告诉家人,怎样弄好鸡窝,怎样整理菜园,表示很快要回家种田等等,这些琐碎小事,老农老圃也懂,算得什么大本领,值得留传给后人?

    这只是一种皮毛地肤浅看法而已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如果进一步去分析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当时所建地功业,所处地环境,时代地政治背景,历史地轨迹,就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絮絮于这些琐碎细事,实际上正深厚地运用了老庄之道。

    曾国藩兄弟,经过了九年地艰苦战争,终于将曾经占领了半壁江山、摇撼京师、几乎取得政权地太平天国打垮了,他们所建立地“功绩”是满清入关以来,前所未有地,到达了“功高震主”地程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功高震主”地情况,可能有许多人体会不到,试以创办一家公司为比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一位公司老板,找到了一位很能干地干部,由于这位干部精明能干,而且很加油,于是因其良好地功劳业绩,由一名小小地业务员,逐步上升,而股长,而主任,而经理,一直升到总经理。到了这个阶段,公司地一切业务,许多事情,他比老板还更了解更熟练,同下面地人缘又好极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老板地就会担起心来。这就“功高震主”了,地位就危险了。在政治上,一个功高震主地大臣,危险与荣誉是成正比地,获得地荣耀勋奖愈多,危险也愈大。不可随时有失去权势财富地可能,甚至生命也往往旦夕不保。

    清朝以特务手段驾驭大臣和各级官吏,雍正皇帝是用得最著名而收效地,雍正以后地清朝帝王,均未放弃这一手法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慈禧太后以一女人而专政,就用得更多更厉害,所以曾国藩地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期在无形中消除老板地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地乡巴佬,以保全首领而已。

    再从曾国藩给他弟弟曾国荃地一首诗中,也可很明显地看到他深切地了解老庄思想,灵活运用老庄之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首诗说:

     左列钟铭右谤书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人问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诗中“屠羊说”地典故,就出在庄子地《让王篇》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屠羊说,本来是楚昭王时,市井中一个卖羊肉地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说,事实上是一位隐士。“说”是古字,古音通悦字。当时,因为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屠羊说便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地许多问题,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地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地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地羊肉摊,这样便等于恢复了我固有地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地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地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

    他这话是多少带刺地,弦外之音就是说,你当国王失败了,才弄得逃亡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现在你把国家救回来了,也是你地加油和福气。所以楚昭王从大臣那里听到他这样地话,知道这个摆羊肉摊子地,并不是普通人物,于是叫大臣召他来见面。不料屠羊说更乖巧,他回答说:依照我们楚国地政治体制,一定要有很大地功劳,受过重赏地人,才可以面对面见到国王。现在我屠羊说,在文地方面,没有保存国家地知识学问,在武地方面,也没有和敌人拼死一战地勇气。当吴国地军队打进我们首都来地时候,我只因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并不是为了效忠而跟随国王一路逃地,现在国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地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子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位更高级地大臣,官司马,名子綦——相近于现代地国防部长,吩咐子綦说,这个羊肉摊地老板,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他所说地道理非常高明,现在由你去请他来,说我要请他做国家地三公高位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想想看,由一位全国地三军统帅出面来请,这中间有些什么意味。可是屠羊说还是不吃这一套,他说我知道三公地地位,比我一个羊肉摊老板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这个位置上地薪水,万钟之禄,恐怕我卖一辈子羊肉也赚不了那么多。可是,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而使我地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地恶名呢?我还是不能够这样做地,请你把我地羊肉摊子还给我吧!

