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前言:在孔子门人所著的《孔子家语》之中,记载了一个孔子见贤者“皋鱼”的故事,阐述了夫子本人的“重孝观念”,其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在太平时节,我们所有人自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孝顺双亲,友爱亲属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是在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很多时候“子无能力养”而“亲也无能力待”,比如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在功成名就之后心中就有这样永远的痛。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四月,一场瘟疫夺去了朱元璋父母双亲和大哥的性命,大嫂王氏则带着侄儿朱驴儿(即朱文正)逃回娘家求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17岁的朱元璋孤身一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正逢朱元璋之父朱五四忌日,已经是大明皇帝的老朱亲自赶往凤阳皇陵祭奠,并且饱含深情地做了一篇祭文。
乙巳,仁祖淳皇帝忌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上躬诣皇陵致祭,文曰:思往昔之艰难,痛今朝之忌日。音容杳绝,三十二年。罔极之恩,何从以报?谨献牲醴于陵下,伏惟昭鉴。—《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如锦衣夜行”,那么朱元璋在开国称帝之后,身边究竟还剩下多少亲戚?对于已经去世和依然在世的亲戚们,这位素来以冷血著称的皇帝又会如何对待他们呢?
死者追封
追尊四祖老朱家的祖籍是金陵句容的朱家巷,后来迁移到泗州盱眙县,最终落脚于濠州钟离乡(今安徽凤阳)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由于有过这么一段迁徙史,所以对于老朱来说他的亲戚也不算多,除了老爹朱五四一家,只有大伯朱五一和他的子孙后代。
作为农民子弟,这本来没什么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是作为皇帝,就有些尴尬了。别人家开国称帝,都要往上追尊七世。朱元璋掰着手指头一数,咱最多也就听说过高祖父的名字,再往上真不知道了,也没个人可以问,这可咋办?有人拍马屁说陛下可以认朱熹朱夫子为先祖啊!朱元璋本来有些心动,可转念一想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朕本布衣,起于淮右”。出身低怕什么?祖凭孙贵就是了。不瞎认祖宗了,追尊就到高祖父为止。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在刚刚举行完登基仪式之后,朱元璋立刻捧着玉宝玉册,到太庙追尊四代先祖为皇帝、皇后(注意下文,此时连朱标都尚未被封为太子,仍然只是吴王世子,可见老朱的急迫心情)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这些当了一辈子老农民的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朱五四们,万万想不到自己的神主牌位有一天会供奉在太庙中享受后世香火。四祖名单如下:
高祖父朱百六、高祖母胡氏分别为德祖玄皇帝和玄皇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曾祖父朱四九、曾祖母侯氏分别为懿祖恒皇帝和恒皇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祖父朱初一、祖母王氏分别为熙祖裕皇帝和裕皇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生父朱五四、生母陈氏分别为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后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乙亥,上率世子暨诸子奉神主诣太庙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追尊四代祖考、妣为皇帝、皇后,奉上玉宝、玉册。册曰:“孝玄孙嗣皇帝元璋稽首顿首上言:‘尊敬先世,人之至情。祖父有天下,传之于子孙。子孙有天下者,追尊于祖考,此古今之通义也。’”—《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
南京太庙在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正式落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当时采取的是“一帝一庙”的制度,四祖的神主牌位在太庙重的分布如下:
德祖居中,南乡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懿祖居东第一庙,西向。熙祖居西第一庙,东向。仁祖居东第二庙,西向。
到了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感觉当时太庙所在地“地势稍偏”,朱元璋下旨重建太庙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次年十月新太庙竣工,可四祖的神主牌位却由原本的“一帝一庙”改成了“同殿异位”。中室奉德祖,东一室奉懿祖,西一室奉熙祖,东二室奉仁祖,皆南向。同时老朱还确立了大明朝”天子九庙”的制度,即太庙正殿中的神主牌位上限为九个。满了以后,再根据“亲尽而迁”的原则依次迁出。