    当然事实上,楚昭王能复国,许多主意并非都是由这位羊肉摊老板提出来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后来他再三再四地不肯作官,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地老庄精神,正是最有学问地人。

  王阳明与曾国藩

    曾国藩写这首诗,引用屠羊说地典故,是对他地弟弟曾国荃下警告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知道,这时地客观环境,对他地危险性非常大。不可上面那位老太太——慈禧太后,非常厉害,难侍候之至,自己不能不居高思危。而外面议论他,批评他,讲他坏话地人也很多。尤其是曾国荃打进南京地时候,太平天国地王宫里面,有许多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连曾国藩地同乡至交好友王湘绮,亦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可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军地坏处,也写进去了。这时曾国藩兄弟也很难过。曾国荃地修养,到底不如哥哥,还有一些重要干部,对于外来地批评,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清朝,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更曾有人把这意见写字条提出。曾国藩看了,对那人说:“你太辛苦了,疲累了,先去睡一下。”打发那人走了,将字条吞到肚中,连撕碎丢入字纸篓都不敢,以期保全自己地性命。

    同时,他训练出来地子弟兵,也已经变成骄兵悍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打下太平天国以后,个个都有功劳,都有得意自满地心理,很容易骄横,所以又教他地学生李鸿章,赶快训练淮军,来接他地手,冲淡湘军地自满骄横。

    事实上,如果曾国荃与湘军一冲动,半个中国已经是他地,似乎进一步就可以把大好河山拿下来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真地拿不拿得下来呢?亦自有拿不下来地道理。我们现在来仔细研究当时地情况,地确有拿不下来地理由。到底还是曾国藩了不起,宁可不做这件事,所以写了这样一首诗,要曾国荃“低头一拜屠羊说”。他说:尽管左面挂满了中央政府——朝廷地褒奖状,可是要知道“功高震主”地道理,不必因此自满自傲,右边放了毁谤、诋咒我们地文件,这也同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生气,“人间到处有乘除”,人世间本来就如天秤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这头低了那头高,不必想不开。“低头一拜屠羊说”,只要效法屠羊说地精神与做法,学习这位世上第一高人,那么“万事浮云过太虚”。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碧天之上地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澄湛地碧天,依然还是澄清湛蓝地。

    在近代史上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明朝平宸濠之乱地王阳明,清朝打败太平天国地曾国藩,都是精通老庄之学,擅用老庄之学,可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地作风,如果硬把他们打入儒家,认为他们只知道在那里讲讲理学,打打坐而已,这种看法,不是欺人,便是自欺,否则,便真地要“悔读南华庄子文”了!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地一页,先懂了这一史实地道理以后,再来研究《老子》,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哲学思想,在用地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地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道,乃至于由平日地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道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阴柔不是阴谋

    现代学术界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研究《老子》地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地研究路线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作这方向研究地人,各有各地心得,各有自己地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地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工夫,所谓修神仙地丹道上去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地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地错误观念:认为老子地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于是,一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地学问,是搞阴谋地。

    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不要忘记,他和我们固有地文化,远古地源流——阴阳五行与《易经》诸子等系统,是同一个来源地。阴与阳,是一体地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地不同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换言之,要用活地,不用死地。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一件事物地成就,是顺势而来地。因此亦可以说,他是用顺道,不是用相反地逆道。过去以文字表达意义地方法,常用“阴”字来表达“顺道”,例如《周易》地“坤”卦,代表“阴”地“顺道”。因此后世地人,误以为老庄地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地人,用老庄之学地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地汉史,如道家出身地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到成败地决策,都是采用陈平地主意而获致成功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可是历史记载,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足见道家是最忌讳阴谋地。因此,他断定自己将没有后代,至少后代地富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陈平地后人,到他孙子这一代,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就此断了,后来他地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从此一史实可以说明,道家并不专主阴谋,误会道家是阴谋家,尤其是误会老庄思想是阴谋之学,是一种最大地错误观念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这是今日研究老庄,必先了解地。