由于大明只追尊了四位先祖,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皇帝朱允炆,以及皇太子朱标的皇帝身份又不被承认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夺门之变后被废黜皇帝身份的景泰帝朱祁钰,也没能进入太庙。因此直到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太庙中的神主牌位才第一次满员: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和宪宗朱见深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最终经过朝臣们的讨论,决定以德祖为始祖,将懿祖的神主祧出太庙,这也为日后的大礼议明世宗嘉靖皇帝钻空子埋下了伏笔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不过这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朱元璋自然是无法预料。
追封皇族在追尊完先祖之后,朱元璋在正月初五日下旨追封皇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老朱的祖父朱初一,现在应该称熙祖裕皇帝,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是老朱伯父朱五一,次子即仁祖淳皇帝朱五四。两兄弟各有四个儿子,可是活到大明建国以后的只有朱元璋一个。
按理祖父和生父都已经追尊为皇帝,伯父以及已故的亲兄弟、堂兄弟们应该追封为亲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是老朱仔细斟酌之后,只是给了他们郡王的封号,原因可能就在大哥朱重四唯一在世的孙子朱守谦身上,这个我们放在下文再讲。最终追封名单如下:
伯父朱五一、伯母刘氏追封为寿春王及寿春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堂兄朱重一、堂嫂翟氏追封为霍丘王及霍丘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堂侄朱铁哥追封为宝应王。
堂兄朱重二追封为下蔡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堂兄朱重三、堂嫂赵氏追封为安丰王及安丰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堂侄朱转、朱记、朱臊、朱润分别追封为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
堂兄朱重五追封为蒙城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大哥朱重四追封为南昌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侄子朱圣保追封为山阳王。
二哥朱重六追封为盱眙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侄子子朱旺追封为昭信王。
三哥朱重七、三嫂刘氏追封为临淮王及临淮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大姐王朱氏、大姐夫王七一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及驸马都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二姐李朱氏追封为陇西长公主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外公陈老先生(失其名)追封为杨王,外婆追封为杨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岳父马公追封为徐王,岳母追封为徐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诰曰:天相我家,肇兴帝业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仰承先德,以克臻此。已于正月四日祭告天地,即皇帝位于南郊。既追尊四代考妣为帝后,重念亲亲之道。无间存没,凡我伯考兄侄悉追封为王,伯妣先嫂皆为王夫人。列祀家庙,著为常典。伏惟英灵,歆此荣祉。—《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八月,朱元璋制定了亲王从享太庙制度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上文提到的从南昌王开始19位皇室成员(包括寿春王夫人等,可不含两位长公主及杨王等外姓亲王),每年春天的孟月(即正月)在仁祖庙东庑,夏、秋、冬孟月及岁除(即四月、七月、十月和每年的最后一天)在德祖庙东庑由朝廷进行祭祀。
生者封爵
朱家四代祖先已经被追尊为皇帝,已经去世的皇族也得到了追封,那么朱元璋称帝之时还剩下多少仍然在世的亲戚呢?我们先来捋一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大哥南昌王家:大嫂王氏,侄女王朱氏、侄女婿王克恭,侄孙朱守谦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二哥盱眙王家:二嫂唐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二姐陇西长公主家:二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堂兄蒙城王家:堂嫂田氏,堂侄女黄朱氏、堂侄女婿黄琛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总计10人,笔者把他们分为兄嫂、侄女、侄孙和外甥四个大类进行简单介绍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第一类:兄嫂大嫂王氏、二嫂唐氏和堂嫂田氏分别被封为南昌王夫人、盱眙王夫人、蒙城王夫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其实按理她们都应该封为王妃,可不知为何,老朱在开国之初只给了嫂子们“夫人”的封号。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九月初一日,,蒙城王夫人田氏去世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田氏“早寡有节行”,朱元璋向来对其非常敬重,特地进封她为蒙城王妃。而托田氏福的福,王氏和唐氏也分别进封南昌王妃和盱眙王妃。