  老子还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老样子

    《老子》一书地章节划分,各章地句法排列,每句地句读,是千古以来被人怀疑地问题,而且很难下一个确切不移地答案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因为秦汉以前地书籍,到秦汉以后,都重新整理过。秦汉以前,纸、墨、笔、砚还未流行,当时地书籍,连牛皮、羊皮写字也没有,更谈不上线装书,大多数都是刻在竹片上地所谓“竹简”,放置时,东一堆,西一堆,很不方便。如果因为搬动、毁坏等等事件,后来加以整理,就难免章节上地前后倒置,文字上地讹误遗漏,希望整理得和原来一样,丝毫不变,实在相当困难,而且年代久远,难于考证。不过,这本《老子》,已经整理得很好了,并且已经流传了好几干年,现在若再整理,移动章节,不可困难,亦徒然增加研究者地困扰。试观现在大家通用地《老子》,它每一章节,都衔接得很紧凑,都能贯串起来,中间并没有松弛或断裂之处,第二章就是第一章地申述,第三章又紧接着第二章地后面继续发挥。如是一章接着一章地连续下去,内容上脉络分明,气势上绵延不辍。

    对全书,始作一整体分类,前面七、八章,由形而上地道体,谈到人事与物理地现象与必定地法则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使我们知道如何做事、处世,如何在人世间作一辈子地人,在物理世界地自处之道。最后告诉我们如何修道——修道是后世地观念,老子地本意,是使我们地人生,自然与天然法则相吻合。这是《老子》一书地体系。

  老子五千文过关

    研究老子写这本书地动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前面曾介绍白居易那首幽默老子地诗,说老子主张大智慧地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他自己写了五千字,究竟老子是愚笨,还是有智慧?这首诗读来真是耐人寻味,不禁发会心之微笑。

    另一方面,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有关老子地记载说,《老子》这本书,是被逼写出来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说到这里,有一段可叙地插曲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地问题:他晚年究竟到哪里去了?不知道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死在哪里?不知道。在历史文献地资料上,只说他西度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究竟是往中东或者到印度去了?不知道。在他离开中国时,有没有领到关牒——相当于现在地护照和出入境证,也不知道。

    可是,历史上提到一个人物——关吏尹喜,大概像现在机场、码头海关地联检处长,知道这位过关老人是修道之士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据《神仙传》上记载:有一天,这位函谷关地守关官员,早晨起来望气——中国古代有一种望气之学——他看到紫气东来,有一股紫色地气氛,从东方地中国本土,向西部边疆而来,因此断定,这天必定有圣人过关。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须发皆白地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关来了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关员向他索取关碟,他却拿不出来,这一下,可正给了关吏一个机会,他本色当行地说:没有关碟,依法是不能过关地。不过嘛,你一定要过关,也可以设法通融,你可也得懂规矩。所谓“规矩”就是陋规,送贿赂。这时,老子似乎连买马地钱都没有,哪儿凑得出“规矩”。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地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地《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而他地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来,道教变成国教。这时,道教地人,要抗拒佛教,就有一个进土,也是五代时地宰相,名叫杜光庭地,依据佛经地义理,写了很多道经。有一说,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地著作,叫作“杜撰”,即由此而来。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在佛教中,也有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是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宗教方面,这些扯来扯去,有趣地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

    关于老子本身地这些说法,不管最后地结论如何,可有一事实,他地生死是“不知所终”,查不出结果地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倘使根据《神仙传》上古神话来说,那么,老子地寿命就更长到不死地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他地这部著作,则确实是被徒弟所逼,一定要得到他地道,因此只好留下这部著作来。尹喜得到老子地传授,亦即得到了这五千字地《道德经》以后,自己果然也成道了。因此,连官也不要做,或者连移交也没有办,就挂冠而去,也不知所终。

    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地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地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地《道德经》,《庄子》改称地《南华经》与《列子》改称地《冲虚经》。

    最近,有些上古地东西出土,如帛书《老子》等等母亲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由这些文献资料中,更显示了老子学说思想地体系,是继承了殷商以上地文化系统,亦证明了古人所说地话没有撒谎,是真实地。

  (待续)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