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及于宗族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况妇以夫贵,存没同荣,此古今之常制也。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秉性温贞,克尽妇道。孀居守志,二十余年。方期享兹遐龄,而乃因疾长逝。朕甚悼焉!特稽古礼,爰授徽称,可授蒙城王妃。—《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六》
可是王氏和唐氏何时去世,史书失载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第二类:侄女朱元璋登基后,侄女王朱氏和堂侄女黄朱氏分别被封为福成公主和庆阳公主,其夫君王克恭和黄琛则被封为驸马都尉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到了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礼部官员提出两位公主并非陛下的女儿,按照《唐宋会要》只可称郡主,其夫不称驸马止称所授官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王女称郡主,确实是唐代和宋代的规矩。而在元代不管是皇帝还是亲王的女儿一律称为公主,礼部这一次称得上是对蒙元旧俗的一次拨乱反正。
朱元璋知道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角度出发,礼部官员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是在大明开国之初,宗室数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因此老朱最终法外开恩,保留了两个侄女和侄女婿公主以及驸马都尉的头衔,只是略微降低了她们的岁禄。
上曰:“吾兄俱早亡,惟存此二女耳,吾不忍遽加降夺也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其公主封号不去,岁给禄米五百石。夫王克恭、黄琛仍驸马都尉、镇国上将军。”—《明太祖实录卷六十》
福成公主记载稀少,亦不知何年去世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王克恭在洪武三年正月出任福建行省参政,奉旨前去镇守抚绥。当年六月,泉州府惠安县民陈同作乱,兵锋席卷永春、德化、安溪三县。当时泉州卫指挥、千户等多次分兵进剿,均告失利。王克恭在接报之后调集精兵亲自出征,一举大破叛军。
时驸马都尉王克恭镇福建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闻贼势猖獗,遂自将精兵讨之。比至,贼悉众迎战,官军奋击,贼众大败,获同斩之,众遂降。—《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不过王驸马虽然平乱时颇有建树,可捞起钱来也是一把好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明初开国功臣的腐化堕落,也有这些宗室的“功劳”。比如怀远侯曹兴,在镇守福建时候就曾接受王克恭的贿赂,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的时候受到老朱的严厉批评。可此后王驸马的记载缺失,未知何年去世。
至于庆阳公主,做了三十多年的公主,却在堂侄朱允炆即位之后被降为了庆成郡主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五月朱棣率领的靖难大军饮马长江。朱允炆君臣认为庆成郡主和燕王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应该比较深厚,竟然让老公主出面前往燕军大营求和。建文帝也不想想自己是怎么对待这位堂姑母的,他哪来的自信觉得庆成郡主会帮朝廷说话呢?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七月十三日,庆成郡主去世,《太宗实录》用一个“薨”字表达了对于老公主最后的敬意(郡主去世的正式记录是“卒”,公主才会用“薨”)。
庆阳公主夫君黄琛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出任中都留守司正二品留守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中都留守司统凤阳、长淮等八卫,担负着保卫凤阳皇陵的重任,责任不轻。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九月十三日黄琛去世,享年49岁。赐葬于凤阳白塔之原,其子黄铉恩封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第三类:侄孙事实上朱元璋大哥南昌王之子朱文正,老朱的亲侄子,为叔父的江山是立过大功的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当年朱文正在洪都城(今江西南昌)死死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为朱元璋到安丰救驾小明王争取了足足85天的时间(电视剧《朱元璋》中将这个功劳记在了蓝玉的头上)。
早在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改枢密院虽为大都督府,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如果不出意外,朱文正应该在明朝建立后获封亲王,带兵镇守一方。可惜不知究竟是自己作死,还是叔父朱元璋过河拆桥。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年、公元1365年)正月朱文正被免去官职,囚禁于桐城县,罪名是“通敌”。朱文正不久之后死去,死因不详,据说是被朱元璋亲手打死。处置完侄子之后,看着年仅5岁的侄孙朱守谦(此时的名字还叫做朱铁柱),朱元璋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召其子铁柱语之曰:“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明太祖实录卷十六》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建诸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时年10岁的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明初靖江王坐拥王府和三护卫,待遇比亲王相差并不多。靖江王府位于桂林独秀峰前,至今仍保存完好。其王府大门的金钉朱户之制,也和亲王府一般无二。普通郡王使用镀金银册及银印,靖江王却是和亲王一样的金册金宝。而在王国内的宗庙祭祀制度上,靖江王和其他亲王一样,也可以立五庙。唯一不同的是其他亲王以始封之王为始祖,靖江王国则以朱守谦的祖父南昌王朱重四为始祖,而且四时之祭皆用王者礼乐。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年底,靖江王朱守谦之国桂林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他在封国内胡作非为,引得广西当地军民民怨沸腾。朱元璋将其召回南京戒谕,结果这熊孩子还敢写诗讽刺四叔公。老朱勃然大怒,将他废去爵位,打发回凤阳老家种地反省。
守谦知书,而好比群小,粤人怨咨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召还,戒谕之。守谦作诗怨望。帝怒,废为庶人。—《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云南平定之后,朱元璋又给了朱守谦一次机会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惜这次云南之行最终还是以搞砸而收场,彻底失望的老朱只能再次将他贬往凤阳。而朱守谦这一次甚至在老家都不安分,最终朱元璋将其禁锢于南京,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侄孙去世为止。
尽管朱守谦死后朱元璋余怒未消,甚至都没有给他赐谥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可对于靖江王这一爵位,老朱依然不忍废除。朱守谦之子朱赞仪被册为靖江王世子,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八月袭封靖江王,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闰十一月之国桂林。
第四类:外甥朱元璋自小和二姐感情深厚,甚至其在出嫁之后也对老朱接济良多,这一切当然也要归功于二姐夫李贞的宽容大度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因此当日后李贞带着儿子李文忠投奔小舅子之时,朱元璋大喜过望,对外甥视如己出,一度还为其改名朱文忠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
文忠时年十六,沉毅有智勇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上甚爱之,曰:"吾甥犹吾子也。"教养之备至,命从征讨。—《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先追封姐姐为陇西长公主,后以外甥李文忠的功劳,加封曹国长公主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姐夫李贞则先封恩亲侯,后来也父凭子贵,受封曹国公。至于李文忠本人,在洪武三年的时候凭借出色的战功跻身开国六公爵之一,封曹国公,食禄三千石。其实李贞也不算光靠儿子的红利,他在大明开国之前也曾于杭州权掌军务,击退过张士诚所部的袭扰。
张士诚遣其部将由乌石山犯严州及诸暨,经两月不解,严人大恐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贞心不自安,乃权掌军务,令文忠引兵击败之,六日而还,人赖以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李贞封驸马都尉、恩亲侯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在西华门玄津桥之西为李贞修建府邸。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李家的府邸就在皇宫边上,可见老朱对其父子的信任。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陇西长公主加封为曹国长公主,李贞进封曹国公。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月十一日去世,享年76岁。追封陇西王,谥恭献。灵柩发引之日,朱元璋御驾亲往送别。
外甥李文忠:明初开国六公爵之一,靠的是踏平应昌,俘获元朝皇孙买的里八剌的赫赫战功,而非和朱元璋之间的娘舅外甥裙带关系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落成的功臣庙之中,李文忠的座次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位列第三。洪武三年十一月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
丙申,上召诸将臣谕之曰:平章李文忠总兵应昌,逐前元太子远遁漠北,获其皇孙妃嫔重宝悉归朝廷,此功最大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三月初一日,曹国公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长子李景隆袭封曹国公,次子李增枝封前军左都督,第三子李方英授中都正留守。
结语: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可能是历代开国帝王中对亲戚最为包容的皇帝太原祭祀祭奠祭扫祭英烈。无论是在世的还是过世的亲戚们,除了朱文正,老朱都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绝对做到了问心无愧。朱文正是朱家的长子长孙,比老朱本人还要根正苗红。不知是否因为这层身份,最终造成了他本人的离奇死亡?这位在洪都保卫战中为叔父拼了命的功臣,不要说追封一个亲王了,连其父南昌王的爵位都没有混上,更遑论一个谥号。朱文正的遭遇,实在是令人唏嘘。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